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3个创新群体8名教师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2007-10-11 |

927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全部揭晓,清华大学有3个群体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8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时,清华还另获批准3项以清华为研究基地的海外、香港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2007年清华大学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荐了5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经过严格选拔,有3项获得资助。分别是由物理系薛其坤院士、精仪系雒建斌教授、自动化系周东华教授牵头的研究群体。这3个群体将获得为期3年、金额500万元的资助。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清华获得的这3个研究群体各成员间都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整体。截止到目前,清华共有9个研究群体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2007年度清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青年教师分别是:物理系张双南教授、化学系王训副教授、生物系刘玉乐教授、数学系杨顶辉教授、建筑学院张寅平教授、环境系黄霞教授、物理系王向斌教授和经管学院杨百寅教授。他们每人将获得为期4年、金额200万元和140万元不等的资助。

清华获得的2007年度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3项分别是:由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和合作者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欧阳证助理教授、材料系于荣海教授和合作者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的张西祥副教授、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和合作者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王自惠副教授等合作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将获得为期3年、金额40万元的资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始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科学道德、科研业绩和创新潜力作为主要遴选标准。该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其资助对象主要是人,而不是一般的科研项目,尤其看重申请者所取得的成绩、治学态度、同行的认可程度,特别强调申请者的创新潜力。(转自清华新闻网,科研院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