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天海川媒体技术公司80后总裁高燃
6月1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邀请,央视经济频道“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型电视活动首站在新疆正式启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21位企业家在首府高校进行了主题演讲,并和大学生们交流互动。
6月2日,包括北京天海川媒体技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燃、康盛创想集团总裁戴志康两位“80后”创业者在内的12位企业家,来到“2009年新疆﹒创业课堂”新疆科学大厦分站,以创业导师身份,与新疆大学生创业代表进行交流互动,并为学子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当主持人介绍到高燃和戴志康时,和在其他高校时的情况一致,大学生中响起一片欢呼。大学生创业者们将创业初期遇到的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吸收资金、如何开拓市场等问题,抛向企业家导师们,企业家们也将亲身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毫无保留地进行了传授。
高燃说,与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等前辈相比,自己的差距还很大,但主办方认为他的经历离大学生最近,所以自己很荣幸能来新疆,参与到创业课堂活动中来。
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吴冬戈说,由于年龄相仿,两位80后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和心得与大学生们产生的共鸣更多。
“现在的大学生很幸运。有我们做铺垫,他们应该能少走很多弯路。”28岁的高燃说。6月2日,记者与高燃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谈,当晚,高燃返回北京。
高燃简介
高燃,湖南桃江人,1981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在《经济观察报》做记者。2006年创立知名视频网站MySee.com。2006年10月,离开MySee.com,创办中国娱乐网。现任北京天海川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高燃被共青团中央以及相关机构评为“东亚青年经济领袖”。
6月1日,在新疆大学,高燃(中)跟大学生们交流(赵西娅 摄)
高燃印象
穿件粉红条纹T恤,戴着宽边眼镜,笑起来有些腼腆,走在新疆大学校园里,如果不做介绍,很难将高燃与来来往往的大学生们区别开来。
站在讲台上,讲一句话,停顿一秒,声音略有些懒洋洋的,但讲述的每一段经历,都让人过耳不忘。
“你们提问,如果提的问题够精彩的话,我请客吃羊肉串,当然提问者最好是美女。”提问环节中,高燃这样“激励”大学生。
关于求学
高燃喜欢在校园里四处走动,他说自己虽然毕业已有六年,但学校的氛围很好,他想再感受一下。
记者:讲讲你是怎么上大学的吧,听说很传奇。
高燃(笑):应该说是上得不容易吧。我家在湖南农村,比较穷,初中中考时,虽然考了全县第一名,但弟弟的学习也很好,父母一商量,让我去读不用交学费的中专,省下钱来供弟弟上学。为这个,13岁的我哭了一个星期。
中专毕业,我到广州打工,最终做了一家企业的ISO9000认证师,月薪5000元,当时我只有17岁,工作半年以后,把家里几万元的外债还完了。
之后,我给家里说,我要读书。要考大学。家里人反对,我不管,坚持要上,而且读的是高三下半学期。第一个月考试,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二。不过一想,自己一天高中没上,还有人比自己更差,那就应该没问题。过了一个月,第二次月考,我考了全班第一,第三次月考,我已经是全年级第一了。
记者:如果考不上,一切就得重新开始,高考时你是不是有点破釜沉舟?
高燃:那倒没有。当时和我并排座位考试的,是个漂亮女孩。我没钱买文具,她就给我买了一套。高考当晚,我写了两万多字的情书给她。可是,她接到以后,说考完试再说吧。我认为没戏了。考试的后面两天,每晚,我都和室友买来啤酒喝通宵,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第二天接着去考试。
后来,考试结果出来,比我平常的成绩差很远,但上清华,没问题,比清华的分数线还高出三分。我这段初恋的结果是:那个女孩最后成了我的好朋友。
关于理想
问到理想这个话题,像是在猜谜。但是,很明显,高燃的理想像他的名字,一直在他心中燃烧。
记者:你在给大学生们作报告时,问大家的理想在哪里。那么,你的理想呢?已经实现了吗?
高燃:还没上小学时,我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到现在也没变过。但这个理想太……大,不能给你说,不然你会笑话我。
记者:以你现在企业的规模和取得的成绩,离这个理想还有多远?
高燃:打个比方,现在我已经爬到北京香山上了,海拔557米,而我的目标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记者:从你的上学和创业经历来看,你是个很聪明的人。聪明会让人容易成功,也容易面临更多选择,你觉得,聪明有没有给你带来过这样的困扰?
高燃:其实我只是喜欢读书而已。聪明谈不上。
确实,看似聪明,给我曾经带来过很多不确定性。有时候觉得干这个也行,干那个也行,愿意做多种尝试。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我的理想就在那儿。我做任何选择,都是在为实现这个理想做准备。一想到这个,做事的目标性就更强,也更容易面对成功和失败。
所以,我喜欢问大家,有没有理想,只要有,没问题,朝着它走就OK。
关于80后
80后的成与败,被人们津津乐道。面对媒体热炒,高燃在博客里写道:时代需要一个这样的群体……
记者:80后创业成功者的故事总是众人议论的焦点,因为他们的财富好像来得太过容易。是这样吗?
高燃:创业是个很难的事。我曾经给一个媒体讲过,创业很累,不是人干的活。只是媒体对80后创业者的关注度更高。
曾经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每天清晨3点钟就开始上班,在各种风投网站投商业计划书,希望得到资金支持。直到现在,我每天都要上网三个小时,做大量阅读,不管工作多忙,都得这样。因此,创业必须要有好身体。
记者:相当一部分成功的80后创业者更善于打通人脉,并获得资金支持。你的创业经历也有这样的痕迹。你觉得,打造人脉关系网是创业成功的必然因素吗?
高燃:我的第一笔创业资金是从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先生那里取得的,100万元。为了和他联系上,我动了很多脑筋,才把商业计划书成功递给他。
很多场合,我必须和各种人士打交道。也许必须要说自己不想说的场面话,也许还要见不想见的人,还要喝酒。但是,做企业,必须学会适应和平衡这种关系。
不过,如果你只会做清洁工作,就算你的亲戚是比尔·盖茨,你也只是比尔·盖茨的一个清洁工亲戚。
所以,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想法,把你拥有的积累拿给别人看,才是吸引人脉,最终成功的唯一途径。
记者:很多人认为80后创业成功者是媒体炒作的产物,好像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高燃:2006年,媒体把我推上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但是当年,因为一些经营上的问题,转瞬,这些光环和荣誉就一下子没有了,到处是质疑的声音。媒体是个放大镜,可以放大优点,更能放大缺点。
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但后来想通了,只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持续努力地做好,有了公认的成绩,争议会越来越少。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其他的80后创业名人,他们的压力非常之大。这种压力并非事业本身,而是来自舆论。
高燃: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当你拥有的光环超过了你本身能承受的能力,或超过你实在拥有的东西,你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困境里,媒体和社会推着你走,但你实在跑不动了。媒体有时希望80后创业者是个百米冲刺冠军,但实际上,人生是场马拉松。
记者:你是怎么跑这场马拉松的?
高燃:当然不会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你就不会迷失方向。我自认已经做了很多积累,足够跑赢这场比赛。
关于年轻
爱谈美女,爱开玩笑。台下已经笑成一片,台上的高燃仍然沉着脸。“失败了又怎样,我们还年轻。”他说。
记者:我发现你个性里有种玩世不恭的东西。
高燃:那是表象。我是个很严肃的人。我从不做歪门邪道的事,我喜欢接触有成就的人,我爱看书。一棵小树要想长得高,必须长得直。但长得直并不意味着你不快乐,不会开玩笑。我希望自己拥有快乐的人生。湖南有句土话叫“霸蛮”,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些老一辈觉得这是坏事,但我认为它是个好事。
记者:正如你所说,创业很累。你现在有女朋友吗?
高燃:有前女友。(笑)我现在还有很多事情,我的事业正在快速上升的通道,暂时不会考虑成家。不过,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希望自己能完整地拥有这些东西。
记者:对于大学生创业,能不能说说你的经验?
高燃:我不是特别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每年中关村会注册100多家公司,但3年后这些公司只有三分之一生存下来。就业一段时间后再创业,经验会更丰富。
不过,如果你确实有好的想法,又觉得必须用创业来证明自己,那就去做吧。我们还年轻,就算失败了,又能怎样?
不管怎样,创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你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要做有优势的事情。选择项目的时候,市场和自身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度,这是创业或者是做事业的前提。(蔡俊)
转自 乌鲁木齐晚报 200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