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熊明:26岁设计了工体

2008-01-16 |

工体、首体设计师回顾两处地标性建筑建造经过及设计构思

熊明/口述 记者 武云溥/采写

  人物名片

  熊明,1931年生,江西丰城人,第一批“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之一。195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六所高校建筑专业兼职教授。主持和指导设计工程近200项,如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中国银行总部大楼、济南中国银行、外交部大楼方案等,多次荣获大奖。

  建筑档案

  改造后的工人体育馆将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拳击比赛和残奥会盲人柔道比赛场馆。

  自2006526日开始,工人体育馆进行奥运改造工作,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41828平方米,其中改造原有工人体育馆主建筑面积40200平方米,新建能源中心1628平方米。根据国际奥委会、国际拳联及北京奥组委的要求,对工人体育馆重新进行功能分区并改造翻新;对外墙、屋顶进行翻修更新;对因结构加固施工拆迁损坏的其他用房进行复原翻新;对馆内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暖通设备等进行改造更新。改造后,设奥运会拳击主赛场一个,热身场两个,固定观众席12000座,临时坐席1000个。据北京城建集团工人体育馆改造项目总工程师刘丙宇说,改造后的工人体育馆将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拳击比赛和残奥会盲人柔道比赛场馆。

  1 贺龙说他小伙子,挺能干

  1957年,我开始做工人体育馆的设计工作。当时工人体育场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之一,有关领导决定配套建一个可容纳6000人的体育馆,就在体育场的用地范围内,面积不大。我们先是设计了一个方形的,方案已经基本做完了,但是19594月,容国团拿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第26届世乒赛就决定在中国举行。我们没有合适的场馆,就需要修改工人体育馆的设计,使它能同时摆下10张乒乓球台———因为我们看到外国的乒乓球馆就是摆了10张台子。这就赶不上国庆献礼了,所以拉长工期,到1961年完工。当时还考虑,不止是乒乓球赛,这个体育馆还应该能打篮球和排球,面积不能太小。又因为体育场是椭圆的,所以体育馆做成圆的,都是曲线,有所变化,可以形成和谐呼应。

  当年建筑师设计的造型,都要领导拍板决定。主管工体工程的是贺龙,他对我这个设计很满意,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挺能干”。

  工人体育馆采用了悬索结构,这个启发来自于195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参展的世界各国都搭建了临时性的展馆,其中美国馆的屋顶就是悬索结构,用铁索吊起一个半透明的罩子,其实就是塑料的,很轻。我在国外建筑杂志上看到了这个资料,就提出也造一个悬索结构,得到沈勃院长、朱兆雪、杨锡镠总工程师和孙秉源、刘开济工程师的支持和指导。但我们这是永久性建筑,而且跨度达到94米,国内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跨度的结构,以前最多做到60米。比美国馆重多了,难度很大,所以很小心。现在看来,遗憾的就是当时太小心了,其实应该做得更大,做到100多米才好。现在可以看到体育馆场地的圆形又切掉了4个角,那里本来做了活动看台,可是安装不方便,就没有用。圆的里面留着4个角,破相,不好看,要做大了就能解决。

  悬索结构的技术重点在于铁索的锚头,美国人对此保密。中国过去做过悬索桥,我们就去丰台桥梁厂,和桥梁厂的同志共同研究锚头的做法。还和建设部的综合结构研究所合作,他们有计算机,当时很稀罕,我们以前都是用手算。

  最后决定用个混凝土圈梁,把锚头打在里面。140×2多个锚头,固定在外圈和中心上下两个环上,照明灯和音箱也都挂在圈梁上,像明亮的光环。

  过去的大屋顶,通常是做拱形钢结构,像造桥一样。不管用什么材料,拱形总是受压的,要做稳固,就会很费料,而且非常沉重。悬索结构则是受拉,钢材怕压不怕拉,所以悬索结实,能节约大量钢材,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设计。

  2 无风的体育馆

  前几天我看电视里乒乓球比赛,解说员提到,运动员经常反映国外的体育馆里,空调的风很大,有时候吹得球变向,我们国内的体育馆风就很小,几乎感觉不到。在设计工人体育馆时,就是因为要打乒乓球用的,我们很重视风的问题。建设部有个采暖通风给排水研究所的汪善国工程师,和我们一起研究出了“高速喷咀送风空调系统”。在屋顶圈梁的下面设置出风口,用很高的速度把风喷出来,一直喷到场地边缘。同时在看台上做了一些回风口,风到这里就被吸进去了。所以看台上很凉快,赛场上没风,运动员比较热,但不会影响比赛。

  从建筑艺术上说,过去的建筑一般都有很大的墙面,再开小窗,比如人民大会堂。工人体育馆则是把柱子从底下一直做到顶,完全用柱子分割

  墙面,用柱子支撑屋顶,柱子之间都做成窗,这样显得开敞豁亮,白天打球不用开灯。现在看来还有节能功效,当时没想这么多,就图一个新颖的设计,用起来方便就成。

  体育馆不光要举行体育比赛,也有文艺演出的需要,当时就考虑到了。建成以后,郭兰英是第一个在工人体育馆唱歌的歌唱家,她唱完下来就说设计得好,因为圆形的场馆混响时间比较长,听起来余音袅袅。我们有声学专家对此做过周密的考虑。

  近年来为了迎接奥运,对工程进行了检查,当然,这些建筑的安全系数很高,每年也都要检查,没有什么问题。永久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是100年,实际很多建筑过了100年也仍旧可以正常使用。

  3 首体的多功能创新

  工体是北京市总工会投资的,后来国家又要投资建一个更大的,这就是首都体育馆。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时,已经是1965年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了避免运动干扰,在室主任周治良率领下,张德沛、汪熊祥、余家锡、杨伟成、吕光大等各专业一批设计人员就去现场设计,在工地上住了3年,一直到1968年建成。我们都住在一个小庙里,最多时候有80多个人,其中做建筑设计的有30多人,我每天晚上要把30多个人画的图都看一遍。

  首体的设计,有这么几个创新之处:第一是结构。当时国际乒乓球赛已流行在冰球场上进行,可容纳16张乒乓球台桌同时比赛,加上18000观众席。我当时就想,要弥补工体的缺憾,一定做个更大的,就提出了一个112.2m×99m的方形钢网架,高度有6米,这是国内第一个钢网架结构建筑。网架的结构跨度可以做到更大,而且只要架上去,无论温度变化还是地震造成的滑动,都不会让它掉下来。

  正是在拼装钢网架的过程中,我想到了第二项创新设计,就是活动地板。现在大家看到首体里面的冰球场,地板是可以活动的,分成30m×35m21块,底下有轮子,可以拉到场边的地板仓里降下去。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见,首体的一个管理人员说,这是他发明和设计的,还申请了专利,这是不对的。

  第三,滑冰场的冰层设计也是基于“活动”的概念。我在奥地利的资料上看到外国人讲冰层怎么做,可是没有详细资料,可是冰层融化会让木地板胀开,冻冰时又会收缩。我们改用两块水磨石,中间夹上石墨,这样可以滑动。构成活动支座,上面放混凝土预制板,再放上冷冻管就可以泼水冻冰了。因为每块地板下的支座都是活动的,就解决了热胀冷缩的问题。

  第四,就是活动看台。我们很重视场馆的多功能设计,否则有些小型的比赛,观众不多,坐老远就会看不清楚。首体的活动看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布置,每个台子大概3米多长,一个人就能拉动。

  第五,首体的空调通风设计,比工人体育馆更加先进。在屋顶钢网架顶棚里有很多缝隙,但我们不堵它,而是把空调的冷气送上去,由于冷空气重,就会从缝隙里往下走,到达看台时再由回风口吸收。这个设计给运动员的感觉就是一点儿风都没有,打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没问题,这也是我们的首创。

  4 建筑就该标新立异

  设计工体的时候,我才二十几岁。1956年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分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技术员。先是跟着老工程师做了一个工厂的车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车间的设计,让我把建筑中的基本问题都搞清楚了,接着就做工体。当时不叫设计竞赛,就是集思广益,很多人出主意,我的方案得到大家赞同,就由我来做主要设计了,还有另外两位总工程师负责把关。做完工体,除了老一代设计师,就数我最有经验了,所以首体自然也由我来做。

  有人说建筑师应该是艺术家,也有人说建筑师应该更注重技术与实用功能,我觉得这两者是没有矛盾的。建筑师就像乐队的指挥,协调各方面因素,技术是载体,艺术是灵魂,谁也离不开谁。朱小地院长提出建筑服务社会,我很赞同。现在建筑师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城市,我觉得将来还要更重视农村建筑,改善农民的居住。

  我比较喜欢央视的新楼。这个形式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库哈斯说,这个方案在外国不能用,因为外国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是分离的,可能在郊外制作节目,拿到电视台播出。而中国的体制,制作和播出在一块儿,这两个楼就有连通的必要,所以央视新楼的设计是中国的特殊产物。在艺术上,有人说不要标新立异,我认为就应该标新立异,不能总是模仿别人。小学生模仿,中学生改革,大学生就应该有原创精神。

  库哈斯的设计刚拿来时,中国的结构工程师都反对,说这个结构做不出来,我恐怕是第一个赞同这个设计的。我认真看了他的图纸说明,从力学角度分析,他的设计理念很先进,你要是只看成凭空挑出那么几十米的楼,就感觉不稳,其实整体来看,它是一个下大上小的方筒结构,不是挑出两个板子出来,而是整体连通的一个管子。本身就是稳定的,下面还有一个演播大厅平衡它,就更加可靠了。我们有些工程师没仔细看图纸,光看那个样子就觉得它不行。

  ■记者手记

  未完的工体

  2007年的岁末,北京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的改建工程都已经尘埃落定。这两座已有40余年历史的大型体育馆,将作为2008年奥运会拳击、排球等比赛的主场馆,与崭新的“鸟巢”一起成为世界的焦点。

  年近八旬的熊明依旧每天上班,披着大衣穿过京城凛冽的寒风。他办公室的门上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屋里的暖气似乎不大好,但熊明并不在意。他说自己已经不负责具体的工作,每天来单位的意义,就在于年轻人遇到技术问题时,他能够提供建议。

  在我们今天的采访里,他是体育场馆设计的权威,而他一手打造的著名建筑,还有中国银行总部大楼、昆仑饭店、北京饭店宴会厅等许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大师”,熊明尤为重视建筑文化中体现的“时代精神”。在一本专著里,他将自己对建筑美学的理解概括为“形式与内容”、“真实与虚假”、“简单与丰富”、“环境与意境”、“传承与创新”五大主题,并据此评价当前的一些热点话题。“我很喜欢那个‘水立方’。”熊明说。

  工体和首体是熊明的得意之作,在他眼里却也未达到完美。他介绍说,工体南边本来还有一片发展用地,后来被搞成房地产了,西边现在还留存着一些棚户,但如果站到高处,现在还能看到贫民窟,也应当改造。2003年,熊明又亲自设计了“工体大厦”方案,这座外形如同矿石晶体般的高楼,晶莹剔透,富于动感,准备在工体南门广场西侧竖起,但因故还没能实施。熊明至今记得当年,他陪着梁思成到施工中的工人体育馆勘察,“梁先生说这一片建筑都是平着延展,里头应该有个竖的,成为地标。”

(转自:新京报 2008115日)

相关新闻

  • 072023.03

    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业委员会参观考察北京新工体

    2023年3月2日下午,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业委员会部分理事及会员前往北京新工体进行参观学习。本次活动走进新工体亲身体验,并聆听了设计师关于新工体建设过程中的故事。1中赫工体前期部经理岳跃磊带领大家参观了工体场馆内部的观众席、贵宾席、球场等区域。随后参访人员前往科技展厅,讲解员用沙盘详细介绍了新工体的功能性与创新性。2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62016.03

    无26班合影

    无26班合影

  • 232020.10

    比头发细一百倍!26岁白族小伙联合发明3D打印微纳米纤维传感器,成本不到十块钱

    来自云南大理的 26 岁白族留学生王文宇(清华大学2012级机械系),和课题组联合研发出微纳米导电纤维的 3D 打印技术。论文于 9 月 30 日以《面向平面和 3D 光电和传感器件的纤维打印》“Inflight fiber printing tow...

  • 242022.05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格勒巴桑:做好新青年 建功新时代

    格勒巴桑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有着“清华学霸”、80后“海归男孩”等光环的格勒巴桑,2020年被寄予厚望,调任西藏地球第三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着力打造运营“地球第三极”这一顶级区域品牌。他带领公司干部职工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建成了产品检测、认证、溯源、保险、设计和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地球第三极优选标准平台”,为地方特色企业提供标准...

  • 072023.11

    工程设计大师徐麟祥

    徐麟祥,全国工程设计大师,1937年1月生,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历任长江委枢纽设计处科长、设计局副总工,设计院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4月被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他参加并主持了丹江口、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以及三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主持负责隔河岩新型重力拱坝的设计,上重下拱新型重力拱坝坝型,填补了我国坝工设计的空白。高坝洲水利枢纽优化设计,取消上游RCC围堰...

  • 302021.06

    纳米化工相融合 科技研发促应用——骞伟中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6讲: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

    6月26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6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系副书记骞伟中应邀为校友们带来“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的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参加现场学习。骞伟中作主题报告骞伟中首先向广大校友介绍化学工程系的发展历程、贡献成就、人才培养、师...

  • 182020.08

    2012年 第07.8期, 总第26期

    2012年 第07.8期, 总第26

  • 042008.06
  • 142016.03

    郝琳:让设计推动文明

    儒雅,温和,文质彬彬,初见郝琳,很难让我们联想到他建筑师的职业。 而深入了解后,便不难发现,郝琳身上文人雅士的气质蕴含着他对于建筑的自我理解。 “....

  • 192023.10

    我的父亲曹乐安: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

    曹乐,著名水利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原副总工程师,长江委首位“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1915年出生,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45—1947年在英国电公司威荪顾问事务所学习。曾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兼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主任工程师、水利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等。先后参加荆江分洪、丹江口、葛洲坝等工程的设计施工,主持杜家台分洪工程的设计。“葛洲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