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主落户清华园 牡丹园揭牌贺华诞 ——记洛阳市人民政府暨清华大学洛阳校友会捐赠牡丹园揭牌仪式 4月29日上午11时,洛阳市人民政府暨清华大学洛阳校友会捐赠 “牡丹园”仪式在荷塘北岸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洛阳市与清华大学的交流合作,为洛阳市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创新思维模式。

捐赠仪式现场
暖春四月,风和日丽。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与会嘉宾包括洛阳市副市长杨萍、洛阳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冬梅、洛阳市牡丹办主任金志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凤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梁、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办公室副主任赵满成,以及河南校友会会长孙光华和洛阳校友会的各级领导。在驻足观看的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也有不少朝气蓬勃的在校学生。
仪式正式开始,与会嘉宾相继致词。
洛阳市牡丹办主任金志伟同志简要地介绍了本次捐赠情况:这次洛阳市捐赠牡丹1500多枝、芍药 500多枝,总共有花卉2008枝。这些花卉大约经过两年的生长适应期就可以在清华园竞相开放了。
洛阳市校友会会长马荣振则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校友会作为清华大学和洛阳市政府的纽带作用,以推动二者共同发展。马会长表达了自己殷切的希望:“愿母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愿洛阳市早日实现科技强市、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目标。”
“50年前,国家布局洛阳的建设工业基地急需人才,清华送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今洛阳清华校友已成为洛阳的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栋梁,洛阳人们感谢清华。”洛阳市副市长杨萍女士言笑浅浅,“牡丹既有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芳姿,又有坚贞不屈、刚直不阿的美好品质。“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中国高校千百所,要论魁首属清华。牡丹送清华,再合适不过了。”
张凤昌副校长对洛阳市政府和洛阳市校友会的捐赠致以谢意,表示清华大学将继续与洛阳在教育、科技、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互补双赢。副校长还特别提出我校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和计划,倡导推进“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
末了,杨萍市长、孙光华会长、马荣振会长、张凤昌校长、韩景阳副书记、何郭梁秘书长一起为“牡丹园”揭牌。仪式至此圆满结束。与会人员纷纷合影留念。
杨萍副市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洛阳和清华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呢!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与洛阳很有渊源的《周易》。”在谈到当今的洛阳时,她说:“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勤劳智慧的人民,但是更需要现代文明的冲击来为她带来新的活力,增添工业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以技术开发升级为突破点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传统的老工业体系向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转化。”

在旁参加揭牌仪式的河南籍清华学子也表示了自己对故土的眷念,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回到家乡工作,为河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绿色大学办公室主任助理梁立军介绍道,校友们传递对母校情谊的方式多种多样,捐赠牡丹林还是第一次。“以前校友们回到母校,捐赠物多为奇石、碑匾,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友给清华带来了珍稀林木,新颖的形式更传递出对清华精韵能够源远流长、万年常青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