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小川 蜕变

2013-04-03 |

王小川(图/姜晓明)

人红是非多。

搜狗与搜搜的并购“绯闻”再次成为业界亮点。此前,搜狗与百度、360之间也“绯闻”频出。当事人、搜狗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对这些消息不置可否,但这些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掉进池塘,激起涟漪,而且一圈一圈朝外散去。

王小川因搜狗输入法成名,跟互联网打了13年的交道。在搜狗逐步独立的过程中,这位出生于成都的天秤男,完成了清华技术男向管理男的蜕变。

在中国互联网圈,王小川有着独一无二的轮廓。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方兴东指出:新一波互联网创业者里面,像王小川这样拥有深厚技术背景的人很少。同时,他也颇懂公司政治,不断累积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

娃娃脸、小平头、衬衫、牛仔裤,王小川通常的表情是微笑。在清华东南门搜狐网络大厦的12层,安静的格子间里人们忙碌着,与茁壮生长的盆景一道构成了王小川的工作环境。在互联网知名评论人洪波印象中,王小川“非常聪明,思维缜密”。

“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乔布斯如此感慨他的人生,王小川喜欢这句话。用这句话来诠释他和搜狗的因缘际会,也非常贴切。

缘起

搜狗的前身是搜狗搜索引擎的研发中心。2003年,张朝阳给王小川布置了一个任务,为搜狐开发搜索引擎。那时王小川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的研究生,他与搜狗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此前,王小川一直在Chinaren兼职,互联网低潮时期,Chinaren被张朝阳收购,他一度负责校友录和搜索系统的开发。

张朝阳布置的任务非常难。搜狐当时的技术总监邹玉明力挺王小川:“如果他做不成,这事就没人能做成了。”当时的互联网圈有个笑话:目前能生产出核武器的国家有5个,但能开发搜索引擎的国家只有4个。圈内人用这个笑话来形容搜索技术的难度。

11个月后,搜狐推出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搜狗。这是搜狐公司里首次上线后未崩溃的大型技术系统。

技术上的完美跟赢得市场是两码事。2004年,百度上市,搜索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前景,但在中国,靠搜索盈利仅仅是百度的事情。当时搜狐主要收入来源SP的业务下滑,张朝阳寄予厚望的搜索被强行断奶。

那段时间,王小川发现搜狐首页流量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hao123。这让他陷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的困惑中。在他看来,hao123的站长只有初中学历,代码写得也糟透了,但hao123的月收入有300万元,搜狗却仅仅只有50万元。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个发现对王小川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无论你的技术多么优异,设计多么好,都没用。媒体人申音在《商业的常识》一书中诠释了这种差距产生的缘由——所谓的“中国互联网”本质就是:精英们是一群被宠坏了但其实很有限的客户,但草根们沉醉于廉价的虚拟娱乐中。

王小川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上一次还要追溯到读书时。1996年,因为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王小川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清华,每次考试后,分数会被公开张贴在学校内,有一次王小川的成绩很靠后,他用“精神崩溃”来形容受到的打击。后来,直到学车获得驾照,他的内心才平衡。

变化

寻找平衡是天秤座的天性,王小川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2006年,搜狗输入法问世,产品不错,搜狐也做了很多推广,但应者寥寥。第一年只有2%的市场占有率,第二年却达到了40%

迅猛增长的背后,是王小川思维由阳春白雪向下里巴人的转变。他意识到,如果网民接触不到,好产品没有任何意义。下载网站、预装,甚至盗版装机光盘……输入法被认可,源于王小川对渠道的重新认识。

这时的王小川,和那个埋首于技术的兼职研究生相比,俨然是比较成熟的产品经理了。“搜狐之前没有渠道的概念,我认为搜索做好了,放在首页上用户就该用,输入法的成功打破了这种思维。” 他解释自己的这种转变。

转变的契机源于2004年。张朝阳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以技术驱动的概念,有半年的时间,张朝阳每周都会召集技术骨干在东方君悦酒店开会,王小川也在其中。会议之外,王小川开始留意张朝阳作为老板思考问题的方式。

现在看来,输入法仅仅是王小川的小试牛刀。2008年,王小川理清了思路:通过输入法导入浏览器,再通过浏览器带动搜索的流量,这就是搜狗的“三级火箭”。这既是产品逻辑,也是商业模式。王小川向张朝阳建议,开发搜狗自己的浏览器,为搜索提供入口。

意外的是,张朝阳极力反对。不过,王小川偷偷做起了浏览器。

2008 年到2010 年这段日子,我真正体会到了这种痛苦,你怀了孩子,你为了他,不会去死,你要给生下来。”用王小川的话来说,“换个员工或者老板估计早都一拍两散了,但老张能忍,我也能忍。”

这一年,父亲的离开使他产生了一种无力感,父亲的理想、抱负、喜好,在死亡面前,变得很虚弱。

2008年,王小川30岁,现在回忆起那年发生的这两件事,他说:“这是我30岁的礼物。”

发展

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陈一舟形容创业难度说:“互联网上第二拨创业者肯定比第一拨更难成功。上一拨创业时,哪里都是空地,你占一片就可以。但现在,已经有几个大城市了,只能做游击队。”

与其他互联网创业者面临的外部环境一样,但王小川还要面对不同的内部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也很容易挡住小树的阳光。

王小川在做浏览器,还有一个人也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周鸿祎的360安全卫士在坐拥数亿用户之后,推出了360安全浏览器。尽管被模仿,但王小川并不愤怒。

周鸿祎和张朝阳私交甚好。王小川想的是如果周鸿祎明白浏览器的重要性,或许自己可以借此说服张朝阳支持自己。周鸿祎直接找到张朝阳,他提出入股搜狗,条件是:360以流量入股,占搜狗30%股份,搜狗将浏览器给360运营。

关于当年商谈合作的细节,王小川清晰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张朝阳、我和周鸿祎3个人坐在一起,开了一瓶红酒,碰了杯。对老张这样的人而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个事情就算敲定了。”

这样一来,等于将搜狗搜索流量的命脉,直接交给了360,王小川的压力非常大。让搜狗独立的理想人物不是周鸿祎,那是一种边打边谈合作的状态。“今天拦截下你的浏览器,骂几句,后天可能又在办公室商谈合作细节,所以记忆中很混沌。”王小川说。

在他看来,国内的互联网就是这种生态,像淘金时代的美国西部,没有公平的法律框架,只是比谁更有势力,因此抄袭也好,造假也好,强盗逻辑也好,是一种常态。王小川不认同周鸿祎的价值观。

王小川必须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人来替代周鸿祎,这个人就是马云。此前王小川和马云并无私交,通过朋友介绍,他见到了马云。

2010年的6月,杭州,天气异常闷热。王小川与马云见面,这次见面对王小川来说非常关键。最后的结果是王小川说服了马云,马云说服了张朝阳。

两个月后,搜狐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约,共同成立新的合资子公司。搜狗独立后,王小川担任CEO,再次回到搜索引擎主战场,他把一件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做成了。

王小川通过借力,再借力,终于完成了搜狗的独立。

未来

2012年岁末年初,王小川和他的搜狗迎来了爆发时刻。这家以输入法、浏览器、搜索“三级火箭”立足的公司,已成为一枚关键棋子。一方面,李彦宏、周鸿祎都在相邀,洽谈合作可能,另一方面,搜狗也具备运作资本大动作与合纵连横策略的可能。

对于各种传言,王小川则不置可否,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王小川的前同事、搜索专家郭昂告诉本刊记者:“在过去几年里,搜狗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搜索行业内的明星。凭借着浏览器的强劲增长,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连续超过了搜搜和谷歌,占据了7%-8%的搜索份额。成为继百度之后,第二个实现了盈利的搜索引擎。”

实践证明,王小川的三级火箭模式,是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根据搜狐集团发布的2012年财报:去年搜狗营收达到1.312亿美元,同比大涨108%。艾瑞最新统计显示,搜狗用户数已跃居行业第三,仅次于腾讯QQ360

搜狗羽翼渐丰,但也面临新的挑战。近日,王小川卸下了兼任搜狐CTO的职位,更专注于搜狗的成长。他将进一步推动搜狗的商业化:“PC端提升变现能力,输入法尝试商业化;无线端则加速布局圈用户。”

2012年,搜狗与阿里集团和平分手,73日,搜狐宣布从阿里巴巴手中回购所持搜狗在外流通股本总量10.88%

现如今的搜狗,研发中心已经从最初的二十多个人变成了1300人。谈及管理,王小川有了更深的体会:“当你去妄谈管理的时候,其实你在犯错误。其实每一件事情它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追求阶段性的成绩,对它来说是种伤害。在我看来,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像艺术一样让你看见什么是美,然后用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它。”

有人问他,如果再来一遍,他是否会做得更好。对王小川来说,那时候是无知者无畏,还没想太明白,就开始干了。

他用登山作类比:“凌晨1点出发上山,如果是白天,看下边就不敢爬了,这个启动就是一个摸黑的过程,做项目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经验的人不敢去做?就像很多人说输入法没有商业模式,不敢进入这个战场。(创业)很多时候是一种勇气,勇气背后要么是特别自信,要么是特别茫然。”

关于重来一遍这个问题,王小川真正的答案是:“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就不玩这个了。” 对他来说,有些事情是清晰的,且在很早之前他就明白了。

王小川研究生读的是计算机系,但选的是生物基因工程方向。“一个DNA的一个双螺旋结构,最后在变成人的过程当中经历了无数多复杂的事,但是最后一个清晰的结果,不管怎么变,它变到人这个结果里面去了,中间过程其实是很混沌的。”

(薛芳)

转自《南方人物周刊》20134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