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晓军:行胜于言,做好每一件事

2020-10-06 | 来源 建筑学院校友分会/建筑学院校友访谈实践支队 |

张晓军,男,内蒙古赤峰人,1995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本科学习,2006年博士毕业后到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工作,先后从事过城乡规划管理,住房保障,地下管线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监管等工作,现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消防处处长,曾参加国庆60周年成就展,主持研发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敷设50余座城市并实现部省市三级联网。2009年获评高级城市规划师,2014年获评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201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晓军(1995级建筑)

信念坚定,致力于城乡规划更好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张晓军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张晓军告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信仰不那么明确的年代,但作为一个清华的学生,国家给清华培养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同学们享受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同学们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要多为国家和民族做些事,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满足感,会远比物质上的收益更令人感到充实。

从2006年博士毕业,张晓军就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见证着我国近20年城市发展的变化。当问及张晓军当初为何会从建筑学专业转到城市规划专业的时候,张晓军说从学生时代开始,建筑学的同学们就会感觉到很茫然,自己花了很大心血去设计的一些方案,最后却莫名其妙地被业主单位要求更改,自己还找不到为什么被改的原因。而城市规划专业更加强调理性,更加注重建筑背后的东西,其内在的逻辑性要求更高,更能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一些思考。因此,张晓军从建筑学转到城乡规划专业,并一直致力于我国城乡规划有更好的发展。

在住建部工作的日子里,张晓军先后从事过城乡规划管理,住房保障,地下管线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监管等工作。多样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历让张晓军更加注重工作时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张晓军告诉我们,我们过去城市规划学的一些空间组织、功能组织等内容,可能在新的领域不会用得上,但是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为国家的城市建设管理做出非凡的贡献。

注重团队合作,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在访谈过程中,张晓军反复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目前社会上几乎不存在可以依靠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问题的环境,大家更多面临的是与其他人沟通构建团队、集体分析问题、各自发挥所长的这样一个工作大环境。

清华的一位老师曾经讲过“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这说的是清华人至少应该做总工程师,但即使是总工程师,他也是靠一个团队来工作的,而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在团队建设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队员首先要完成自己本身所要承担的角色,其次,要在看得见别人的长处的同时,也能看得见别人的短处。要学会利用团队中具备这样长处的同事来补足这些短处,避免让每个人的短处发挥作用,这样团队才能建设的更好。

张晓军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张晓军提到,现在大家在讨论疫情、洪水的时候,大都只会发牢骚,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过多的牢骚会加重社会上的负面情绪。张晓军更加强调行胜于言,更倾向于在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候,若提出疑义,那应该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能去发牢骚。正是这种行胜于言,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让张晓军在住建部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更多地从实际出发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谏言献策。

回忆青春,难忘清华深厚感情

张晓军19岁到清华上学,30岁离开,十一年的学习生活让张晓军对清华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张晓军告诉我们,毕业后回到清华,就像自己回家一样。当回忆起自己在清华读书时的青春岁月时,张晓军感叹道,无论是吴良镛老先生讲课时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还是小班主任制度增进着师兄弟之间的情感;无论是荷塘边小亭子里同学们举办活动时的青涩,还是在设计教室里老师跟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愉悦;无论是拿着数学题去问老师时的专注,还是经常和同学们去吃夜宵的轻松愉快,都是自己在那个最有理想、最激情迸发的年代里和清华发生的珍贵回忆,至今印象仍特别深刻。

在2006年博士毕业进入住建部工作之后,张晓军还会经常回到学校看望老师,但是他的老师却告诉他,“从你毕业离开清华那天开始,你已经跟清华没什么关系了。”“没有必要把你是一个清华的学生天天挂在嘴边。”张晓军从这两件话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学校就像家一样,在开始读书的时候,会尽可能多地为你提供条件和资源以培养人才。但是当你离开学校,你不能再想着怎么样更多地从家里攫取资源,而应该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独立,怎样才能反馈学校、反馈社会、反馈国家。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学校为培养你而付出的心血。

2020年8月,支队成员采访张晓军校友

筑梦寄语——忘记清华光环,多些平常心

清华的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最优秀的一批人,同学们本身的潜力和在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使得大家很少经历挫折。在学习阶段,成绩是决定大家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但是在这个整个社会上,评判标准是多样的,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清华的同学由于长期没有经历过挫折,难免会有挫败感或者感到茫然。所以,张晓军希望清华学子能忘记自己身上的光环,多一点平常心,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同学体悟

作为一位杰出的清华校友,张晓军学长身上透露出理性的光辉和对这个社会运转规律深刻的洞察解析。他追求卓越、行胜于言,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访谈里,他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向我们阐释着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讲述着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所应该具备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我感受到了一个清华学子为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发展而付出的不断努力,张晓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 2020级规划专业硕士生 张航

在访谈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张晓军校友提到,清华大学的同学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起,就要忘记自己是“清华的”,一切从零开始,要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都是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他对于专业的思考与理解、对于个人发展方向的抉择,以及对于国家发展的见解,都给我很大启发,让我从更宏观、长远的视角看待我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

——2019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 付艺娆

在和张晓军校友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平易近人、他的人生智慧、他的社会担当、他的家国情怀。在这位优秀的校友身上,我们看到了清华人“行胜于言”的内在气质,听到了张晓军独特的清华记忆。采访结束时,张晓军校友笑着与我们挥别,奔赴下一项日程,在坚守点滴工作中继续为社会奉献;而我们也在这场交流中学习与反思,并继续向前。

——2019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 苗基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