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三位教师与四位校友荣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14-06-11 | 田阳 |

6月11日,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三位教师与四位校友获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知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程京与清华校友廖湘科、裴荣富、张宗亮、郑静晨获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清华大学环境系研究员李俊华获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知行

杨知行,1946年1月7日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其它科技成果奖9项;申请发明专利46项;发表论文243篇,出版著作2部。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程京

程京,1963年7月14日生。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表SCI论文110篇;主编中英文著作各4部;4次作主席主办国际生物芯片大会,70余次应邀作国际大会报告;获国外发明专利36项、中国发明专利38项;获国家医疗器械证28项,欧盟CE证书25个;负责起草临床诊断类生物芯片行业标准6项、国家标准5项。荣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年)、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8年)和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腾飞奖(2010年)。

廖湘科(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廖湘科,1963年9月14日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指挥、常务副总设计师,“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裴荣富(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

裴荣富,1924年8月24日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中日、中美科技合作和世界大-超大型矿床成因图及全球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因贡献突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特授他终身荣誉称号。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宗亮(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张宗亮,1963年5月25日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我国土石坝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主持、组织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30多个大型水电站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静晨(2007—2009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EMBA)

郑静晨,1959年9月14日生,1983年8月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院长、教授,武警少将军衔。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先后19次组织或参加印尼、海地、巴基斯坦、伊朗和汶川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援。领衔创建了我国灾害救援领域的五个第一: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灾害救援医学系本科专业,第一个国家医学救援研究所,第一个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第一个国家级灾害救援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救援医学》,第一部灾害救援医学专著《灾害救援医学》。发表救援论文1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李俊华

李俊华,1970年9月4日生。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系任教。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第五届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高教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于1996年首次颁发,包括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3个奖项,每两年颁奖一次。光华工程科技奖面向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奖励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激励他们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迄今已有机械、运载、信息、电子、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矿业、土木、水利、建筑、环境、轻纺、农业、医药、卫生、管理等工程领域的173位专家先后获奖。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中国工程院院士、91岁高龄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钱正英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