百年清华

大师与英才成长——写在李政道教授88岁米寿之际

2014-11-02 |

○杨福家

  李政道教授即将迎来自己的88岁米寿,他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一个标志当然是在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两位中国籍的科学家,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政道17岁进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但很快感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在物理。物理学的前辈束星北、王淦昌教授即帮他转入物理系。因日寇入侵,他19岁转到西南联大。次年,物理系名师吴大猷教授推荐他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他只在大学里学了2年,没有大学文凭,就被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接纳为博士生。过了4年,24岁的李政道获博士学位,并进入加州柏克利大学任讲师,29岁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30岁时,他认识到宇称不守恒问题,并与杨振宁合作发表论文,指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同年,该观点被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吴健雄用实验证明。次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奖,为该奖历史上第三位最年轻者。第一位是25岁的W.L.布拉格,因晶体结构研究与父亲同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奖;第二位是海森堡,因量子理论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年龄比李政道获奖时小了10天。

  回溯李政道的成长过程,人们看到了大师的作用,也看到了国内外大学为英才一再破例。

  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麦克迪尔米德教授说过:“科学取决于人,人是第一位的。”李政道教授在科学上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人才的培养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大师为他创造了机会,他又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发起CUSPEA项目 为中国培养研究生

  由李政道教授发起的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自1979年开始,共进行了10年。正是通过这一项目,中国留学生开始为国外一流大学所认可和接受。

  我先谈一下当时的背景。我国虽然1930年已经制定了“学位颁发条例”,但直到1981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前,都没有授过物理学博士。1907年,李复几成为首位在英国获得物理学博士的华人,1914年,李耀邦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取得物理学博士的华人。直到1949年,华人取得物理学博士的共有165位,其中116位在美国,26位在英国,12位在德国,9位在法国,奥地利和加拿大各1位。这其中,就包括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大师级的物理学家。

  随后的1949年到1978年期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获得物理学博士的中国人屈指可数,上世纪60年代后,也仅有数人在西欧国家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这直接导致中国大学产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缺乏优秀教师。1979年,当李政道教授来到北京讲学时,发现了一些优秀学生,他采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生资格考试的题目,对这些学生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为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5名研究生。这些学生于1979年秋赴美就读,哥伦比亚大学为每位学生每年出1万多美元,直到取得博士学位为止。从此,CUSPEA就开始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CUSPEA实施1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自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间,中国有超过7000名学生参加CUSPEA资格考试,向美国76所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美国和加拿大共有97所大学参加),最终有915名学生进入北美一流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其中56%的学生进入了全美排名前30位的大学就读,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进入了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0%

  美国大学录取外国留学生一般都要求TOEFLGRE,但当时在中国无法参加这类考试。李政道教授采用创新的办法,即CUSPEA的考试不要求TOEFLGRE成绩,而先进行资格考试(这是一般学生进美国研究生院后两年内要通过的考试,否则成不了正式博士生),然后择优进行面试。面试教授由美国轮派,教授与夫人一起来,分别对应试同学的专业与外语进行面试。

  那么,这与“一刀切”的以分数论成败的考试相比有何优势呢?1982年,共有200位学生通过了CUSPEA笔试,复旦学生沈志勋在资格考试中排名近200名,但经过美国教授的面谈,觉得他不错,上升到122名,最后是录取了124名(笔者作为全国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了择优过程)。他在当年的14位复旦学生中排名最末,被美国罗特格斯大学录取,1983入学。两年后,沈志勋转入斯坦福大学,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在2000年获得大学正教授。1997年他还成为了美国能源部顾问,2000年当选为顾问委员会的副主席。现在他被选为斯坦福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这是华人首任此要职。

  1989年的最后一次CUSPEA,在被录取的74名学生中有68人来自三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由于CUSPEA的成功,其他学科都跟上来了,例如生物学科有了CUSBEA现在耶鲁大学任干细胞研究所主任、领导600人团队的林海帆教授,即是在1982年从复旦通过CUSBEA来到了美国。

  留学生是文化教育交流领域最好的使者。自1978年以来,中国留学生数目逐年上升,总数达到了38万,他们分别在103个国家求学,其中有19万人赴美。目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仍有78000人。学成归国的人数达14万人,有些进入高校、科研单位,有些则开始创业。

  200512月,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法国时讲了一段话,内容大意是,学生之间交流的意义远远超过购买150架空中客车……如果说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是为了现在,那么文化教育上的交流就是为了将来。

  李政道教授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着。他在“21世纪物理学与中国发展——CUSPEA学者研讨会”上曾说,CUSPEA实施10年,考试没有一个人走后门,CUSPEA的同学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的成绩在美国的研究生院都是数一数二的,给美国大学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为以后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说:“我深感CUSPEA有意义、有价值,从某些方面讲,它比我做宇称不守恒还有意义。”确实,李政道教授这样一位世界级大师,持续10年之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亲自处理所有考生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他热爱祖国、爱护青年的崇高情怀。

君政学者项目“一对一”培养精英

  1998年,李政道先生倡立了“君政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这是用他夫人秦惠君和他的名字命名的一个资助项目,故简称“君政项目”。它旨在倡导并资助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李先生认为让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创新人才的时候。李先生还认为,精英教育要“一对一”,即一个导师一个学生,一个学生一个课题。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入选“君政项目”的两位学生——

  郭泽宇

  200976日,年仅20岁的复旦计算机学院大三本科学生、“君政学者”郭泽宇和年仅25岁的博士研究生孙贺应邀在第25届计算几何国际大会上报告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报告意味着:计算几何领域一个提出十余年的重要问题由这两位年轻人成功解决。参加这一盛会的,不仅有全世界最出色的数学家、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和图像处理的专家,而且还有十几年前提出这一难题的莱福柯普洛斯。在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面前,郭泽宇用仅有的20分钟展现了他们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的证明轮廓。

  郭泽宇是20084月将解决莱福柯普洛斯第一问题写到了《君政学者项目申请书》中。评审专家没有人相信这两位年轻人能攻克这一当时国际主流数学家都没有找到有效解决途径的难题,以致于《君政学者项目申请书》的评审专家直接写道:“解决这一难题是不现实的。”但李政道先生设立君政项目的初衷就是鼓励这些年轻的学子去尝试、去探索,故专家最后的意见仍然是批准立项,并批准在读博士生孙贺担任其导师——这也开了君政基金对在读大学生学术项目资助的先河。

  刘嘉

  刘嘉是复旦大学化学系2005级学生,在“君政项目”计划中完成了“多种磁性纳米功能材料(磁性纳米粒子团簇、磁性介孔材料等)的合成,发展其在环境处理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部分研究成果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到了受同行瞩目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并已申请3项中国国家专利。

  刘嘉在谈到对“君政项目”的感受时说:“‘君政学者’给我带来的独立思维将是我未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历了‘0’到‘1’的变化,也许未来在其他地方学习,我可以从‘1’做到‘100’,从‘1’做到’1000’,但唯有这一过程,是在本科阶段发生的一个很大的质变,无论以后我能走多远、变化有多大,这一烙印都将深深地印刻在我心中。”

  “君政项目”自1998年开始以来,截至20141月,共立项资助601位学生参加学术研究,已有442位学生顺利结题,获得“君政学者”称号。

转自《文汇报》2014112

相关新闻

  • 282016.11

    李政道是怎样成为科学大师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不仅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甚至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毕业过,那么他是如何成为科学大师的?

  • 122021.10

    祖国的这两件事 李政道心之所系

    走进中科院高能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看起来像太极图的“物之道”雕塑。这件雕塑作品由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创意,2002年以来一直矗立在高能所大院门口,诉说着李政道与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密切联系。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在高能所举行,多位院士专家现场回忆了与李政道先生的过往。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李政道先生为推动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出了...

  • 262021.11

    北京大学举办庆贺李政道先生95岁华诞研讨会

    北京大学23日举办庆祝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成立35周年暨庆贺李政道先生95岁华诞研讨会。据介绍,在李政道的学术成果当中,宇称不守恒定律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1957年,他与杨振宁一起,用这个定律摘下了物理学的王冠——诺贝尔物理学奖。改革开放后,中国迫切需要基础科学人才,追赶科技教育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李政道以...

  • 292016.11

    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大成立

    2016年是李政道先生90华诞、发现宇称不守恒60周年。为展现李政道先生勤勉刻苦、善学多思的科学精神,感念李政道的赤子之心和育人之情,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 112022.05

    李政道的求学历程

    李政道大家都知道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政道在年轻的时候,在逃离日本帝国侵略者统治的路上,长途跋涉,孤独逃难,身无分文,不知前途在何方,走过了艰辛的求学之路。1926 年11 月24 日,政道诞生在上海一家殷实的家庭。父亲名李骏康,1918 年金陵大学农林毕业,后进入一家德国洋行从事化肥进口。李骏康先生原居住苏州,1925 ...

  • 262021.11

    同窗好友情深!叶铭汉院士撰文贺李政道95岁生日

    2021年11月24日,是李政道先生95岁生日。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撰文,以同学、好友及合作伙伴的身份分享了他眼中的李政道。李政道在1995年给北大学生的演讲中曾引用杜甫的一句诗。叶铭汉认为,这正是其物理生涯的最好写照:“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 122021.10

    李政道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做出更多国际一流原创成果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得主李政道先生10月10日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我衷心祝愿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发展,中国科学家做出更多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科学巨擘天语解道——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当天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举行,李政道先生在发来的书面信寄语中作上述表示。他说,“祖国...

  • 022020.12

    李政道1979年回国讲学活动及其影响

    2020年11月24日,是李政道先生94岁生日。在李先生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41年前的一段珍贵往事。1979年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回国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讲学,开设“统计力学”与“场论简引和粒子物理”两门课程,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讲学期间的讲义日后也出版成了两部高水平教材,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并在此次活动中萌生选拔优秀学...

  • 112010.11
  • 292013.04

    图书馆成功举办“李政道先生影像展”

    为迎接清华大学102周年校庆,图书馆筹办了多个展览与活动,其中“李政道先生影像展”吸引了大量校友和读者,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