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机械系1961届铸1班校友入学6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16-04-24 | 徐友春 | 来源 校友总会 |

又是芳菲四月,紫荆花香,清华大学迎来了105周年华诞。4月23日,机械系1961届铸1班校友,远在美国的丁廷桢、贾书亮,在澳大利亚的余干生,来自祖国各地的贡子才、黄浩权、陈智航、张桂甲、鲍洪发、薛克宗、郁鉴源……,32位老同学、15位家属相聚在李兆基科技大楼A404会议室,纪念入学60周年。鲁桂兰坐着轮椅也来参加。

座谈会会场 徐友春

座谈会由东风汽车公司(原名第二汽车制造厂)原能力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贡子才主持。

机械系党委书记吕志刚来到会场,亲切看望了老学长和当年教过他的老师,并合影留念。他是机械系铸造专业的学生、已故教授姜不居的研究生。他深情地向老学长们介绍了新的机械工程系组建的情况。2012年12月,为进一步凝聚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师资队伍,促进学科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由原机械工程系和原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中机械工程学科教职工组建成新的机械工程系。并于今年年初,搬进了新落成的李兆基科技大楼。吕志刚书记从机械工程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引进、重大专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系里的总体情况,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

当年铸造专业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教授、吴德海教授和吴俊郊教授也来和大家一起参加纪念活动。柳百成院士2012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2015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是表彰在当代铸造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铸造行业发展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铸造工作者。柳百成院士是唯一先后获得“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两个奖项的获得者。他结合铸造专业从焊接馆搬进了现在的李兆基科技大楼,畅谈了自己的感受。清华的铸造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走出了两位院士。柳百成院士向铸1班的同学们赠送《萍踪掠影——柳百成摄影习作集》,并祝大家身体健康。

吴德海教授和吴俊郊教授也先后发言。吴俊郊教授特别讲到,学校的发展与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的贡献紧密相连。当年蒋南翔校长提出,要把好的毕业生送到工业战线的第一线,在各自的企业中发挥作用,而在座同学们正是这样的一批学生。

贡子才在致辞中深情地说,遥想当年,青春年少,豪情满怀。1961年,铸1班同学抱着“向科学进军”、“作未来的红色工程师”的信念,踏进了美丽的清华园。改革开放后,大家心情舒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如今都步入老年(明天铸1班将举行庆八十祝寿会)步履蹒跚、老态龙钟。但是,与老同学聚会,共忆当年,同叙友谊,是难得的机会。

《夕阳无限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1班入学60周年纪念文集》 徐友春

鲍洪法席间给大家读了此次未能来参加聚会的同学汪若愚(原名汪宝华)、辛振兴、凌瑞璋、禄作勋打来的电话和尤齐忍的来信。朴实的言语,深情的祝福,表达了对铸1班和老同学的深厚感情和眷恋。鲍洪法详细地向大家汇报了找到汪若愚的经过,几经周折,终于在杭州叉车总厂工会的帮助下联系上了他。大家听完后,兴奋异常。鲍洪发还向大家汇报了《夕阳无限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1班入学60周年纪念文集》的编辑、出版情况。纪念文集收录了24位同学的32篇文章。占现在还健在并有联系的同学人数的40%。从上一本纪念文集《放飞岁月痕——让铸1 班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至今的五年间,铸1班同学中又有12位离我们而去,我们深切地怀念他(她)们。本文集中安排4页刊登他(她)们的遗像。纵观《夕阳无限美》的32篇文章,不管写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浓浓的清华情,深深的铸1班同学情及享受生活、享受美好晚年的乐观情绪,都让编者无比感动。鲍洪法始终感受到大家对铸1班这个集体的浓烈感情,也始终为铸1班集体的强大凝聚力而倍感自豪。

丁廷桢为大家献歌 徐友春

陈智航、张桂甲、余干生等纷纷抢着发言。丁廷桢发言说:“‘诗言志,歌传情’,今天的聚会,让我十分感动。我用《清华大学老校歌》来表达对清华母校的缘分;用《友谊地久天长》来珍惜我们的友谊;用《祝酒歌》来为大家祝寿。”

座谈会始终洋溢着眷恋、温馨和深情。

合影 郁鉴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