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成英:36年的基础课“发现”教学

2007-11-21 |

——记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华成英

  华成英 1970年毕业于清华电机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自动化系教授,从事电子技术和微机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主要教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导论及其相关实验课,学生遍及五个系、万余人;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教指委立项项目及 清 华 大 学“211”工程项目、“985”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项目等;主编的主要著作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四版等,共12种、600多万字。

  近年来,华成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各一项;并获得北京市 “优秀教师”称号和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优秀教师奖”、“良师益友”等称号。

名师名言

  教师之所以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于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有精神、作风和思想方法,这些将让年轻学子得益长远、受用终生。

——华成英

  1971年,华成英开始了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一教就是36年。

  “36年讲着同样的课程,您不感到厌烦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华成英的回答出人意料:“不会是同样的内容———基础课的教学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

  激情教学启发人生智慧

  “有激情”、“风趣”是学生对华成英授课风格的总结。“听华老师组织教学,学习华老师的激情”也成为年轻教师时常走进华成英课堂的原因。

  多年来,在每次的学生评估教师问卷调查中,华成英的各项评分均在90分以上,在信息学院参评教师中总分始终保持前两名,且多次总分排名全校前5%

  在教学中,华成英一直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你的修养、作风、谈吐、仪表、甚至穿着,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华成英说。

  勤勤恳恳地备课,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工整美观的板书,富有魅力的语言……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没有被华成英忽视。不仅如此,华成英还努力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哲理。

  每个学期结束时,华成英都会和学生一起梳理本学期的知识,那些华成英时常教导学生的“口头语”也成了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有一利必有一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老师与学生一同背诵的场景,华成英的“口头语”也深深浸入了学生的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中充满了辩证法。没有哪个电路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或者说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其实,人生也是如此,要先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到最好。”华成英希望,学生在学习电路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迎接挑战。

  华成英喜欢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谓教育,应当在于当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全部忘光,仍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留下来的是什么?华成英将它理解为学生个人成长中形成的品格、作风等基本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华成英说。

  “发现法”教学抓住“魔电”中的“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被学生们简称为“模电”,进而谐音写成“魔电”,以此来形容这门课程之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华成英逐渐掌握了“魔”字中的“鬼”在何处:“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与工程相关的课程。工程性问题特别显现出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但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总喜欢用数学思维计算,而不是做可行性分析。”

  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华成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带领学生抓“鬼”。

  年轻教师戏称听华成英课的开头是 “听故事”,因为每涉及一个知识点,华成英都会讲述知识点的背景、问题产生的缘由、电路构成的思路等。每节课的最后,华成英还常常留给学生一系列问题:这个电路有问题吗?适用在什么场合?能解决什么问题,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这种方法被华成英总结为“发现法”教学方式,就是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从探索的角度模拟科学家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推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深入认识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未知的知识,达到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华成英将教授学生知识形象地比喻成做菜:如果讲课像服务员向外一盘盘端菜一样,告诉客人这是土豆丝,那是鱼香肉丝,那可就砸了;要先问问客人需要什么,再带到后厨看着一步步做好,了解“其所以然”。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创造性是需要基础的,有了基础才能创新。课程教会学生的应该是思维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

  不仅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华成英多年来担任的各类课程都将这种“教会学生思维、创新”的思想贯穿其中。2003年,华成英担任课程负责人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在这门课的建设过程中,华成英就特别思考了“这门课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些什么?”

  为此,“电子技术基础”课提出了“三个观念”和“一个意识”,即“工程观念”、“系统观念”、“科技不断进步观念”和“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随着不断发展的电子技术,跟踪最前沿的问题。

  新教材“比翼”科技新发展

  用“突飞猛进”形容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点都不为过,而这种发展也不断推动着电子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变化: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中规模电路、再到大规模电路,从定制电路到可编程电路。在华成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每一次的新发展都在第一时间体现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

  华成英说:“我们的课程是跟随着最新的科技发展前行的,只要产生出新类型的芯片,我们大概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试制出开发系统。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芯片的发展前景、如何应用,也能够更明确是否可以将它作为基础知识放入教学中。”

  每逢电子科学、电子工业的发展有了重要进展,华成英所领导的教研组都会对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大变革,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更新教材。这些教材对我国高校有关课程的改革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根据课程改革总结经验、编写教材是我们教研组的优良传统。”华成英说,“在我和童诗白教授等前辈探讨教材应该如何编写的过程中,确定了我们编写教材的三个特点:分析问题简洁透彻、内容和思路具有启发性、反映电子技术发展中学科新的基础。”

  三个看似简单的特点,要实现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在编写《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时,华成英研究了38套国内外不同的教材,逐个分析每本教材的优缺点。她说:“教材一定要有特色,抄袭是一件很误人子弟的事情,绝不能这么做。我翻看了不同的教材,发现基础理论部分在各类教材中都没有很好的体现,但这是模拟电子技术知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最后,她与另一位主编———童诗白先生一起制定了 “保证基础,体现先进,联系实际,引导创新,分清层次,利于教学”的修订原则,使第三版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适用性和易操作性,获得了同行的赞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在出版的6年中共发行了50多万册,与课程一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第四版教材出版几个月就发行了数万册。为适应学时较少的情况、以全新体系出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印刷了三次。

  据统计 ,1996年~2007年的10年间,华成英主编并出版教材、教师手册、教学辅导书、试题库、电子教案等12种、600多万字,完成了立体化教材的全面建设。

  为学生执守三尺讲台

  到2007年,华成英已经在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了36年。从工厂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到工农兵学员、再到当代大学生,时代在变、学生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她依旧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为学生带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

  “基础课教学的付出常常是无形和无底的;在短时间内既看不到成果,又没有付出时限。因此,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是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就意味着要甘于寂寞、甘于投入到默默无闻的点滴工作中去,面对‘诱惑’要淡定自若。”华成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从未因教学的付出无法计算而放弃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

  在华成英眼中,教研组里童诗白等老一辈教师是她学习的榜样。当华成英还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时,就跟着老一辈学讲课、批作业、做辅导。童诗白先生直到去世前仍念念不忘修订教材的情景,令华成英始终记忆犹新。

  而这种传统也在华成英和教研组同事们的努力下,不断延续着。教研组坚持“拜师”制度,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制定出严格的培养计划;教研组还将青年教师送出国,专门学习国外大学的授课方式,通过比较、融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2007年,华成英的“徒弟”叶朝晖副教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和清华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像华老师一样,精神饱满地上好每一节课”是叶朝晖得奖归来最深的感触之一。“乐教、奉献、钻研、团结、自律”的精神已经成为新、老教师共同执守的信念。

  20079月,华成英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奖”。对于一位一直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来讲,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称号意味着她的努力与耕耘为无数学生的成功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不过,获奖之后的华成英仍喜欢用“教学相长”定义与学生的关系:“学生身上有很多鲜活的东西,总能给我活力。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是教师提不出来的,会‘旁门左道’地推翻教师的‘理所应当’。要相信学生与你一样聪明,教学相长,他们也是你的老师。”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华成英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她看来,学生不分“优”与“差”,教师的耕耘是为了所有学生的成长。华成英始终认为,要帮助需要帮助的所有学生,也许“只是一句话,就会使学生或者豁然开朗,或者寻找到获取知识的钥匙,或者明确了对事物的看法,或者改变了心境、甚至人生”。

(转自清华新闻网 记者 张莞昀)

相关新闻

  • 112012.11

    沈克琦,一位平凡物理老人的不平凡一生——王 进 萍

    沈克琦教授是西南联大43届物理系毕业生,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为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他长期从事物理教学,为办好北京大学物理系,推进理科高等教育改革....

  • 212022.01

    迎着新中国朝阳毅然回国克己奉公的地大教学元勋和南建主帅——池际尚

    1950年8月初,“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正缓缓驶离美国旧金山港,开始了它开往香港的漫长旅程。在这艘搭载300余名乘客的远洋邮轮上,有100多名中国旅美留学生和科学家。他们是新中国诞生后归国的第一批,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在这批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位年轻学者,蓄着运动员式齐耳短发,身穿连衣裙,行囊里别无长物,只带了一架手提式缝纫机。她就是中共地下党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岩石学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后来...

  • 252018.12

    西南联大:真实的青春记忆

    艰苦的条件反倒使工程教育获得了两个意外的好处:一是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基础课的教学和教材的编撰上——因为研究无法开展;二是学校以考察工厂的方式弥补实....

  • 282010.04
  • 222016.02

    芷江发现清华大学1933年入学试卷

    2月16日,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在对民国档案进行数字化时,发现一套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的国立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卷。

  • 222016.03

    国立清华大学1936年大事记

    6月 本年毕业生243人。9月16日 本校在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本年招收一年级新生294人、转学生44人,研究院新生27名。现共有在校学生1372名。本年 航空研究所成立。 1936级校友毕业60年回校团聚,与...

  • 042021.10

    李永乐:课堂上带领学生发现科学之美

    李永乐,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硕士(2006-2009)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和物理竞赛教练。他把教学当作一种乐趣,并向学生表示学习的目的不光是考试、考证、考大学,而是要发现科学的美,明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为学生制作教学课程 推广学习本质2014年,李永乐带高三年级时,发现学生成绩良莠不齐,便开始在互联网上上传一些视频课程,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课下学习。还把自己...

  • 072021.12

    水木年华缪杰:从心选择,发现另一个我

    对于水木年华缪杰来说,少年学霸、职场精英、明星艺人、“家乡来客”……诸多头衔犹如云烟。身份在变,热血还在,不变的是清华人的底色。他以独立思考、忠于自我的底气,在一次次选择之中,不断体验不同的人生,发现另一个“我”,也重新思考音乐的意义

  • 012024.02

    发现另一个我——郝景芳

    2016年,她的作品《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刘慈欣《三体》之后中国作家的第二次获奖,她也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女作家。媒体评价她:“白天是清华学霸,晚上是科幻女神”。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是她?这位2006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本科、2012年取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的女生,究竟如何在人生的旷野中发现另一个我

  • 312023.05

    发现另一个我——清华校友舞蹈队

    在快速、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舞蹈仿佛一片心灵的喘息之地,校友舞蹈队则提供了这样一种超越生活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长久的渴望。2020年开始,疫情肆虐。遍布全球的舞蹈队队员决定共同完成一支特别的“云端之舞”,成就另一种相聚。在特殊的时期,舞蹈的美好照亮了平常人家的客厅、厨房,照进了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它鼓舞着人们:不管环境如何,只要热爱生活、向美而行,美将在生活的每一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