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晓东:中国建筑寻根之路漫漫

2013-07-26 |

北京怀柔郊区的篱苑书屋。

在国内地产商纷纷追逐国外大牌建筑师的今天,中国大城市的天际线也被众多风格夸张的摩天大楼所占领。而位于北京怀柔郊区的篱苑书屋尽管体量不大,却用别具一格的方式体现了中国视角。

该项目在6月份举行的瑞典2013年木制建筑峰会中获得了实用建筑奖。篱苑书屋的设计者李晓东利用当地的材料解决当地的问题,同时也彰显并拓展了所在社区的地域特色。

“我们不用跟随西方人的脚步,因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他们不同。当你从自己的问题出发找答案,你就能找到自己的风格,”建筑师李晓东说,他此前曾凭借福建漳州的"桥上书屋"和云南丽江的“玉湖完小”等项目荣获多项国际建筑大奖。

李晓东认为,想要成为思想的中心而不是做边缘化的跟随者,人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当地存在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出发点,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解决地域问题一直是李晓东作品的关注点。福建漳州的“桥上书屋”是李晓东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曾于2010年荣获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之一的“阿迦汗”建筑奖。受中医针灸的启发,李晓东在村庄的中心设计了一个现代风格的多功能建筑,让日渐衰败的古老社区重新焕发出活力。

李晓东于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随后赴荷兰留学,并获得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任教。

北京怀柔郊区的篱苑书屋。

“当时之所以去新加坡是因为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做建筑了。首先你是飘在那儿的,你去中国学了,又去荷兰学了,怎么融入到一个系统里,这事儿没解决,”李晓东说。

在新加坡的那几年,李晓东做了许多调研,最终他找到了答案。

作为一个热带岛国,新加坡在后殖民时期的所有标志性建筑都由西方建筑师设计,而慢慢地,新加坡人开始意识到,外国建筑师在新加坡的设计风格与在其他国家完全一样。

“无论从外观还是精神层面,建筑都是一个民族的最佳代言。而这些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与新加坡并没有任何实质联系,它们不属于这里,”李晓东说。

随后,新加坡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于是有了“新加坡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的思考。他们最终找到了答案:新加坡的建筑应该首先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地的热带气候,另一个就是新加坡多民族共存的地域特点。

而李晓东也用同样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说:“在新加坡,我学会了如何从边缘成为中心,学会了独立思考,也学会了关注本土问题。”

2003年,李晓东在豁然开朗后回到了中国。这一年也正是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两年,奥运所掀起的城市建设热潮正为国内外建筑师带来大量机遇。

北京怀柔郊区的篱苑书屋。

李晓东的第一个项目丽江玉湖完小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丽江的纳西族村落,该项目通过现代建筑实践对乡土建筑进行了全新诠释,从而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个项目随后获得了亚洲建筑协会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为其首创了“文化保护创新奖”,以表彰其在“本土与现代建筑的的融合”上所做的突破。

与玉湖完小扩建项目一样,之后李晓东的许多作品都是慈善性质的。尽管如此,做慈善并不是他的初衷。他说,由于中国建筑界目前的包容度所限,做慈善项目成了建筑师获得主动权的一个途径。

“因为这些项目的钱是我筹来的,这样的话,话语权在我这里。中国现在大部分人在做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的话语权大部分在开发商和政府那里,建筑师的话语权很少,”李晓东说。

谈及近十年来西方建筑师在中国大量怪诞夸张的设计,李晓东无法认同。

他说:“这是大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特殊现象,中国人对自身的不自信综合体现在这里了。从穷到富这个阶段你肯定是不自信的,富人干嘛叫你也会干嘛,富人喝红酒你也喝红酒,红酒文化都是西方来的,车也是,这是群体的不自信。”

不过他认为这种状况这只是暂时的。

“比如美国,美国人刚富裕起来的时候也是照欧洲搬,白宫也是欧洲来的。美国建筑师也是二十世纪初才出来,美国人现在不就走出来了。如果中国人能够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中国人也会有这一天。”(作者:孙元青 编译:实习生 林姝彤)

转自《中国日报》201372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