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浩瀚太空再新添一位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星辰——国际编号为32581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邹承鲁星”,以表彰和纪念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率先实现胰岛素人工合成做出重要贡献的邹承鲁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1月2日在北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邹承鲁星”命名仪式,中科院副院长周琪院士、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员会主席朱丽...
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向苏州大学发来贺电,祝贺国际编号为216331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命....
为奖励著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我国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
在今年1月20日举行的苏州清华校友会年会现场,潘老和蔡抱真两位90岁老校友登台分享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潘老鼓励大家拼搏奋进,发扬清华精神。潘学长的大家....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清华15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
4月27日下午1点,随着一声哨响,“王茅6353杯”1989级—1988级足球友谊赛在西操开赛。
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的征程中,王大中一干就是几十年。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教育家王大中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大中带领研究团队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成功之路。同时,王大中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原校长,对我国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一生为核 一生为国20世纪60年代,北京昌平南口燕山脚下聚集了一批年轻人。在当时起点低、基础薄弱的困难条件...
在获悉自己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向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首先表达的是歉意——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他不能到采访现场,为此,他感到“很抱歉”。不论在什么场合,王大中都不是一个喜欢“缺席”的人,尤其是在他挚爱一生的核能技术领域。几十年来,他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希望为国家作一些贡献”1953年,18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