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邓锋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013-09-13 |

邓锋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013721日)

校友导师代表、思源计划发起人 邓锋(1981级无线电)

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大家好!

我是电子系81级本科86级硕士毕业生,毕业以后先后出国留学和在硅谷创业,2005年的时候回国成立了北极光创投,目前从事风险投资的工作。从2003年开始,我先后给清华大学基金会捐助了一些钱,也从此开始帮助学校做一些学生培养的工作。我当时要求自己捐助的钱不要用于盖楼,不是说盖楼不好,而是希望自己的钱百分之百都花在学生的培养上。到现在为止,我先后参与了7个项目,比如说2004年开始到现在资助了近1000名信息学院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项目;还有2009年开始到现在赞助的从清华一直推广到了全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项目。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2007年开始的清华大学思源学生骨干培养计划。这是在以前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资助的思源计划之上成立的一个专门针对清华大学各院系的学生会主席和团委书记的学生骨干的培养计划。这个项目是我和陈希书记一起亲自设计的,每年大概组织60多名学生会主席和团委书记参加。除了平时每过一段时间把大家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是每年的暑假安排大家参加集体实地活动一起生活,分成几个组,去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整个项目持续1-2年。如果参加两年的项目,一般第一年的时候可能要去中国最偏远的地区,像云南、青海等,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切身经历了解中国的国情。第二年的就会安排出国,或者到港澳台地区,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组织去过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我和陈书记一起进行了最初的项目设计,之后我们每年都会参加项目总结会,听取大家的感受和反馈,然后每年都参与改进这些项目学校的学生部、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还有团委也都一起参加了这些工作。

思源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6年,几年做下来我自己也收获匪浅。几点主要的感受如下:

第一,我自己能感觉到学生普遍有比较大的收获。每次参加他们总结会,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不仅如此,你还可以看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个具体体现,第一个就是他们开始学会从校外的角度来看问题。在大学里面,他们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通过校外的学习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往往是觉得眼界开了,感触也特别深,特别是到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在那生活一个月,回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出了国,也有比较,有对海外和中国的教育,还有对人文、社会等等方面的比较,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甚至带有一些批判性的思考。我自己感觉他们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这些学生会的主席和团委书记们在一起能够生活几个星期的话,他们自己也会互相启发。出去的时候都带着课题出去,不是说只是走马观花,我们常设计一些题目,回来后,他们通过这些题目的讨论,真正获得深入的理解。比如说去美国的话我们要求学生去了解美国的宪法、教育、华尔街、捐助、公益等各方面情况,在这些角度获得深入的了解,再来跟中国的国情做一些比较,我觉得效果都很好。

第二点,我觉得作为校友自己以前也没想到,但是我通过捐助清华大学基金会的这些项目体会很深的是,我真正地可以帮助到同学们。因为同学们需要这些帮助,他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和我们几十年在社会上的积淀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经验,他们也很愿意听,也真的能听得进去。我觉得,其实校友对学校的捐助不仅仅是钱,更多、更重要的是钱以外的东西,这个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但是对学生的帮助真是非常大。有的同学跟我讲,可能是我在几年前跟他说的一句话,他一直都记得很深。你自己可能没注意,但是会对他们造成一辈子的影响。

另外,在跟学校做捐助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清华的基金会包括其它的组织,对我们的捐助组织得很好。不知道咱们在座的其他校友做了哪些项目,我做过几个项目都觉得清华的效率非常高,钱的使用效率也非常高。像信息学院的学生处,还有包括这个思源计划,每一笔钱都用得很细,很多的工作都做得很到位,如报销等等,从老师到学校的财务处都有监督,使我觉得钱捐得很放心,你知道你的每一分钱怎么花的,而且有一个账号我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可以了解钱怎么花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捐助学校项目对我们的校友组织也很有帮助。像我参与成立的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主线,这个主线就是除了我们企业家之间的联系之外,要怎么回馈学校。当时我们选择了刚刚成立的思源计划,我觉得这种项目跟学校结合,其实也帮助了我们TEEC企业家协会大家之间的互动和感情的交流,我觉得非常好。

最后,我想说,我开始觉得我们是要帮助学校、回馈学校,但我发现做了这些活动之后,你想帮助别人,其实得到最大帮助的是你自己。我真的感觉做这种捐助的事,和校友一起做一些培养学生的工作,作为学生的导师来参与一些学校的建设,会发现自己的幸福感很大。,你可能日常工作当中有压力,但是你真正回到学校跟同学在一起交流的话,你发现这种压力全都可以释放掉,而且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年轻。不但了解了年轻人,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让自己也能保持年轻。

我就想跟大家交流这些,希望我们一起能为学校建设,今后多做些工作,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