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交流学生参加美国康州清华校友聚会

2013-09-02 |

84号,美国康涅狄格州清华校友会为正在耶鲁大学参加交流的13位清华在校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友聚会。

活动于清华伉俪何晓红(原校党委书记、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先生之女,现为Quinnipiac University国际商务系教授)、苏平的家中举行,清华康州校友会主席杨阳(计算机系88级校友,现为耶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会长吴丛生(汽车系81级校友,现为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国际金融系教授)、名誉会长张水民(水利系79级校友)均参加了聚会。与会的还有老校友和统(自动化系57级校友)夫妇、王唯涛夫妇以及正在耶鲁大学访问的我校信息技术研究院尹浩研究员。

与会校友与清华交流学生合影

下午430,校友会“志愿司机”的车辆到达耶鲁大学,将交流学生送至聚会寓所。一进门,老师、老师的热情接待,让身处国外数周的同学们体会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而校友会的师兄师姐们带来的家庭自制美食陆续摆满了桌子,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晚餐后,苏平学长兴致勃勃地拉起手风琴,唱起熟悉的前苏联旋律。学生们起初只是围在旁边静静地聆听,随着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合唱起清华校歌、《我像雪花天上来》《我爱你中国》等经典歌曲。

在师兄师姐的提议下,学生们汇报了出国数周以来的经历和感想。在谈到在耶鲁学习课业负担重、压力大时,吴丛生师兄鼓励大家要拿出清华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攻克难关。张水民师兄还提醒大家,应该利用好这来之不易的交流机会,深入观察、体会美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新闻学院学生黄心怡说:“师兄师姐虽身在国外,但对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依然保持着深度的关切,见解之独到也令人钦佩,谈吐气度处处体现出清华人的风采。感召之下,我们回国之后定当加倍努力,回报母校和祖国。”而校友会的师兄师姐们对学生的到访也非常欢迎,清华康州校友会秘书长张之昊(生命学院05级校友,现为耶鲁大学跨院系神经科学项目博士研究生)表示,感谢各位学弟学妹们带来了母校熟悉又亲切的气息,何晓红更是认为:“清华后继有人,希望大家能像以往历史上一样为中国百姓和世界和平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温馨又充满收获的晚上。法学院学生周一帆认为,这次校友聚会是在耶鲁的5个周以来最难忘的记忆。精仪系学生徐强谈到,作为一个清华后生,在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中,更能激励自己秉承清华精神,沿袭清华气质。 (康州校友会供稿)

相关新闻

  • 112020.08

    校庆纪实:各地校友隆重庆祝建校100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20.08

    校庆纪实:各地校友庆祝建校103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20.08

    校庆纪实:各地校友庆祝建校105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302013.05
  • 082013.10
  • 052012.11

    简讯目录1~29期(文纪俊整理)

    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 022021.11

    田力:激情点亮人生 奋斗回报母校

    田力: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长期以来植根于电力企业一线的管理实践,从事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培训与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管理理论、理念、概念、模型和方法。

  • 252017.08

    美国终身教授的海归全记录

    事业与家庭,前途与发展,环境和空气……到底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发展?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位美国终身教授的心路历程。

  • 212022.03

    木秀于林——纪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

    古念良用他的一生,致力研究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找经济强盛的路向和方法,为富民强国献策。本文通过他从童年、求学、投身抗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贡献与遭遇及人生最后辉煌的整个历程,通过他本人及亲友的忆述、他对笔者的启蒙、他生活的点滴、他文章的精华等等,尽可能让他的后人及世人全面了解他的品格、学识和贡献。通过古念良的文章,展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贯主张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力量;他的文章用经济数据说明毛泽东、周恩来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实行经济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