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综述:昂首阔步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2011-04-24 |

——清华大学建设成就综述

清华新闻网特约记者 靳闻

  在建校100周年时力争跻身世界一流,是清华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清华人向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20104月,清华大学启动了百年校庆年。一年来,在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同时,学校各方面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了新的成就,向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份厚礼。当世纪盛典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着百年悠久历史和独特大学文化的清华大学,在主要办学指标上已经达到国际较高层次,若干优势学科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清华大学正在按照预定的奋斗目标,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进。

  若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始终抓好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在完善学科布局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科水平。20109月,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学系;12月,医学院成立了基础医学系;20111月,在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基础上,建立了环境学院,下设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环境规划与管理系。一年多来,还组建了全球变化研究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交叉信息研究院、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等新的研究机构。20107月,在长庚医院帮助下兴建的北京清华医院正式成立,医院大楼也已奠基,并面向全球招聘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学校共有16个按学科设置的学校直属学院,即: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学校直属的系,共有4个;学院下属的院系53个。清华大学已涵盖了工学、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11个学科门类。

  结合迎接百年校庆,清华大学从20105月至12月组织了首轮学科国际评估,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电气工程、设计艺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等12个学科领域参评。由近百位海外一流学者分别组成的各学科国际评估专家组,对相关院系的学生质量、科研水平、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清华大学若干学科的“学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一些学科的“科研实力已可与美国中上级大学媲美”,有些院系“本科生的素质与美国顶尖大学相比也毫不逊色”;有的学科“学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引领世界级别(world-leading)”, 有的院系已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顶级院系之一”。

  清华大学还圆满完成了“985工程”二期国家验收,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验收专家组意见,充分肯定清华大学“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先导,注重高水平师资队建设,将平台建设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全面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在大幅提升对国家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在可比办学指标上达到了北美大学联盟(AAU)平均水平”。同时,清华大学着手制订“985工程”近十年规划,经过调研讨论,初步形成了20102020年“985工程”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

  优势转化成为人才培养战略

  经过为期一年的深入研讨,以“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为主题的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于20107月圆满闭幕。全校对“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取得共识,明确了优势转化战略。今年3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势转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把清华大学长期积累形成的各种办学优势,积极、主动、优先地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致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在本科教学方面,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引领,结合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继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钱学森力学班、计算机科学试验班、生命科学班、化学班等首批项目全面启动。部分工科院系按照“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理念,进行了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以个性化培养为重点,推进了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招生工作在改革中保持优异成绩,2010年录取各省高考第一名46人,在25个省份的理科录取线和26个省份的文科录取线居全国高校之首,由清华大学牵头首倡的高水平大学合作自主选拔由5校扩展到7校,发现并录取了一些学习优异、特点突出的优秀学生。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清华大学累计授予博士学位突破1万人、硕士学位突破5万人,分别是博士学位11767人、硕士学位55109人。学校大力推进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实施“未来学者计划”,设立“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基金”,重新启动“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一些学生在《自然》等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在教育培训方面,2010年全校举办各类培训项目2972个,培训学员9.7万人次,在干部培训、教育扶贫等方面成绩突出。

清华大学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获奖统计表

项目

国家级

北京市级

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3

53

精品课程

90

101

双语教学示范课

10

/

优秀教学团队

14

1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

13

特色专业建设点

33

27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1

13

  据201012月统计,清华大学在学学生总数为37650人,其中本科生14943人、硕士生14899人、博士生7808人。学校积极实施教育部组织的“质量工程”建设,一年来新增国家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数、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优秀博士论文数等,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科技大奖献上百年校庆厚礼

  清华大学科研工作喜报频传。2010年,纵向课题立项1100余个;横向课题立项1900余个,比上年增长17%;在汇率大幅变化的情况下,涉外科研合作仍大幅增长,新签项目537项,合同额3.1亿元人民币、到款额2.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分别增长31.2%和24.8%。科研总经费在2008年突破20亿元大关后,2010年又破30亿元,达到36.02亿元。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的成果7项,特别是由康克军教授等完成的“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由范维澄院士等完成的“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百年校庆前夕献上了一份厚礼──这是清华大学在时隔26年后再次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也是清华大学新世纪以来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是清华大学多年来首次同时摘取两项国家科技一等奖。目前,清华大学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4项、技术发明奖12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55项。

  岁末年初,薛其坤院士主持完成的“拓扑量子态的研究”和施一公教授等完成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同时入选教育部组织评选的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还入选科技部组织评选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名列榜首;彭承志教授等参与完成的“首次实现远距离(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同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及中科院、工程院组织院士评出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科技日报评选的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此外,清华大学研发的LDPC技术作为“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得到成功应用,与二滩水电公司合建的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脑起搏器”首例临床试验成功。2010年清华大学获国内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增长17%、境外专利授权项目比上年增长5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比上年增长31%。学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立15年来,成员单位达到190家,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两岸清华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在文科方面,清华大学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大项目5项、转为重点项目1项,中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出版,“清华简”首批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瞩目;清华大学设计的世博会中国馆等项目受到称赞。

  师资队伍探索成功建设模式

  清华大学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在部分学科的国际评估中,专家充分肯定清华大学“所采取的先期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学科带头人、再由其组织招募优秀年轻学者充实队伍的办法,是一种成功的模式”。

  在国家“千人计划”中,清华大学新获批准22人,累计入选38人;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清华大学新增19人,累计入选152人,均居全国高校榜首。清华大学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累计142人。目前全职教师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博士后5400余人,出站4100余人,在站1200余人,博士后规模稳居全国高校首位,全国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校友联络会上月在清华大学成立。在五年一度的全国博士后工作评估中,清华大学获评16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居全国之首。

清华大学学术带头人增长图

  截至201012月,全校教职工723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者1345人、具有副高级职务者1995人。学校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各院系探索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师分系列管理方案,有的学院已开始试点。在子女入托、职称评聘等方面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促进《项目研究人员劳动人事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努力提高教职工待遇,在“岗位绩效奖励”等方面向高层次人才、教学和骨干青年教师倾斜。2010年两次向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合计1000元,今年新年前又向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每人1600元。

  国际交流促进学校声誉提升  

  清华大学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加大学生国际化培养的力度,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而且通过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优异表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全年派出学生总数首次超过3000人次,其中本科生1100多人次、研究生2000余人次,提前实现30%本科生在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目标。清华大学学生获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金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世界总决赛银奖、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季军、DIC机器人大赛亚军、亚洲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第二名等一系列国际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以及国际会议和期刊最佳论文等。

  清华大学留学生培养的规模、层次和结构再上新台阶,在学一学期以上的长期留学生达3219人,其中学位生2263人,包括研究生1068人,清华大学的外国留学研究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高校首位;留学生国别数达122个,具有世界名校学历的留学生大幅增加,美国成为清华大学学位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

清华大学留学生人数变化图

  清华大学深化海外科研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的“低碳能源大学联盟”合作良好,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了低碳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最近,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又宣告成立。

  2010年,清华大学校级接待的主要海外来宾2586人次,师生公派出国8010人次。作为百年校庆的重要活动,清华大学大型师生代表团先后访问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伯克利大学、东京大学等分别举办“清华周”、“清华日”活动。清华大学主办国际或地区性学术会议75个,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2010年“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倡导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和首届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第16次年会等,参会总人数近12500人,比上年增长44%。由国际政要、学术大师、企业总裁等主讲的“清华海外名师讲堂”累计过百场,参与学生1万余人。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清华大学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分五大学科进行的国际排名中,清华大学“工程和技术”、“自然科学和物理”分居第1127位,“社会科学和管理”、“生命科学和医学”、“艺术人文”也位居第50名上下。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不久前刚刚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排行榜”上,清华大学名列第35位,居中国高校第一。

清华校园评为全球最美校园

  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清华大学积极加强校园建设,努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百年校庆重点建设工程及校园环境整治进展顺利,新清华学堂、音乐厅、人文社科图书馆、校史馆等一批新建筑陆续建成,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亮相清华园;清华学堂、大礼堂、新水利馆、西体育馆等经过修缮加固,呈现崭新面貌。学校相继实施了校园参观和车辆交通管理的新办法,维护了良好的校园秩序。国际著名的《福布斯》杂志20103月首次评出14个“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

  不含附属医院,清华大学校园面积达392.4公顷,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绿色大学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全校新增绿化面积8万多平方米,乔灌木品种增加到1200多种,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达到300多棵,全校学生公寓用水比上年减少8.7%、公共教室用电比上年减少6.7%,节水教育基地在紫荆学生公寓建成,国际雕塑大展在百年校庆前夕举办,校内十条主要道路首次命名,一批新的景观为校园增添光彩。清华园街道成立30周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

  一年来,学校其它多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全校总收入和总支出大幅增加,第21年保持学校综合预算收支平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开辟渠道,接受社会捐赠,有力支持了学校建设;清华产业在规范化建设中平稳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完成校内审计182项,加强了规范管理,取得了可观效益。此外,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成立,统筹和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图书馆举办服务宣传月,推出多项服务师生读者的新措施;档案馆完成了全部建筑图纸档案的数字化及清华园碑帖匾额拓片工作;校友总会在广州、深圳、上海和美国旧金山湾区建立了4个联络部,加强重点地区校友工作;学校与地方合办的4个研究院积极发挥清华服务社会的功能,受到中央领导和当地政府的肯定;清华大学在继续做好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同时,又参与了支援新疆大学的工作。

  党的建设提供坚强发展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们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优势所在和重要保障。从20104月起,清华大学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全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20109月,召开了全校党建工作会议,并不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教职工党组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重点抓好党员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本科生党支部和党员强调“知行并举,固本深根”,实施了“先锋工程”、“堡垒工程”;研究生开展了“两创两争一深化”主题活动,抓好研究型党支部建设;离退休党员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全校23000余名共产党员以蓬勃向上的面貌,迎接建党90周年。

  以迎接百年校庆为契机,清华大学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了“传承百年精神,投身复兴伟业”主题教育,全校本科生团支部以“百年清华,行健不息”为主题过团日活动400余场,各院系同学们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千名校友访谈”、“寻访校友足迹”、“读清华”等系列活动,梳理本院系历史,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交流,组织参观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学习和感悟清华百年的精神文化,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010届就业的毕业生中,近80%赴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去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全体学生中党员比例为36.8%,本科毕业班党员比例达43.7%。

  清华大学坚持依法治校,做好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2010年,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现有120余项校级规章进行了核查梳理,推进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继续在工程建设、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财务管理、招生监督、招标监督和兼职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项治理。在清华大学工会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工会工作的基本经验。加强民主党派组织自身建设,去年底成立了清华大学第四个民主党派基层委员会──民建清华大学委员会,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国家建设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面向未来,清华人将以百年校庆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结凝练百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奋力开辟清华大学的新辉煌。(清华新闻网424日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