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汪曾祺的书单

2018-04-13 | 来源 《光明日报》2018年4月13日 |

水仙  汪曾祺绘

前段时间看到消息,说汪曾祺先生生前的书房已整体迁移至高邮的汪曾祺纪念馆中。作家苏北写过《汪曾祺的书房》一文。想来这是他晚年住房条件改善后才整出的。当年住房局促时连个“下蛋”的地儿都没有,遑论书房。他自己原也说过生性随便、不藏书、不做笔记之类的话,但不能否认,汪先生绝对是个酷爱读书、饱读诗书的人。

读书是暗功夫,是为一个人插上“隐形的翅膀”。写作更是受阅读的影响。汪先生专门写读书的文章并不多,大概只有《开卷有益》《读廉价书》《谈读杂书》《书到用时》等数篇。从中可以看出他大致的阅读史及对读书的态度,主张随性读书、读杂书等。

本文所涉书单不是汪先生书房中的书,而是常见于其笔下、那些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梳理一下大致可分四类:传统文化、外国文学、杂学、民间文学。笔者试着从这方面入手,走进他的阅读世界,探讨阅读与写作在汪先生这里有着怎样的呈现。

传统文化类

汪先生书画兼擅,古典诗文随手拈来,语言雅致精确,有“最后一位士大夫”之美誉。这源于幼年的积淀。他说自己是在“温柔敦厚的诗教里长大”(《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十一二岁时跟祖父读《论语》、背唐诗;跟韦子廉先生学桐城派古文,对他所传授的姚鼐《登泰山记》、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等诸篇留有深刻印象,说自己的作品讲究文气就很受桐城派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跟乡贤、名中医张仲陶读《史记》。“他教我的时候,我的面前放一本《史记》,他面前也有一本,但他并不怎么看,只是微闭着眼睛,朗朗地背诵一段,给我讲一段。(《一辈古人·张仲陶》)初中时又跟着老师高北溟读归有光、郑板桥。说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跟自己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说郑板桥诗文中蔼然的仁者之心,使他深受感动。

小学、中学时代大量读宋词,《漱玉词》《断肠词》《剑南诗钞》都读过。高中时还买过一部词学丛书,一首一首地抄,既练书法,又略窥词意。他说词中的情绪应合了少年无端感伤的心,“到现在我的小说里还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哀愁。”(见《自报家门》)

除了幼年时的家传、中学时代的熏习,待到了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大,汪曾祺更是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深深浸染。他对面向新生的通识课《大一国文》大加叹赏,认为选文独具匠心。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楚辞课,朱自清先生的宋词,唐兰的“词选”,王力先生的“诗法”课,杨振声先生的“汉魏六朝诗选课”,另还有左传、史记、杜诗诸课,都对年轻的汪曾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过的书籍不经意间就出现在他的笔下。比如在谈到文学创作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常援引他所读过的书:说《史记》里用口语记述了很多人的对话,很生动;说《世说新语》以极简笔墨摹写人事,“全书的语言都很讲究”,记录了很多人的对话,寥寥数语,风度宛然;说《陶庵梦忆》的语言生动,有很多风俗的描写。在创作谈中他也常建议年轻人多读一些古曲作品,这实在是其经验之谈。

外国文学类

汪曾祺接触外国文学是在上大学前。高三时为避战乱,躲在乡下的庵中,随身所带是《沈从文小说选》和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日后他曾说这两本书改写了他的人生,引他走向文学道路,“屠格涅夫对人的同情,对自然的细致的观察给我很深的影响”(见《西窗雨》)。但大批量地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则是在西南联大时期。

这期间汪曾祺读过尼采、萨特、伍尔夫、纪德等。他对巴尔扎克提不起兴趣,说他总是站在读者之上,有些欺负读者;对托尔斯泰也不喜欢,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勉强读了《战争与和平》;对莫泊桑和欧·亨利也不感兴趣,说他们“耍了一辈子结构”,但显得很笨,实际上是“被结构耍了”。他钟情于契诃夫、阿索林、海明威等,说契诃夫按照生活的样子写生活,喜欢散文化的结构,喜欢他把文字丢来丢去的,这正是他的现代性所在;说阿索林的小说“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他喜欢长篇《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意识流式的小说,说《追忆似水年华》“纤细、飘飘忽忽”,还曾“野心勃勃”地打算写个像这样的自传性的长篇。

青年时代的汪曾祺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意识流的影响,那时写就的小说《复仇》和《小学校的钟声》,就有意识流的味道,很空灵。曾有人认为他的小说是有点“洋”的,应是指这一时期的作品。

写于1992年的散文《西窗雨》,可说是汪先生自陈外国文学对他的影响及他对外国文学的态度。他认为年轻人写东西要多尝试,浓丽华美都不为过,不要一开始就流于平淡。但他也主张,要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要纳外来于传统,融奇崛于平淡。想来这都是他的夫子自道。

杂书类

北京有个青年问他:“你的修养是怎么形成的?”他说:“古今中外,乱七八糟”,并劝这个年轻人要广泛地吸收。

汪曾祺读杂书的兴趣大概始于十一二岁,那时他看了家中所藏的《岭表录异》《岭外代答》,就对笔记、游记类的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类书的文字简练朴素而有情致,对我作品的语言风格是有影响的”(《开卷有益》)。《岭表录异》是本地理杂记,为唐人刘恂所撰,记述岭南异物异事,尤其是各种鱼虾、海蟹、蚌蛤的形状、滋味和烹制方法,岭南人喜食的各类水果、禽虫也有记述;《岭外代答》为宋代地理名著,记载了宋代岭南地区(今两广一带)的社会经济﹑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及物产资源﹑山川﹑古迹等情况。

汪曾祺在江阴南菁中学读高中时,常逛书摊,买一些便宜的一折八扣书。多是供人消遣的笔记小说、杂书类,如《子不语》《夜雨秋灯录》《续齐谐记》等,还有余澹心的《板桥杂记》、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等。

西南联大的翠湖图书馆、系图书馆、茶馆都留下他深夜苦读的身影。从《南昭国志》到福尔摩斯,逮着什么看什么,甚至读过讲验尸的《宋提刑洗冤录》等等。

联大毕业后在上海的两年,他常和黄裳等人逛旧书摊,买过扫叶山房的《景德镇陶录》、张岱的《陶庵梦忆》及万有文库汤显祖评本《董解元西厢记》等杂书。《董西厢》对他影响很大,常在文章中引以为例:“董解元把韵文运用得如此熟练,比用散文还要流畅自如,细致入微,神情毕肖。”(见《小说笔谈》)

归纳一下,汪先生所读杂书大约可分为游记类、草木虫鱼类、饮食类、风俗节令类几大块,而这也多能对应到他的创作上,他的散文也大致分为这几类。

前文提到,汪先生喜欢游记类散文。他本人也喜欢到各处游历,据有心人统计,中国的省份他大概只有一个青海没去过。所到之处也多留有文字,像《滇游新记》《天山行色》《湘行二记》《初访福建》等皆是。

草木虫鱼类文章也深为汪先生所喜欢。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他多次提及,还在小说《晚饭花》的开头引用了原文。乡人王盘的《野菜谱》也甚得其心,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其有“人民性”。他常看法布尔的《昆虫记》,说从中知道知了是个聋子,着实高兴。为写瓢虫,他曾专门写信给好友朱德熙,请后者帮忙推荐一位昆虫专家以便请教,还借来《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瓢虫科》一书并通读一过。肯在这种书上花心思,自然也反映在创作中,这一类散文在汪曾祺创作中也占有一定比重。

汪曾祺大学时代就读过元人食谱《饮膳正要》,甚至还饶有趣味地研究驴皮的制作。《随园食单》必也读过,他曾批评袁枚只会吃不会做。为写一篇《宋朝人的吃喝》遍检《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诸书,都没有发现宋朝人吃海参、鱼翅、燕窝的记载,遂得出吃这种滋补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大概从明朝才开始的结论……汪先生的谈吃散文,写得活色生香、摇曳多姿,更为难得的是文化趣味,不是仅凭多吃几回的所谓美食家所能为。

汪先生的很多作品就像是一幅幅动人的风俗画卷,《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受戒》等莫不如是。有评论家称其小说中有风俗画,他自己也不否认。他喜欢看风俗画,也爱看各种讲风俗的书。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细细看过,那些讲风俗的书《荆楚岁时记》《一岁贺声》都爱翻翻,放在手头经常看的是《东京梦华录》(外四种——《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认为“这样把记两宋风俗的书汇成一册,于翻检上极便,是值得感谢的”。像宋元笔记中《梦溪笔谈》《容斋随笔》他都很感兴趣,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关各地民俗的记叙。

汪曾祺这样定义风俗:“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他还说:“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风俗有这么高的评价,对其作品中充盈的那些浓郁的风俗风情就不难理解了。

民间文艺类

汪曾祺先生笔下汪洋恣肆的杂家气象,除了他博采杂书的原因,还有民间文艺的浸润。当然这源于他独特的经历。1950年代他在《说说唱唱》《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做编辑,还因组稿等事宜到各地采风收集民歌,这让他有机会接触阅读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语言文化的来源,一个是中国的古典作品,还有一个是民间文化,民歌、民间故事,特别是民歌。因为我编了几年民间文学,我大概读了上万首民歌,我很佩服,我觉得中国民间文学真是一个宝库。”(《小说的思想和语言》)他曾说过:“敦煌变文、《云谣集杂曲子》、打枣杆、挂枝儿、吴歌,乃至《白雪遗音》等等,是野菜。因为它新鲜。”(见《四方食事·野菜》)这是汪先生对民间文艺的态度。

正因有着这样的渊源,汪先生对民间文艺造诣很深。早在50年代就写过《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一些基本看法》,发表于《民间文学》1956年10月号。“文革”之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不是小说,而是有关甘肃民歌的论文《“花儿”的格律》,还写过《读民歌札记》《我与民间文学》等。他说过:“我甚至可以武断地说,不读一点民歌和民间故事,是不能成为一个好小说家的。”(见《两栖杂述》)这么强调民间文艺,实在是他的“现身说法”。

汪先生和戏曲的缘分也深,年少时学唱青衣,上大学唱过昆曲, 60年代以后开始在北京京剧团做编剧,一做二十多年直至离休。这些经历都让他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戏种。而戏曲也是民间文艺的主要形式。汪先生在编剧上颇有建树,不仅创作了诸如《一匹布》《裘盛戎》《一捧雪》《大劈棺》等文学性极强的剧本,还写了不少戏曲方面的理论文章,被徐城北誉为“一脚梨园一脚文坛”。他自己也认为戏曲对其文学创作有着较大影响,有人说他的小说有“音乐感”,他认为这与会唱几句京剧、昆曲,写过几个京剧剧本都有关系。

(作者:段春娟,系山东财经大学副编审)


相关新闻

  • 132018.04

    汪曾祺的书单

    本文所涉书单不是汪先生书房中的书,而是常见于其笔下、那些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梳理一下大致可分四类:传统文化、外国文学、杂学、民间文学。笔者试着从这....

  • 052018.01

    汪曾祺与钱锺书

    汪曾祺在一篇回忆西南联大同学的散文中说:西南联大的“几个研究生被人称为‘无锡学派’,无锡学派即钱锺书学派,其特点是学贯中西,博闻强记”(《未尽才——故....

  • 152017.03

    凸现完整的汪曾祺

    在当代小说家中,我最喜欢汪曾祺,但一直感觉他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个在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文学史时段都写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122015.10

    汪曾祺的书房

    十八年前的今天,汪先生离开了我们。十八年来他的作品不断被我们阅读着,仿佛他根本就没有离开我们。

  • 182015.12

    汪曾祺写序

    汪曾祺一生没有让别人给他写过序。他年轻时,20世纪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说8篇,包括后来很有名的《鸡鸭名家》和《复仇》。

  • 162017.10

    汪曾祺的签名本

    汪曾祺真是个好老头。他去世这么多年了,影响力还那么大,生卒的纪念日总还有人记得,为他举办纪念活动,家乡为他扩建文学馆。这些年来,一些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不....

  • 102021.03

    汪曾祺:人间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岁之前却写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现代主义之风,段落很长,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识流和悬想,受到沈从文《烛虚》《潜渊》一类散文的影响,但还处在学徒阶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写出了《国子监》那样的佳作,好东西仍不多。其间写得最好的,也许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书信。此前写给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292017.03

    汪曾祺之“芝麻”与“西瓜”

    汪曾祺对惯常意义上所谓宏大、辉煌、壮丽的东西好像不太感兴趣,甚至有些犯怵,无从下手。

  • 232017.05

    汪曾祺的迷人细节

    我阅读汪曾祺三十年,写了一些文章,但更多的是收集到不少有关汪曾祺的细节。细节总是充满活力,它不一定非得指向什么,但细节就在那里,人们听到或者看到,多半....

  • 13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