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以前,在“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深海挑战,身为第一副总设计师、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崔维成(清华大学力学系1981级本科)选择了转变。他离开702所、在上海海洋大学从零开始建立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带领团队直接研制万米级海洋着陆器、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再搭配一条数千吨级的科学考察船,目标是向11000米深渊的马里亚纳海沟全速挺进——填补我国尚为空白的深渊生态学、深渊生物学和深渊地质学的研究,建成深渊科学技术的流动实验室,将中国科学家送到世界各大洋的海沟和深渊。
第一次接通崔维成的电话时,他刚刚结束自己三日辗转于北京和汕头的出差、在赶往机场的路上。“11日参加了中组部和教育部组织的第十一批‘千人计划’评审会议,12日赶到汕头大学作了两场讲座——12日晚上讲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及对科技创新的启示’,13日上午在汕头大学的至诚书院又讲了‘心想事成的追梦理论’。”虽然要在周末如此奔波,但崔维成却觉得十分幸福,讲座现场同学们眼神中闪烁的求知欲以及踊跃的提问,在他看来都是最好的褒奖。
尽管紧凑的日程表是崔维成的常态,但是他却是个标准的早睡早起的“晨型人”——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说到这儿,他表示要感谢夫人的全力支持,自己基本不需要操心家里的事情,时间可以全部用于工作。
聊到最近的工作重点,崔维成回答排在首位的还是继续筹集民间资金、保证科考船和载人舱能够按照自己期望的进度继续往前推进,开展设计和制造工作;此外,近期要把第一台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的设计资料送给国内的一些专家,广泛征求意见;然后要继续为中心招兵买马、征集人才。除此之外,他还计划在中心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年终总结;圣诞节前给所有国际、国内顾问写一封致谢信,汇报工作进展和来年工作设想,同时表达谢意。
了解崔维成的人都知道,他除了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之外,还是李叔同的忠实拥趸、佛学爱好者。事实上,“再演一次李叔同”是崔维成重要的人生理想,他先后成立了叔同书院和叔同基金,佛学研究也已经从业余兴趣上升到了专业层面。每年完成1~2篇专业论文,和专业人士交流心得,是他为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之一。
叔同书院和叔同基金目前都在正常运行,崔维成介绍说:“叔同书院主要从事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我自己或组织一些朋友在作相关方向的研究;叔同基金的另一个功能是慈善,比如关心孤寡老人和上不起学的孩子之类,我一般利用春节假期做一点活动。”
和李叔同一样,崔维成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学生、学者和出家人,他希望自己的“再演”能充分一点、再充分一点:“如果我离开人间时,人家的评议是这个人有点像或很像李叔同,则我的人生就没有虚度;否则,我的人生就比较失败。”(张晶晶)
转自《中国科学报》201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