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缅怀李凌先生

2016-07-28 | 刘红 | 来源 《中华读书报》2016年7月13日 |

听到李凌先生突然离世的噩耗,我真的不敢相信。拨通其女儿的电话,她告诉我,老人已于2015年9月15日去世。遵照老人遗嘱,只是亲属与西南联大的几位校友参加了告别仪式,其他一切从简。放下电话,想着8月初,他给我电话说邮寄来几份文稿,要我查收,我还和他约定待到天气凉爽时再去拜望。熟料,短短月余,竟是两个世界相隔。

结缘李凌先生,得益于我的恩师王曾瑜先生,年前,他曾转来李凌先生编著的一本书,我读后深受感动,写了一篇读后感。后来,我们约定5月13日在李凌先生九十寿辰那天前去祝寿。李凌先生的女儿李晓红热情地带引我们穿过狭窄的客厅。踏入李凌先生书房。室内陈设简单,十几平米的书房内除了半张床(我之所以称其为半张床,是因为床头,床里侧都摆满了书),一个简易沙发,一个脱掉漆的小木桌,窗台上,书架上,地上全都摆满了书和文稿。李凌先生满头银发,稍有些稀疏,双目有神,眼角额头皱纹舒浅,稍显松弛的脸上点缀着几颗老人斑,不过气色颇好。他端坐在沙发上,沙发前摆放的那张脱掉漆的小桌子,既是餐桌也是写字台,就在这咫尺弹丸之地,他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看到我和恩师进屋,他颤巍巍地站起,伸出布满青筋的大手紧紧相握,连说“谢谢,谢谢”。他有些耳背,但与我们谈话的兴致却是不减。那天,许多具体的谈话内容我已经记不清。只记得谈到激动处,他声如洪钟,频频挥舞大手,仿佛在千人面前演讲;高兴时,抚掌哈哈大笑。

李凌原名黎章民(应为李世英——编辑注),1925年出生于广州,后为避军警追捕,化名李凌到了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武安,此名一直用到现在。他的童年充满了战乱与动荡。1938年,日军入侵广东,父亲带着李凌的两个弟弟北上逃难,他则被送到了三水县老家(今佛山三水区)。后来由于日军从广州继续打到三水,李凌又被送到了香港伯父家。因不愿接受英国的殖民主义教育,15岁的李凌由香港辗转到昆明,在同济大学就读两年高中之后,1942年考进了西南联大。

“爱国、民主、科学”是公认的“联大精神”,李凌先生也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后来,他又参加了李公朴先生创办的北门书屋。北门书屋在当时是进步人士活动的中心,在这里,李凌结识了一批进步同学和地下党员,这对他以后的思想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二·一”运动结束后,联大北上复校,李凌进入北大,负责党支部在北大的工作。1946年驻北平的美军强奸了一名北大女生,引起了轩然大波。李凌先生因领导抗暴运动引起特务注意,为保障他的安全,1947年3月党组织命令他撤退到解放区,在到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武安去的路上,马车夫顺口说了一句“从北平来的女娃娃演白毛女可好了”的话,让李凌与失散多年的恋人马如瑛重逢并喜结连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种运动铺天盖地,李凌先生也未能幸免。1957年被打成“右派”,历经磨难,九死一生。1959年摘帽后,1962年调到通县工作。“文革”结束后,1978年他从通县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主编《未定稿》。《未定稿》是个学术争鸣的阵地,刊登的文章对文、史、哲、经、政、法等社会科学各个学术领域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文革”后思想理论界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放思想、冲破禁区、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凌:《勇破坚冰的〈未定稿〉》,丁伟志主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综合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62—480页。)

1982年,他调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任副总编、编审,1985年,社科出版社接受国家授予的任务,与英国培格曼公司合作出版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INFORMATION CHINA》(中国概况),李凌先生任常务副主编,全书共三卷,约合中文200多万字,内有1300多幅图片,1988年在全球发行,被称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里程碑式读物。后在此书中文底稿基础上又编成中文版《简明中国百科全书》。

1987年李凌先生离休,1994年与万木春、黎勤(马如瑛)合作出版《悠悠爱河——十国古代爱情诗歌新咏》一书;l999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李凌集》;2003年出版《他山之石》一书。此外还发表重要文章:《勇破坚冰的〈未定稿〉》《社会化大屯产与小企业》《评对中国帝王的隐恶溢美》《桎梏论》《德国、日本二战史观比较》《为什么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评红楼梦四十回》等。

李凌先生受过传统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对马列主义有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他有着更多的历史承担与责任,有着更多的精神承载与思想视野。这些年,他的文章无不在对已逝和当下的时代进行着充满思辨的追忆和记录。

李晓红告诉我,其实李凌先生不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还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病魔时时在折磨着老人。“八十老叟如顽童”,他愈发粘人。每逢有人前去探望,便高兴的不得了,临走依依不舍,再约下次相见日。九十是大寿,他们一家人已提前庆祝,但看到我们提着蛋糕,捧着鲜花,老人依然很兴奋。对于我送他的一首打油诗:

西南联大风雨中,一片丹心夏秋冬。山河长卷频相顾,别样人生不老松。

他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喜滋滋地大声朗诵后小心叠起,并叮嘱女儿收好。复又双掌合起,向我致谢。

临别,李凌先生赠了我一些他的文章和书。我告诉他,恩师已送我,他摇头说:“那本没签名,不算。”我和恩师相视而笑。看他一笔一划,郑重地签上名,我不由夸他字写得潇洒,有力,他腼腆地笑了:“还好,手不算抖。所以到现在仍然能够读书看报,写文章。”

而今,李凌先生驾鹤西去,然而他一生遵循的独立的人格和那颗追求自由精神的灵魂,以及那一篇篇发自肺腑具有批判性质的文章,却如战鼓,给人警醒,让人自省。他的风范与精神,犹如一面镜子,始终反射出某种光芒,并时时化作一股强劲的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前行。


相关新闻

  • 202009.08
  • 062024.08

    缅怀李政道先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7周岁。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与李政道有直接关系,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诞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诞生、中国高能物理的起步、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李政道先生对中国科教事业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永远在考虑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对国家有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

  • 122023.01

    缅怀冯增昭先生

    1月5号晚,微信群中传来一条消息:“德高望重、为沉积学奋斗一辈子的冯增昭老先生与世长辞了!冯老师安息!”此后,微信群迅速添满了上百条悼念文字。冯先生是河南登封人,1926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于刚刚成立的石油系。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冯增昭先生遂成为北京石油学院的首批教师。自1952年至2022年,冯增昭先生在石油地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

  • 212022.02

    深切缅怀宗孔德先生

    宗孔德先生千古宗孔德先生生平宗孔德先生祖籍河北邢台,于1920年10月22日出生于邢台沙河县北掌村,1926年至1928年在原籍读私塾和小学,1929年至1939年分别在北京第二十七小学和市立四中读小学、初中和高中,1937年至1938年期间因日本侵华被迫回原籍逃难,1940年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学习,于1944年毕业。宗先生大学毕业后随即参军,加入到抗日队伍的行列。他1946年退伍后任云南大理中学高中物理教员,1947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助教...

  • 172019.02

    流金师与李埏先生的学谊

    西南联大的铭心岁月惠赐给流金师与李埏先生这辈学人的,不正是“甚欢”的记忆与“均佳”的学殖吗?

  • 272016.05

    坚韧 执著 爱心——缅怀杨绛先生

    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贺美英回忆与杨绛先生交往

  • 182020.09

    缅怀张世英先生

    张世英(1921—2020)我与张世英先生的学术之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黑格尔依然为学界所重,我自己则对黑格尔的哲学尤感兴趣。当时中国哲学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学人中,张世英先生无疑是佼佼者。与贺麟先生...

  • 202008.10

    缅怀王永兴先生

    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10月20日 对于中国文化、民族命运,王先生到老都保持着一股连年轻人都自叹弗如的热情。这是王永兴先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道统”。我特别喜欢大学教书生活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不必朝九晚五坐班,每每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职业。而今天,我不再欢喜。几天不去学校,信箱照例塞得满满当当。我像往常那样漫不经心地整理来信,却让其中的一封击中了。惨白的信封,右下角印着惨黑的一行字:“历史系王永兴教...

  • 152020.12

    缅怀恩师潘隐萱先生

    恩师祖籍江苏宜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留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先生转入清华电机系任教。“文革”前,恩师曾调到清华水利系搞水电工程十余年,直到“文革”结束后,又回到电机系执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恩师曾受国家派遣,赴伊拉克参与某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并带几名毕业设计学生一同前往。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钢铁、化工等大企业供电系统谐波检测与治理领域的科研工作。从水电厂建设转到发电厂建设,再到供电系统谐波治理,恩师从未停止学习、钻研、实践的脚步,并且总是那么较真求实,追求更安全、更可靠、更准确。先生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那段时期,默默地工作、奉献了五十余载。

  • 232018.11

    缅怀朱自清先生

    摘自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