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教师代表于歆杰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 如何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

2019-08-15 | 于歆杰 | 来源 公号“清华大学” |

2019年8月15日,电机系教授于歆杰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讲话(图/李派)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电机系的于歆杰。很高兴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我首先要热烈地祝贺同学们,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进入清华大学!你们真棒!

从今天起,同学们将要经历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大家会听到很多场发言,会被灌下一碗碗新鲜滚烫的人生鸡汤。虽然我已经忘记当年我入学时都被灌了哪些汤,但我依然奢望我这一碗不要被大家轻易地忘记。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考上清华大学,是你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最大成就,当然你的人生也因此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别得意太早,如果你没能及时适应清华园这个新的环境,考上清华大学可能成为你整个人生中无法逾越的最大成就。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不是3000米中长跑,而是马拉松。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跑好人生这场马拉松,我今天这个发言的题目就叫“如何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

要想跑好清华这一程,我想得在下面3个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要做中国和世界的清华人。

我在与新生座谈对未来构想的时候,时不时能听到“很多人都出国,随大流总不会错”、“哪个企业工资高就去哪个企业”之类的想法。当然,每个成年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个人发展道路的选择本质上也无所谓对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过去几年中你连做梦都想考上的清华大学为什么能让你魂牵梦萦?

我想,清华大学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社会声誉,最重要的是很多清华毕业生身上都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换言之,他们身上有一股特殊的劲儿。这股劲儿使得不少清华毕业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乃至领袖人物。大家慢慢会发现,这些中流砥柱们都很好地将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进步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走进清华园,你不再仅仅是你家的清华学生,更重要的是,你是中国和世界的清华学生。

这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劲儿意味着,作为清华人,你就有了比同龄人更多更高的社会责任,要通过你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也许你会反驳说:这样想对你求解微积分习题其实也没啥帮助。那确实是的。但是,当你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这样想,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会有不同,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会有不同,长此以往,带给你的发展空间会有天壤之别。在清华你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要把自强不息刻在骨髓里。

我担任过清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去过不少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们最爱激励同学们的一句话就是“现在拼命学,到了大学就轻松了”。为此你们在高中阶段铆足干劲,最终得偿所愿,走进了神圣的象牙塔尖——清华大学。

然后有的同学就真的“放轻松”了。以我讲授的电路原理课程为例,几乎每学期都有两位数的同学不及格。为什么有些在高中阶段如鱼得水的同学,在清华学习出了问题?我觉得这里面的关键,还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你会发现,在清华,大多数学生学习比中学更辛苦;你会发现,研究生们经常说自己累成了一条狗;你会发现,青年教师时不时会感慨自己过的是狗都不如的日子;你甚至会发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问题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清华大学里这帮高智商的人都在“自虐”呢?

因为作为清华人,我们都逐渐地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刻在了骨髓里。只要你想变得更强,只要你想为祖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你就需要持续地爬坡,就需要付出更多失败的代价,任何人都是如此。也就是说,遭遇失败,是因为你在追求进步;屡次遭遇失败,是因为你一直在追求进步。

最后,要学会享受成长的痛苦。

进入清华的本科需要在中国高考成绩中至少进入前1‰,而高考成绩前1‰扎堆的地方注定是不平凡的。有的同学发现在自己原先最擅长的地方别人很容易就比自己强很多,于是自信心遭到重创,感觉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在梦游中度过,成绩更加不堪。还有的同学第一学期成绩不好,第二学期希望用更多的学分、更难的课程来证明自己,但是接下来的失败却彻底摧垮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输不起的心理和赌徒心理是大部分没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和在清华活得很压抑的学生的共同特点。

挫折教育,是每位清华新生都必须上的一课。从高中阶段通过横向比较学习成绩的竞争心态,过渡到在大学阶段学会欣赏他人优点,激励自我进步,可能是每位清华学生都需要经历的一个思路转换。

你会慢慢地接受这个事实:要想在考试成绩上战胜某些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你会由此失去一些机会。但这其实并不可怕。记住我的话,你是在跑马拉松。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一直在跑,一直在成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自己,才能领略人生爬大坡的乐趣。电子系的郑君里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哲理:“做学问就像踢足球,一堆人都在围着足球跑,每个人都想进球。能进球的只有个别人,但这并不妨碍大家都在享受着踢足球的乐趣。”我不少本科同学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其中的大多数当年学习成绩都不是名列前茅,他们都尝过成绩不如别人的痛苦,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跑下去,享受着成长的痛苦和进步的快乐。

同学们,来到清华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刚才我谈到了为什么学习,谈到了学习态度,甚至谈到了学不过别人怎么办。这些事大家在不久后都会经历,希望我的上述些许感悟能够帮助大家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

谢谢大家!

————————————————————

人物名片

于歆杰,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2001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党委书记。曾获国际电磁发射杰出贡献Peter Mark奖章、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于歆杰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首门慕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电路原理》课程负责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