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
未来五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事情?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最近参加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市工作会议时谈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五年发展时透露:“中国资本市场的”十二五规划“正在紧张的制定过程中”。
现年43岁的祁斌现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赴美留学的祁斌,并曾受聘于法国巴黎银行和高盛集团。2000年回国加入证监会,任中国证监会战略发展委委员。2001年至2006年任基金监管部副主任。2006年至今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称,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要从国际金融形势和中国经济转型两个方面对未来五年中国会发生什么做出解读。
在解读中,祁斌称,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八件事情是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债券市场、PE市场、OTC(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另外,中国还将积极推动期货市场、国际板和公司并购市场的发展。
“市场化改革就是把决策权交给大家”
“中国资本市场的出现几乎是偶然事件。”祁斌说道。他说,这个变化是不可思议的。第一是它规模的增长,第二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从企业来说,国企最明显。祁斌引用朱镕基担任国家总理时的一句名言--朱镕基当时说,就不信国企搞不好。中国的做法是将它们带上了资本市场,实现了有限改进,增加了全社会的透明度,增加了全社会的约束机制。
他并举了工商银行的例子,说五年前,世界银行到中国来做评估,曾经给工商银行评估为“技术上已经破产”。五年后的今天,工商银行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走向了资本市场,完善了治理结构、优化了科学决策。
“民企那就不用说了。”祁斌说,数年前很多人都没听过的苏宁电器,现在到日本东京开会,发现东京都有苏宁电器。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还改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祁斌说,包括中国的很多退休老先生老太太特别关心的CPI,以前连经济学家都不关心。“他们为什么关心CPI?因为炒股票。”
“资本市场还使得中国走向了一个不可逆的道路。”祁斌说,一个国家往前发展的改革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矛盾、有各种犹豫和彷徨,“但如果中国发展了资本市场,你就发现它只有一条路可走,它没有机会回头。”因为股份制,因为公平交易,因为全社会的参与,它只能继续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方向,这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性的。
祁斌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非常成功的。他用一个国际性的比较和判断标准,他回忆2007年去东京开会时,碰到一个孟加拉国的代表告诉他,孟加拉国的《证券法》是1923年颁布的,早于美国10年。而印度从1875年开始发展资本市场,今天全球第五;巴西1890年发展资本市场,今天全球第八。中国1990年开始到现在,股市全球第二,商品期货全球第一。“当时我就感慨万千。所以中国人民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祁斌称,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的每一项市场化改革,都会唤起很多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
曾担任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的祁斌说,早期基金业发展时的一个问题“就是高度的审批制,竞争不够充分。”而所谓市场化改革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这个裁量权从两三个人关起门来判断,变成个大家一起来判断,变成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所以我们搞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就把这个决策权交给了大家。”变化后产生的结果就是,基金公司从天天跑证监会基金部变成了跑客户,一下子,基金业在随后的若干年中规模翻了数十倍。
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一下子成了全球GDP总量第二,在世界上影响力是谁也不敢小看。
祁斌说最近去美国访问,碰上两件事。第一是通用汽车IPO。当时,上汽集团战略入股了1%,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首先华尔街日报来了一个通栏标题,说中国人在买GM,打了一个惊叹号。上网一看,发现美国的愤青比中国还多,说美国最好的公司怎么能让中国人买走了呢?“更冤的是,操作这个项目的中金公司跟我们说,根本不是中国人想买的,是美国人来倒找的,说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中国买家战略入股一下,这样我们IPO的时候有一个中国元素,好卖一点儿。结果IPO价格提高了4个美元,成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一起IPO。”
第二件事,是重访高盛的时候,发现高盛大厅里挂了一面五星红旗,“为的就是欢迎我们,中午我们走的时候就拿走了。”因为高盛去年操作的IPO,一半来自于中国,而十年前他离开华尔街回国工作的时候,高盛大部分交易员都不知道中国有资本市场。“这个变化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在某种意义上,今天中国经济不仅成了美国经济或者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成了华尔街的救命稻草。
“中国资本市场的倒金字塔还悬在空中”
年届二十的中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祁斌认为我们也必须正视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和美国等发达市场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和改革的步伐。祁斌尤其提到了“倒金字塔型”的市场结构。
比如,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有2000多家,纳斯达克是3000多家,OTCBB是将近4000多家,底下有一个灰色市场6万家,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它的机构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落在塔尖的就是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我们正好相反。”祁斌说,国内主板是1300多家,中小板500多家,创业板只有200多家了,还有代办转让系统100家,这是个倒金字塔,“底下就没了。所以我们的倒金字塔还悬在空中,底下连个腿都没有。”
说合理也是对的,“因为美国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是自上而下。”但祁斌也提出,“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国家,博士后和博士特别多,就是没有小学生和中学生?这种情况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要加快场外交易市场即OTC的发展。”
而债市和股市、金融衍生品之间的差异则更不合理。祁斌提出,全世界范围内,债券市场的规模是股市的两倍,我们国家的债权市场是股市的一半;还有全球规模巨大的金融衍生品,我国现在刚刚才有了第一个(指股指期货)。"
不合理结构还发生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剩男剩女现象”。“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企业等着排队、等着融资IP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背着一麻袋一麻袋的钱买房子,因为找不着投资工具投资方向。”祁斌说,也是因为缺乏一个中介机制,这就需要资本市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现在,钱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危害。老百姓害怕游资、害怕通胀,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祁斌认为,是因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达了一定的阶段,资金积累也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如果金融市场的发展跟不上的话,那么这些资金不仅不能帮助实体经济发展,还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8万红军过湘江,前面只有一个浮桥,怎么办呢?”祁斌提出,第一,拓宽这座浮桥。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第二,再架三座浮桥。第一个是债券市场、第二个是PE市场,第三个是OTC,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另外三项重要工作。然后几万大军过去了,这个桥缺乏支撑了怎么办?长期资金参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必须把中国的养老体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跟资本市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五项工作。还剩下什么?期货市场发展、资本市场国际化、上市公司并购。这就是在未来若干年中,中国资本市场能发生的最重要的八件事情。
“创业板一定会复制超越纳斯达克”
今天中国站在类似的历史的十字路口,经济转型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决定了经济的弹性,出问题之后能不能恢复。第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而前面两者都是与第三者密不可分的。
资本市场或者说金融产业,唯一的目标就是服务服从于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要服务于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在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六十年,一共发生过两件事情,在我看来是两件大事。第一是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第二,1971年,美国推出纳斯达克,引领了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唯一的一个成功经济转型,而欧洲、日本都相对失败了。
祁斌说,中国的创业板推出一定会复制甚至会超越纳斯达克的成功。“为什么?因为纳斯达克成功的所有要素我们都有。”今天的创业板,尽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它在天天改进,而且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它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这个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有多少年轻人在开始创业。以前谈创业谁去?现在不用号召自己就去了。”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祁斌说,历史上,资本市场曾经起到过非凡的作用。1913年,世界发生了三件事情,第一,纽约交易所的规模首次超过伦敦交易所;第二,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第三,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祁斌建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同志到浙江义乌去看一看。义乌20年以前是个农村,因为搞了一个小商品交易中心,今天每天进出的老外好几万。因为有交易,就会风生水起。与此相对照,美国有一个城市叫哈得福德,集聚了美国所有的保险公司的总部。但从来没听说美国有一个金融中心叫哈得福德,为什么?因为它不是。金融中心不是堆砌金融机构,它是以市场和交易为核心的。
祁斌说,中国经济转型的曙光,在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了资本市场。2009年硅谷只有一家企业IPO,而中关村科技园区有23家企业IPO。祁斌说去年去日本访问时,日本一个交易所老总向他求证,中国是不是有一个交易所一天上市了28个公司(深交所创业板开启的第一天)。祁斌告诉他,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符合创业板条件的是785个,而中国的国家级科技园区有56个,还有成百上千个非国家级科技园区。日本的老总当时就“被彻底雷倒了”。
美国硅谷的成功,并不是地理条件的优越,而是发现和利用了资本和科技的对接机制。今天,我们看到广袤的中国大地,创业的热情方兴未艾。如果有正确的机制,即使在沙漠、在戈壁也能复制微软、也能复制硅谷。数年前,无锡举办的资本市场论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来了近两百家企业要求上市,全球来了十几个交易所竞争这些上市资源。他发言时说,请参会的诸位到世界上去再找一个国家,再找一个城市,有两百家企业要求上市,有十余个交易所去竞争上市资源,估计印度有点希望,印度希望都不大。在中国,像无锡这样的城市轻轻松松数出十个,无锡、苏州、杭州、青岛、大连、西安、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合肥、成都、重庆、武汉,等等,已经十五个,如果在未来的十年,这些城市周边的科技园区的企业,加上更多地区的中小企业,陆陆续续走向资本市场,十年之后的中国,一定会有中国的微软,而且不止一个;十年之后的中国,也一定会有中国的硅谷,也肯定不只一个。
祁斌透露,从今年到明年,正在推动组织一个资本市场巡讲活动,到全国各个省去和当地的政府、企业交流发行、创业板、场外市场和上市公司并购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一个认识和理念的问题”,他说,“相信这样一个活动能够有助于中国更多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唤醒资本市场方面的意识,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忻尚伦)
转自 东方早报201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