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招聘海外知名学者的管理办法》

2009-01-21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决定精神,根据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以下简称“创新三期”)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创新三期,在我院继续实施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招聘海外知名学者计划。
第二条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以下简称“杰出人才”)计划是指引进到我院长期工作的海外杰出人才;招聘海外知名学者(以下简称“知名学者”)计划是指招聘短期来我院工作的海外知名学者。
第三条 人才引进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严格考核、择优支持、契约管理、动态调整。

第二章 目标和条件
第四条 在创新三期,计划引进500名左右的杰出人才和招聘200名左右的知名学者。
第五条 引进的杰出人才,应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同时,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
2.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4.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战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5.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其研究水平足以担当招聘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6.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具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第六条 为充分发挥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团队作用,促进我院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三期将以团队引进方式继续招聘海外知名学者短期回国工作。知名学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海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位;
2.取得过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过多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
3.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创新性构想,并能够带动研究团队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4.确保在受聘期间能经常参加团队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并且每年回国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受聘期间不得在国内其他单位兼职;
5.诚实守信、学风正派、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愿意通过合作,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为国服务。
 
第三章 设岗要求
第七条 杰出人才岗位的设置必须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及研究所的科技目标、学科发展相结合,与全院的科技布局相结合,优先保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学科、重大攻关项目、重点实验室及大科学工程对人才的需求。
知名学者的岗位应结合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设置,知名学者为该计划支持的“创新团队”的海外核心成员。

第四章 岗位职责
第八条 杰出人才和知名学者的岗位职责是:
1.正确把握学科的动态和发展方向,提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布局和项目,带领一支团队在本学科领域从事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
2.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带领团队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3.杰出人才聘任期间,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与项目;取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科研成果;培养优秀人才,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
4.知名学者应通过与国内优秀科学家的密切合作,并通过网络、国际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接收国内学者访问等方式,为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第五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院成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院领导、有关专家及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并邀请财政部、科技部的主管部门领导参加,负责对杰出人才计划和知名学者计划相关事宜的决策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章 招聘程序
第十条 杰出人才的引进按以下程序进行:
1.为引进杰出人才设置创新研究员岗位。各单位根据科技目标,特别要针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院重大项目对杰出人才的需求,提出招聘岗位设置方案;科技创新基地和相关专业局根据院战略部署和科技布局的调整等情况对各单位拟招聘岗位进行复审;经领导小组审议确定后,通过有关媒体向海内外公开发布。
2.各单位根据公布的岗位组织招聘。院建立由院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招聘单位根据专业要求从专家库中选取专家组成招聘委员会(由7-11位专家组成,其中院外专家应占1/3以上,年轻专家和管理专家应占一定比例),招聘委员会名单需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招聘。招聘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件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评审,获得2/3及其以上票数者为通过;受聘者与招聘单位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和计划执行管理协议书,报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通过后,即获得入选资格。
3.各单位对已到位开展工作12个月以上的杰出人才入选者,可向院提出人才专项经费支持的申请。院每年组织一次择优支持评审,评审将采取申请人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领导小组对通过专家评审的入选者进行终审,报财政部审批后公开发布择优支持人选名单。
第十一条 知名学者的招聘在“创新团队”依托单位组织评审的基础上,需经院送请海外评审专家评审(特殊领域除外)后予以聘任。

第七章 人才管理
第十二条 杰出人才计划执行期限一般为3年,从获得择优支持的下一个年度算起。杰出人才在计划执行期间需全时在岗工作,不得保留原职位或兼任其他工作。
第十三条 在招聘、择优申请、年度考核及终期评估环节,对杰出人才的科学道德进行专门考评;对获得择优支持和终期评估为优秀的入选者实行公示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到位工作的入选者参加国情、院情学习研讨班。
第十四条 按照杰出人才的研究领域和工作性质,分别建立以科学道德、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体系,对入选者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年度考核及终期评估。
1.聘用单位每年需对入选者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科研进展、学术道德、承担科研任务与项目情况及当年度人才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等。形成的考核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送财政部。
2.杰出人才在计划执行结束后,聘用单位邀请7-9位专家组成评议组,对其工作进行初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当年度计划执行结束的杰出人才进行综合性评估,并评出20%的优秀者;领导小组对评估结果进行最终审定。对于评估结果为优秀者,由相关创新基地和专业局通过方向项目等形式优先给予支持。
3.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入选者及年度考核结果明显未达到计划要求、预计无法按期完成目标者,将及时停止其研究计划,取消其入选者称号,收回全部院拨专项经费。对于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者,将收回全部院拨专项经费,并通报全院。对于严重违背科学道德,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入选者称号,按评估不合格处理。院收回的经费将上报财政部,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处理。对因招聘单位管理不善,导致入选者不能完成计划的,除视情况对入选者按上述规定处理外,将追究单位的管理责任;对造成严重影响的,院将暂停或停止对该单位引进杰出人才的支持。

第八章 支持方式和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经费支持包括专项经费支持和聘用单位配套支持。聘用单位对入选者须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和不少于70万元的启动经费支持。
获得择优支持的入选者,在计划执行期内可获得200万元(科学事业费17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27万元)的专项经费资助;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医疗等待遇外,另可按规定享受杰出人才岗位津贴。知名学者作为“创新团队”海外核心成员,在计划执行期内可获得人均一次性100万元(全部为科学事业费)的专项经费支持。
第十六条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科研实验费、人员支出、仪器设备经费以及住房补助等方面。配套支持经费主要用于科研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科研、办公用房、仪器设备等)。
第十七条 专项经费按照支出预算管理的原则,实行动态核定,滚动下达。获得择优支持的入选者,根据科研活动特点与实际需求,分年度提出用款预算报告,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纳入院年度预算向财政部申请。经财政部核准后,将经费分年度拨付到入选者聘用单位,由聘用单位统一管理,单独核算。其中27万元的基本建设支出于获得择优支持的当年度拨付到位。
在年度考核中,发现专项资金存在结余现象的,领导小组将根据具体情况,对下一年度经费拨付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在终期评估时,聘用单位需就人才专项经费的支出使用情况提交专题报告。专项经费结余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按照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聘用单位应根据院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管理细则,在保证落实配套支持经费的同时,还应在人员配备、招收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保证,同时积极支持入选者对外竞争各类科技任务与项目。
第十九条 专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中国科学院财政预算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接受院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关于知名学者的招聘与管理办法,将另行制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2001年10月17日印发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会同综合计划局和基本建设局负责解释。
(转自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网 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九日印发)

相关新闻

  • 262009.01

    中科院“百人计划”简介

    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当时国内最早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百人计划”。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042021.08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自动化焊接闪耀世界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94岁高龄的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早在1984年,由潘际銮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就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5年,潘际銮被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 132022.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享年98岁

    於崇文院士逝世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2日5点15分逝世,享年98岁。於崇文,男,1924年2月15日生,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於崇文于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2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8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

  • 302023.01

    制造强国的超滑贡献——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

    ➤“做科研是我为国家作贡献的最好方式,也是无上光荣。要让中国人在摩擦学领域中做到最好,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超滑是近年来摩擦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润滑油的摩擦系数为0.01~0.1,而超滑的摩擦系数要比润滑油低一个数量级以上,达到0.001量级或更小。超滑是摩擦学领域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用途需要增大摩擦力,例如汽车的刹车片;有的用途则需要减小摩擦力,...

  • 232023.11

    清华大学6位教师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时松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共5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吕俊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校友为国防科工局探月...

  • 042009.12

    5位校友荣膺2009年新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09年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35人当选为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 072022.04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逝世 享年100岁

    余国琮院士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6日12时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余国琮,1922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起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匹兹堡大学任教,1950年入选美国科学家名录,同年夏返回祖国,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 072023.04

    矢志光学耀中华——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

    “徐叙瑢教授的名字是与我国发光学科的开创和发展分不开的。”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生前对您的评价。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不久,亟须各方人才。得知固体发光在我国是空白领域且国家迫切需要时,您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研究方向,服从组织决定,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发光科学研究。这次改行,让您潜心发光学研究几十个春秋。出国深造归来,您先后倡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组建了我国发光学会,开创了...

  • 202013.12

    四位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13年增选院士名单,清华大学有四位博士后校友当选:高德利、聂建国、欧阳晓平、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