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六十多年前的一封邀请函

2018-07-02 | 祝彤(1948届土木) |

祝彤(1948届土木)

六十多年前,我接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叶企孙等五位领导于1949年8月31日发来的一封邀请函(下图)。当即决定应邀出席定于9月2日晚八时在同方部举行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美国白皮书座谈会。”

这是一次难忘的座谈会。它也是我接受思想改造深刻教育的第一课。

这天晚饭后,我提前赶到会场。只见同方部里灯光明亮,理工两院的教师们陆续到达,座无虚席。晚八时整,叶企孙先生宣布开会。他首先讲了为什么举行这次座谈会,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他说,白皮书的发表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白皮书是一部反面教材,它公开表示了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它是一部反革命的书,对于一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是莫大的耻辱。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接着,理工两院的老教授周培源、钱伟长、何东昌等相继发言,痛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强烈抗议艾奇逊的无耻谎言。并指出从1945到1948这三年的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出钱、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是中国人屠杀中国人的战争。人们从一系列的血案中,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友谊,什么是侵略。特别是1946年12月24日晚在北平发生的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的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怒,强烈要求严惩犯罪。可是,直到1947年1月,国民党政府不顾人民的抗议,竟将主犯皮尔逊交给美方单独处理;同年8月,美海军部突然宣布皮尔逊无罪释放,难道这就是所谓“友谊”的表现吗?

座谈会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清华大学师生们义愤填膺、怒火燃烧、热血沸腾,前赴后继投入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美扶日等历次爱国民主运动第一线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未能忘记。1946年12月30日,北平全市大、中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我曾走在清华学生游行队伍的前列(下图)。

国立清华大学的游行队伍,前排左3为本文作者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闻一多和朱自清两位恩师的伟大形象。毛泽东高度赞扬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枪口,宁可倒下,绝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永远为我们后人景仰、崇敬。

总之,美国国务院当年的白皮书确实是一份很好的反面教材,它促使善良的中国人民猛然觉醒,在夺取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后,继续开拓奋进,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相关新闻

  • 132008.06
  • 022009.02
  • 292021.11

    一封写自三十一年前的信

    11月10日,立冬三天,天空呈现大片的蓝。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微信:“我是周伯昆,我父亲是您父亲的好友周定一,请与我联系,谢谢!”周定一,我敬仰的大名啊,他是父亲在西南联大的同学,我曾随穆旦研究者李方拜访过他,至今还记得简朴公寓窗外可以俯瞰二环路上的车流。当老人一听说我父母的名字,那样惊喜的眼神,很快拿出一张老照片,给我指哪个是我爸,哪个是他。我一直遗憾没能最后送他老人一程,这下好了,和他的孩子联系上了。“您好!很希望和周叔叔的孩子们认识,见过令尊一面,非常敬仰。”

  • 162015.12

    一个美国教授多年前对孟少农的访谈

    “孟少农老师1987年对美国教授刘易斯口述自己的历史,那篇文章你看过吗?“今天一大早,《汽车商业评论》便收到年逾八旬的吴庆时(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

  • 212020.09

    世纪老人刘缘子:忆80多年前我在绍兴度过的一个农历新年

    我属马,戊午年生人。从记事起,过的年不下90几个了。其中色彩最丰富、印象最深刻的当数80多年前在绍兴东关镇表伯父家里度过的那个农历年。农历新年,是绍兴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到农历十一月底,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

  • 072022.04

    缅怀60多年前那个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人

    28岁那年,他的名字被列入美国科学家名录。短短几个月后,他历经艰辛,辗转回到了自己的祖国。37岁那年,周恩来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嘱托解决那个“卡我们脖子”的问题。最终他不负众望,开发出了被沿用至今的关键技术,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两弹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据《光明日报》报道,余国琮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余...

  • 112017.07

    吴宓的一封佚简

    1947年10月1日《国立河南大学校刊》复刊第16期刊载了一则《吴雨僧先生来函》,它并非全璧,但对于我们了解吴宓与姚从吾二人的交往,以及吴氏1947年....

  • 292019.01

    夏翔先生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我最近在整理收藏的邮票资料时发现的,时隔三十余年,读来依然有怦然心动的感觉!睹物思人,与夏翔先生前后十几年的交往情景仿佛一下子都出现在眼前……....

  • 182013.04
  • 142004.04

    致体育代表队校友的一封信

    致体育代表队校友的一封信 致体育代表队校友的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