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圃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1895 年出生,湖南醴陵人。192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和著名学者梁启超,并曾在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开封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任教授,1958 年调河南省历史研究所(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前身,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直至1973 年9 月病逝。
朱先生一生勤奋、学识广博、功底深厚,在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等方面)、音韵、训诂、历史和考古等诸多领域中的研究均用力深厚,成绩斐然。尤其是在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为学术界所称道。朱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著述颇多,这里谨对其主要学术成就加以概述:
首先,他十分重视对古文字的考释工作。众所周知,甲骨学殷商史学科发展过程中,文字考释是学者主要从事的工作之一,朱先生在这方面用力至巨。如1962 年,他的《殷周文字释丛》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在该书“叙言”中先生写到:“余结集近十余年来研究甲骨吉金文字之心得,成《殷周文字释丛》三卷。”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先生在甲金文考释方面的不少成果便集中体现在此书之中。《释丛》一书共考释文字181 个,其中包括新释甲骨文41、金文18,其余则是纠正旧说,另创新解。先生在考释某一文字之前,首先给出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并于字形下面标注其出处,使读者能对该字有一个直观印象,接着再引用《说文》对该字的解释,继之又列出甲金文学者对该字的解释,最后以按语的形式表明自己对该字的看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先生考释古文字的方法是极其科学的,他在说解文字时,能够把地下出土文字资料与传世历史文献相结合,这正是充分运用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尽管朱先生当时对有些字的解释是可商的,但是,《释丛》一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却是无可置疑的,该书在当时即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而且后来还被翻译成日文介绍到了日本。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古文字学者尤其是甲金文学者作考释文字工作时应经常查阅的参考著作之一。
其次,他重视甲骨学殷商史方面工具书的编写,并注重以甲骨卜辞为依据对商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考察,即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
甲骨学殷商史方面,他编写了两部高质量的工具书,即《甲骨学文字编》和《甲骨学商史编》。《甲骨学文字编》,十四卷附录上下二卷补遗一卷,共两册,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将学者们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发表于各处的论点、论述汇集于一。正编为所收的甲骨文字,依说文部首编排,辑录诸家文字考释之见解时,对“诸家考释见解正确者则录全文,瑕瑜互见者从善删违,至于谬误显然无待辨证者,概削不录”“诸家著述可两通者则并存之”,而且对诸书刊本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伪误皆“精校原文,一一更正”;附录上所收为甲骨文中的合书(包括数名、人名、地名、常语、偶语)、分书、倒书,附录下所收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几位先生所作的几篇书序以及容庚、董作宾两位先生文章中的一些节选。《甲骨学文字编》成为当时甲骨文工具书的一种新的类型,影响颇大。另外,在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方面,朱芳圃先生亦贡献颇多。他的《甲骨学商史编》一书“采辑近世学者根据殷墟文物考释有商一代史实之著作错综排比而成,其与此有关之材料,足资参证者间亦录入。”且“诸家考释间有千虑一失,因行文之故不能删削者,略加按语以明其误。”而诸家著述中因“讹文误字自不能免,本书皆一一更正。”就分类而言,该书分为民族、世系、人物、都邑(附山川)、方国、文化、制度、产业、卜法等九编,书末还有一附录,包括殷墟沿革、甲骨年表、坑位等。就内容而言,书中涉及到商民族起源、殷商世系、甲骨文中所见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商都屡迁以及商朝的律历、宗教、文字、宫室、婚媾、官制、祀典、渔牧农工、卜法等方方面面的商史问题。此书1935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73 年,香港书店又影印出版,在学术界影响较大。
其三,他重视对古史,尤其是殷商史的研究,发表过许多这方面的学术论著。除了前文提到的《甲骨学商史编》外,还有《殷契卜暵考》(《河南大学学术丛刊》第1 卷1 期,1941 年)、《阳甲考》(《儒效月刊》第2 卷1 期,1946 年)、《曹圉考》(《儒效月刊》第2 卷2、3 期,1946 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再续考》(《新中华复刊》第5 卷4 期, 1947年) 等文章均对商史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他的遗作《殷顽辨》一文(《中州学刊》1981 年第1 期,王珍整理) 则依据古文献中的记载,运用古音韵学、古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对鬲、献民、献臣、顽民等关系到古代史实及史料真伪等重大问题的名词进行了考辨。另外,其遗著《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以古文献中的神话传说为依据,运用古文字学、古音韵学、训诂学、考古学及民俗学方面的知识,对夏禹以前古代神话传说的产生、发展与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该书由王珍整理,1982 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其四,在音韵、训诂等方面,朱先生亦造诣颇深。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如《照穿神审禅古读考》(《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6 卷4 期,1937 年)、《晋代方言考》(《东方杂志》第28 卷3 期)、《训诂释例》(《民铎杂志》第9 卷3 期,1928 年)等,其中《照穿神审禅古读考》一文对当时声类研究中颇具争议的照、穿、神、审、禅母的古音读问题进行了考辨。朱先生还翻译了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著作《中国音韵学》一书。
此外,朱芳圃先生还著有《孙诒让年谱》一书,对清季著名文字学家孙诒让的生平活动与学术事迹作了系统的研究,这为我们全面了解文字学家孙诒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学术成就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材料。
朱芳圃先生一生因勤奋而学广,先生的博学多才是有目共睹的。先生的学识不但博而且专,尤其在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领域,他与当时河南省历史研究所里的另外一位甲骨学者孙海波先生一样,研究成果都曾长期居于学术前沿,受到学术界的称赞。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