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驻疆某基地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
时下,随着2024年春季学期进入尾声,一批年轻学子即将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进入科研岗位。同时,有更多年轻学子会在不久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研领域、选择何种科研课题,最终能否形成、又会形成怎样的科研风格?“这些都与学者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品味有直接关系。”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来,朱邦芬一直在提...
11月7日,国际计算机学会公布了 2018 年度杰出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 49 位科学家入选,其中有三位清华校友:微软亚洲研究院王井东校友因杰出工程贡....
5月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出席中国科学院大学“明德讲堂”,做了题为“誓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我的科研之路”演讲。薛其坤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分享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感悟,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12月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瓦伦堡基金会宣布,29位青年科学家被遴选为今年的瓦伦堡青年院士,吴耀文博士是今年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爱国有加投笔从戎弃学返国/成就单模光纤之父嘉名/承继家学诗韵恣肆文通理达/博得世界微波首著宏誉/黄宏嘉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陈定昌院士:毕生追梦的战略科学家
回答钱学森之问,不辜负杨振宁先生的期望,培育我国基础科学的世界一流杰出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责任,也是“攀登计划”同学的使命。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做学问的良好的小环境,使优秀人才容易脱颖而出。
说到施一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九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在即将举办的2020浦江创新论坛年会活动上将会出现这位重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