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大学新建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奠基

2010-04-21 |

420日上午,清华大学新建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工程在昌平区天通苑隆重奠基。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吴德刚,北京市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卢映川,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郭积勇,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晓红,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北京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吕鹏,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名誉院长陈敏夫,院长程文俊,厦门长庚医院院长沈陈石铭,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行政中心主任龚文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胡和平,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原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副校长张凤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张再兴、郑燕康、岑章志,教育部财务司、人事司领导,北京兄弟医院代表,北京市及昌平区相关委办局代表,清华大学各院系、各部处、各附属单位以及天通苑地区居民代表共计150余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主持了奠基仪式。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建设用地面积125亩,一期建设床位1000张,预计于2013年正式运营。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工程包括医院门急诊及病房楼、行政及动力中心楼、综合楼三部分。其中,医院门急诊及病房楼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医院的总体设计方案秉承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管理模式,采用集中式、经济型的建筑风格,通过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和高效率的动线设置,以及生态环境的营造和节能措施的普遍运用,彰显“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奠基仪式上,顾秉林、陈敏夫、天通苑居民代表韩树森、昌平区副区长方炎、郭积勇、吴德刚分别致辞,从各个方面表达了对清华长庚医院的希望和祝福。

  顾秉林说,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是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具有国际水准的临床医院,是培养医学人才、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必要支撑。他表示,希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一步完善学科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延揽海内外人才,建立一流的临床医院,并推动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以及生命科学和医学与理科、文科的结合,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建设得到了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大力支持,开辟了海峡两岸在医疗领域深入合作的新模式。陈敏夫在致辞中表示,藉由加强海峡两岸医疗卫生合作,将长庚医院良好的经验及管理推广到大陆,以协助提升医疗水平,造福更多人群,因此,由长庚医院协助清华大学引进长庚管理模式,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协助其全面提升和改善医学院的教学、研究水平。

  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天通苑社区四十余万居民一直被看病难的问题所困扰。为此,居民代表韩树森对清华长庚医院的建设表达了特别的感谢之情。“作为一个普通的天通苑居民,我谨代表我们地区四十多万居民,真心的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帮助清华长庚医院建设的各级领导!我们以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清华长庚医院能够早日落成,早日造福我们周边四十万广大居民!”

  据悉,20093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式选址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天通苑是北京市最大的社区之一,民众医疗保障需求急迫,在该地区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完善北京市区域卫生规划,均衡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北京市北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规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疗科室设置齐全,包括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等几十个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病理、影像等医技科室。医院将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发展心脏医学、神经医学、肿瘤医学和整形医学等,通过重点专科的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品质的全面提升。目前,医院已启动医院院长及各学科带头人的全球招聘,开展了护理、管理骨干的招募、培训工作,逐步为医院开业运营进行人才储备。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由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创办,历经30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具有一流竞争力的医学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院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在坚持“病患优先”的办院理念下,实现了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行,现已建有10余个院区,是台湾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医疗中心之一。王永庆先生生前,一向希望提升大陆医疗水平,藉由加强海峡两岸医疗卫生合作,将长庚医院良好的经验及管理推广到大陆,以协助提升医疗水平,造福更多人群。清华长庚医院将借鉴和发展长庚医院管理模式,并引入长庚先进信息管理系统,以协助其全面提升和改善医学院的教学、研究水平,并完成王董事长生前的遗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病患优先”的服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不断提升医学品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沈际勇 顾淑霞 文,郭海军 图)

转自 清华新闻网 201042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