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志成:昂昂志气当如斯

2008-02-20 |

——记尼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周志成

  引子

  2007年5月13日深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片灯火通明。蒙蒙细雨中,高耸的百米发射架上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高擎着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蓄势待发。“5、4、3、2、1、点火!”北京时间14日零时01分,火箭如巨龙般推助着卫星腾空而起。霎那间,呼天的怒吼撕裂了子夜的寂静,冲腾的火焰点燃了破晓的晨曦。

  “西昌飞行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卫星划破拂晓的苍穹飞冲而去,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啦!”现场的工作人员们沸腾了,激动的尼日利亚贵宾们沸腾了,这一刻,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足以表达大家内心的喜悦与兴奋--鼓掌、握手、拥抱,非洲兄弟们更是手舞足蹈,发射现场掀起阵阵欢乐的狂潮。

  此时此刻,尼日利亚通信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周志成却是一派镇定自若。他一面与西安测控中心飞控试验队保持实时联系,一面从容冷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卫星运行程序手册。这位身着白大褂,带一副眼镜的44岁老总,目光深邃淡定、举止从容不迫,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却有滚滚波涛、万丈激流在奔涌,他的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新时代。从1988年至199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3颗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广播卫星,这些卫星为国内多家用户提供通信、广播和数据传输等业务,使中国卫星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7年5月,中国又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然而,每当周志成游目茫茫太空,总忍不住望银河而兴叹,因为虽然星汉浩淼,但中国的通信卫星却从没有走出过国门。相反,倒是休斯、劳拉等在中国市场“掘金”的外国通信卫星巨头赚了个盆满钵满。让中国制造的卫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令几代航天人夙兴夜寐的历史使命,也是周志成镌刻在心中的理想与目标。

  1993年,还是青年骨干的周志成曾被派往美国休斯公司,担任亚太公司采购的亚太一号通信卫星监造代表。当时的中国航天业还不太景气,境外公司开出的诱人薪金难免让人动心,可周志成却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坚定,他的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如果卫星全要靠进口,我们的卫星制造公司还干什么?我们去挣那点儿钱又有什么意思?”面对亚太公司总裁,他毫不掩饰胸中的凌云壮志:“我希望为您的公司做一颗中国造的星,我希望中国制造的卫星能够出口!”

  1999年,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平台立项论证工作紧锣密鼓,2000年3月,37岁的周志成走马上任,担纲“东四”大平台总设计师的重任,成为了当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年轻的总师。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地挑起大型通信卫星平台更新换代重担的同时,周志成也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几代人期盼已久的神圣历史使命。

  在艰辛的技术途径之争的立项论证过程中,他志存高远。“为民族工业之生存而奋斗!”振臂一呼,周志成的誓言掷地有声。他要作一名浴血的斗士,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国际通信卫星市场拼杀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立志要创造一流、与世界接轨,造中国自己的通信卫星,让中国制造的卫星能够出口!

  “为民族工业之生存而奋斗”,周志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的研制任务。这颗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通信卫星设计寿命为15年,卫星输出功率约8000瓦,有效载荷共4个波段28路工作转发器和7幅天线,研制和发射已经达到国外成熟卫星平台的最高水平,实现了我国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新突破。尼星赢了!中国人终于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实现火箭、卫星的“双足矗立”。尼星赢了!在周志成的带领下,尼星团队更是刻写了速度奇迹,仅用了25个月就完成了别人需要30多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创造了中国卫星研制史上新一轮的神话。

  激怀壮志犹言在耳,奋力拼搏的画面犹在眼前,“1时29分卫星帆板展开”、“2时11分天线平稳展开”……条条捷报频传,周志成的万千思绪又被拉回到发射现场,大厅里一片掌声雷动,尼日利亚科技部长特纳激动地走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也兴高采烈地拉起了周志成的手,定格了这跨越太空的握手。

  创新设计 铸造“东四”大平台

  尼星的成功,与我国第三代大型地球静止轨道公用平台--东方红四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周志成便是“东四”平台的总设计师。

  为适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发展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借助‘东四’平台,夺回通信卫星失去的国内通信卫星市场,同时参与到国际商业卫星市场的竞争中去”的远大目标。“九五”期间,时任航天部部长的王礼恒和孙家栋院士,也强力号召“以我为主搞大平台,实现整星出口”。屠善澄院士、王希季院士、以及尼星工程大总师徐福祥等老专家都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袁家军院长与周志成谈话,殷切地提出借助“东四”平台的力量推助尼日利亚通信一号卫星的研制,“上水平,树品牌,抢市场,创一流”的目标。

  2000年3月走马上任伊始,作为“东四”平台总设计师的周志成便感到压力与动力并存。在国外,卫星的输出功率从一、两千瓦提升到一万瓦,卫星寿命从八年到十五年,一般需要走十几年、五个回合,就像盘山公路,需要长期的研发储备,是一项逐渐改良和完善的系统工程;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东方红三号平台的1700瓦输出功率、200公斤有效载荷重量、8年设计寿命,携带24路通信转发器,直接跨越到10000瓦输出功率,600-800公斤有效载荷重量、15年设计寿命,携带52路转发器,与国际知名的SB4000、FS1300同台竞技,东方红四号平台如同近乎90度垂直的绝壁巉岩。时间紧迫,周志成知道,悬崖即便再陡峭,他也必须抓着荆棘而上一步登顶,这是何等的难度,周志成感到芒刺在背。但这项从没有人有机会挑战的高难度动作,同时也给他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任他尽情施展才华、挥洒激情。周志成带领着他的团队,如火如荼地拉开了“东四”卫星平台研制的攻坚战。

  “要完成跨越式的发展,创新是唯一途径,必须创新流程,也必须创新技术。”周志成如是说,凭创造的利剑开路,多年来他和研制团队的同志们并肩作战,硬是拿下了卫星总体设计优化、大型中心承力筒、大容量贮箱、卫星电源及控制技术、卫星可靠性、星上综合数据管理、大功率卫星热控、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高压气瓶研制等12项关键技术。新一代的平台设计寿命为15年,采用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输出总功率为10.5千瓦,并具有扩展到10千瓦以上的能力,可为有效载荷提供功率约6~8千瓦,整星最大发射重量可达5200公斤。

  创新绝不是空想,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可浅尝辄止。为了技术攻坚,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储箱的技术攻关。2003年底,原先研制一直很顺利的储箱突然出现故障,液体排不出来了。储箱是“东四”平台推进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中贮藏了大量燃料,一旦排不出燃料造成夹气,后果不堪设想。

  周志成如坐针毡,立即组织人马从储箱推进剂管理装置(PMD)上排查原因,分析和解决问题。可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整个队伍加班加点地攻关,做了数百次试验后,储箱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研究工作陷入瓶颈。如此下去,势必影响整个研制进度。院长袁家军果断地下达了院长一号调度令:“只准成功,不准延误。”必须找到症结所在。2004年春节、元旦……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都没有休息过一天,查阅资料,计算仿真,试验验证……沉沉的黑夜都是黎明的前奏,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原来是推进剂里的小气泡作祟,影响了储箱的正常排放。

  找到了症结所在,周志成却不敢松一口气,马不停蹄地又投入到改进储箱的工作中去。看着下属们因为辛劳而一个个病倒,周志成的压力非常大,原本浓密的头发也开始大把脱落。但绝不认输的他就像弹簧一样,困难和压力愈大,反而愈能激发他的张力。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在他与同事的艰苦努力和相关厂所的配合下,从2003年10月1号,到2004年1月底,他们不辱使命,一天不差地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当试验储箱经过带液带压振动试验,顺畅地排除液体的那一刹那,所有科研人员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那一刻,谁也没有留意到,眼泪瞬间涌上了周志成的眼眶,男儿有泪不轻弹,背过身,他悄悄地走出试验室。仰头思忖,正月十五皓月当空,亘古而来的月光无言地俯照万物,周志成的泪光中折射出苦,也闪耀着甜,那一刻的人生百味是任何人都无法分享和体会的。

  尼星中标 艰难之路玉汝于成

  有了“东四”平台的成功,还要有用户需求,参与国际市场。苏轼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正是凭借着沧海可填高山可移的志向,在攻关与研制的同时,周志成也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开拓之旅。

  从1999到2003年,周志成和他的团队接连参加了亚太五号卫星和奥普图斯卫星两次投标。但现实的商业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用户方的要求异常苛刻,在相对成熟的通信卫星市场,没有飞行经验的卫星根本无立锥之地。虽然败走麦城,但周志成并没有半点的气馁,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大胆地在国际市场中弄潮,经受过风浪的摔打和洗礼,才为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的成功中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熟悉了商业卫星的一整套严格规范。从卫星的模型、参数、报告到技术附件、工作陈述,用户都有严苛的定义,光是写标书一项就让周志成他们尝到了与国际大鳄厮杀的艰辛。2003年为了竞标奥普图斯卫星,根据袁家军院长的指示,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际业务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周志成和负责设计的研制队伍楞是闷在龙泉宾馆里写了一个月的标书,当时正值非典肆虐京城的高峰期,但大家都抛弃了个人的安危集同工作。为了把文件翻译成英文,设计师们互相帮助、一遍遍修改纠正,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最后形成的文件足足有一百多个。而今天尼星走国际化路线,不论是文件的基础,还是体系的基础,都是在那时萌芽和建立的。

  其次,通过参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竞标,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信心。2003年周志成作为技术方面的代表飞赴澳大利亚讲标,当时美国、欧洲知名的其他七家通信卫星公司悉数到场,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和交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终排名第三。虽然没有成功脱颖而出,但这一次投标仿佛一支强心针,激起了周志成和同事们的信心:“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去国际市场打拼一番。”

  2004年5月,尼日利亚宇航局传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项目的招标消息,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踌躇满志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决定积极参与该项投标。周志成作为“东四”平台总设计师,还来不及休整,就带着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尼星的夺标战。

  2004年“东四”大平台已经有了飞跃式的跨步,鑫诺二号卫星的初样和靶场合练业已完成,正样正进入投产阶段。在设计上,周志成心中更多了一杆秤,对尼星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在投标方面,也有奥普图斯打下的良好基础,虽然整个卫星的要求、载荷、平台和状态都不一样,但凭借以往在国际市场上练就的一身硬本领,周志成和他的团队很快就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标书。然而商业卫星市场瞬息万变,标书也会随之频繁更改,要真正拿下尼星这份合同,除了“纸上谈兵”,面对面的交锋才是关键。2004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的那次谈判,令周志成永生难忘。

  当时负责与外方进行技术洽谈的是周志成、504所的于洪喜副总师以及鑫诺二号的主任设计师李杨组成的三人小组。为了保证谈判顺利进行,周志成他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除了应对谈判,还要为第二天的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还要将准备的所有材料翻译成英文。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又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原本心宽体胖的周志成一下子清瘦了许多。技术组的附件很多,谈判的难度也很大。首先就是没有飞行经验,其次是卫星要求的交付期非常短。第三,尼星项目的顾问公司TELESAT,这是非常专业资深的顾问公司,对国际几大卫星制造商了如指掌,提出的标书要求非常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周志成有备而来。他娴熟地打开PPT文件,用流利地英语向外商演示了“东四”平台的试验、飞行计划、研制计划、已经取得的收获,以及集成性等相关问题。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周志成不仅和外商谈研制卫星的过程,也向他们介绍中国航天人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周志成激情盎然的演讲让外国人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而中国人发自内心的热情与诚恳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技术谈判逐个解决了双方在标准规范、设计条件,设计理念上的差别,签署了一揽子技术文件,会后中尼双方签署了一份意向书。

  国际通信卫星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来自美国、欧洲、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巨头都参加了此次投标,周志成戏称是“狼都来了。”能夺下这份合同,实在是可喜可贺。签署了合同,就意味着即将真正有机会制造一颗出口的卫星。这是多少代中国航天人的夙愿啊!多少人的努力,多少日的奋斗,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胜利。离心中的梦想只有咫尺之遥,周志成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与兴奋。签字仪式后,多伦多的老朋友请周志成吃了一顿庆功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道的北京涮羊肉,地道的二锅头、花生米,还没等主人劝酒,周志成就已经把自己灌醉了。

  抓住关键 飙写“尼星速度”的神话

  按照合同的规定,2007年5月中方必须完成尼星的在轨交付任务,也就是说必须在25个月内完成研制和出厂。这样的苛刻条款简直是挑战极限,连美国人和欧洲人都望而却步,但周志成咬咬牙,在合同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承诺。他就是要用实力回敬所有的质疑,用成绩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周志成的带领下,这支“责任、创新、学习、和谐、激情”的尼星梦之队,开始了飙写中国卫星研制史上的速度奇迹,于是,一个新名词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诞生了,那就是“尼星速度”--研制一颗尼星这样大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通信卫星,国际同类宇航公司一般需33个月,而尼星队伍却用了25个月;从三舱对接到卫星出厂,尼星队伍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国内外同类卫星需1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他同类卫星两年内进行1300小时电性能测试就足矣,尼星仅在一年内的整星加电考核时间就达1800多小时……这些数字无不让人惊叹与折服。

  然而,“为民族工业之生存而奋斗”不是一句空话,“尼星速度”也并非一蹴而就。在设计的道路上创新不怠、勇攀高峰,才能铸造神话。豪情冲天的周志成带领着他的团队,正是用创新与智慧打造出了第一颗出口的中国星!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除了大胆叫板传统设计流程,用热控舱代替热控星,进行流程再造。他还提出了从顶层开始策划的理念。通过顶层策划,抓住有限的时间,识别出关键短线和难题。通过流程再造和二次部装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缩短尼日利亚通信一号卫星的研制周期。

  所谓的二次部装,就是先对推进舱进行部装,再进行卫星管路焊接,之后再返回厂里进行通信舱二次部装的创新流程方案。相比于过去大型卫星部装要等到结构板等零部件齐套后进行管路焊接的传统部装流程,二次部装的新理念既可以并行、穿插工作,又可以为卫星后续工作抢出时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技术难度。在尼星主任设计师王敏等同志的艰苦努力,以及卫星制造厂的全力配合下,通过反复叠代,主线周期成功地缩短了两个半月,成功地抢下了宝贵的时间,圆满地赶在春节前拿下了部装任务。四两拨千斤,携一发而制全局,在科学研究中,周志成总是能掐得住问题的咽喉,以奇招制胜。

  25个多月来,“尼星速度”见证了无数的困难和考验,也见证了尼星团队刨除万难、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凝结了周志成和同事们无数的汗水和泪水。为了确保研制进度,他们把一天掰成两天用,年轻的尼星团队摩拳擦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24小时连轴转、加班加点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甚至是春节也没能同家人团聚片刻。2007年6月,正值儿子高考的关键时刻,可周志成却一直无暇分出一丁点儿空闲。没有时间督促儿子学习,没有时间陪儿子聊聊天、减减压,甚至没有时间目送他踏进庄严的考场,周志成心中充满了愧疚。他把整颗心都扑在了尼星上,为的就是和时间竞赛,按时履行合同,实现整星出口的神圣使命!

  一分一秒地抢时间,也要通过创新一分一秒地抠时间。就是这样,尼星团队在周志成的带领下,一边设计,一边从源头做策划,识别出关键项目,再去跟各个厂所磨合。大家伙全都拧成一股绳投入到研制中去,最终的发射日期仅与2005年初的策划相差了一天。

  激怀壮逸、一诺千金,在技术上打破桎梏,在速度上刷新纪录,不论前方是荆棘遍布,还是沟壑纵横,周志成都挥洒着无限激情,带领着他的团队勇猛冲锋,“为民族工业之生存而奋斗”是他前行的不懈动量。

  夯实可靠性基础 为尼星保驾护航

  2001年4月1日,一个难忘的日子。中美撞机事件爆发,举国一片哗然。而其他型号研制中的一次问题同样也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一台装在舱外设备内部的元器件温度竟然高达100多度,远超正常指标。和人类一样,元器件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耐受力,长时间处在过热的环境中,它便会毫不客气地罢工。尼星是走出国门的第一颗大平台通信卫星,必将徜徉太空重振我国威,证明中国拥有创造一流、与世界接轨,占领国内外通信卫星市场的能力。如何保障卫星的绝对安全?如何保证15年的长寿命?追求完美的周志成不断地在设计上拷问着自己。

  采用第三代大型公用卫星平台的尼星设计寿命为15年,而过去同类卫星的设计寿命则为8年。“现在不吃额外的苦头,不做额外的工作,将来必然自食苦果。” 周志成分析后认为可靠性设计和热设计是卫星可靠性设计的薄弱环节。他下定决心狠抓尼星的可靠性设计,狠抓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个朴素而经典的理论--温度就是寿命。

  当时院里具备热专业的只有总体部,但产品却是在不同厂所设计完成的,如此一来,热设计的可靠性便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安全”二字时刻扎根在周志成的心中,他绝不允许尼星出现任何瑕疵,为此他提出了一整套保障措施:首先,总体主任设计师、热控的主任设计师必须外延职能,管好单机的热设计。单机都必须具备热设计,且一定要经过热控专家的审定。其次,审定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再经过热平衡试验。热控分系统的华诚生主任设计师非常支持总师的工作,带领着一群年轻人做了大量“份外”的工作,为“东四”平台产品的热设计革命提升全院的热设计水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周志成至今都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一只写有“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标语的老式真空罐记忆犹新。这只上世纪70年代留下的真空罐曾经为我国的第一代卫星研制立下大功,更为尼星的热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29台设备都曾在这只罐子中进行热平衡试验。为了进一步规范热设计和验证程序,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还专门编写了热平衡试验规范,然后在设备里贴上热电阻,贴上热电偶,让设备满负荷地去工作,反复考验这些元器件的温度水平。一轮严苛的考核后,29台单机中楞是有4台单机被淘汰出局,许多原本号称成熟的单机,也纷纷在热分析验证环节中败下阵来,根本不符合15年寿命的设计要求。周志成的这套措施看似十分苛刻,但却使单机产品暴露了许多深层问题,预先清除了可能出现的障碍,提高了可靠性,保证了尼星上天之后的万无一失。

  淋漓尽致搞创新,风风火火干改革,周志成跳出旧有模式求发展的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整个团队全力以赴,忘我工作,几乎放弃了所有双休日和假期,誓将这场革命进行到底。回想起当年那场热设计的攻坚战,周志成套用副总师邹恒光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疲惫不堪、苦不堪言”。但说这话时,周志成心中却是甜蜜蜜的,虽苦犹甘。经过这一场改革,不仅提升了尼星的可靠性,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厂所热设计的能力。如今,好几个研究所都已经设置了专门的热分析工程师,产品的质量大幅度跃升,一下子拉近了和国外的差距。

  有了热设计革命的良好范式,追求完美、永不停滞的周志成又在创新之路上大步流星地踏出了新的征程--可靠性降额设计、最坏情况分析……他与同事们根据实际情况,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然后再全面铺开,他们用自身摸索与实践在全院带起了一个又一个卫星可靠性的新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卫星保驾护航。

  百折不挠倾力打造一颗争气星

  尼星成功了!然而研制、发射的26个多月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回忆起在加方监造眼皮底下救下一颗星的经历,周志成至今都觉得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2007年1月22日,尼星振动试验现场,正在振动的卫星一侧突然冒出火花,出现了星上打火的严重故障。正在试验现场的周志成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刻下令叫停。只见星上蓄电池上的一个硬盒已经烧得面目全非,里面的铜条和螺丝钉竟也被烧得焦黑一片。而此时此刻,监造方Telesat公司的项目经理瑞·迈尔就站在楼上居高临下的观测窗前,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尽收眼底。试验现场的十几双眼睛刷的一下全部投向了周志成,而瑞·迈尔那凌厉的眼神更像一把锥子,周志成感到压力有如芒刺在背。

  听说尼星出了事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张庆伟总经理和袁家军院长都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这个问题出得好!实际上是把一个隐藏非常深的技术问题暴露了出来,不要害怕问题,更不能回避问题,我们要彻底解决问题!”领导亲切的话语既是对周志成的信任,更是对他的鼓励。依据国际惯例,作为合同承包方,在卫星研制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当及时、透明地向监造方公开信息。临危不乱方显英雄本色,运筹帷幄方显英雄谋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志成当即决策:立刻现场进行排查!中国人就是要在老外的眼皮底下解决问题,证明我们的实力!

  小心翼翼地打开卫星,周志成和整个团队立刻行动起来,院领导、科质部和厂所领导赶来支持,并连夜请来材料专家、故障分析专家,齐心协力对事故展开了严密地排查。就像绷紧了的发条,大家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经过一整夜的奋战,他们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电源继电器连接控制盒的连接螺杆间隙中有多余物。尼星的输出功率高达9000瓦,蓄电池在瞬间提供的电流可达到100多安培,虽然有绝缘材料,但继电器控制盒连接杆上小小的多余物还是在绝缘材料上形成了导电通道,两、三千度的高温导致了星上打火。终于揪出了问题所在。仅用了短短五天,周志成和他的团队就圆满解决了多余物的问题,连负责此次项目监造的加拿大Telesat公司项目经理瑞·迈尔都惊讶于中国人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能力,竖起大拇指。借着这次机会,周志成还带领着同事们一鼓作气对尼星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包括蓄电池上的二次绝缘、帆板上的二次绝缘……,整个卫星的供配电系统、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006年10月29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东四”大平台首颗卫星鑫诺二号,由于在轨运行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致使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和通信天线展开未能完成,卫星无法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中国航天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何去何从,全球拭目以待!

  关于鑫诺二号的各种不实报道和谣言四起,国内外各式舆论轰然纷至。作为鑫诺二号卫星和尼星的总师,周志成承受的沉重压力仿若泰山。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抢救卫星的20多天内,他一下子瘦了十多斤。“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在全力投入抢救、查找症结所在、争取保险赔付等多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同时,也深深明白尼星主线不能停顿,作为总师的他必须冲破重重阻力,重塑军心,带领着尼星团队“举一反三”进行复查和改进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2007年1月4日,尼星第六次季度管理评审会在顺义如期召开,正如事前所料,这场研制方、用户方和监造方三方高层代表悉数出席的例会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会上,针对鑫诺二号的问题,外方代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借机频频发难,对中国航天出言不逊,评审会陷入僵局。在座的袁家军院长坐不住了,周志成也如坐针毡,他知道捍卫中国航天的声誉迫在眉睫,挽回外方的信心迫在眉睫。否则,双方极有可能当场“翻车”,分道扬镳。拿起话筒,他据理力争,用数据说话,有力地驳斥了外方不实的言论。同时,他也毫不回避问题,开诚布公地与外方沟通交流,重申中国航天人的庄重承诺,对尼星已经展开的每一项修改和改进工作都做了详细说明。经过一番艰苦的拉锯战,外方终于被中国航天人的精神打动了,对尼星未来的发展恢复了充分的信心,态度也缓和了许多。中国人、尼日利亚人、加拿大人重又牵起了手,肩并肩踏上同一个成功的征途--那就是确保尼星百分之百成功!

  大丈夫持身涉世当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从失败的泥泞中站起来,周志成的步履更加昂然坚定。1月4号会后,他来不及休息就立刻带领设计师奔赴烟台检查火工品管理器、配电器等有问题的产品。他还把老外也请到了烟台,对几条更改方案进行了激烈讨论,成功地说服监造方,使得尼星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外方通过亲自检查单机和工艺,也对中国人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示惊叹和赞赏。

  在周志成的带领和鼓舞下,整个尼星团队走出低迷的情绪,重新鼓起豪迈的干劲,鼓起沸腾的激情,整整两个多月不眠不休,24小时加班加点连轴转,展开了力学试验、静态飞行试验、热试验……。举一反三,彻底暴露和解决了卫星设计中的一些缺陷,尼星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7年4月份的第七次季度管理评审会很快到来。就像北京4月和煦的春风,这次会议的氛围轻松愉快,被动的局面得到了全面扭转。这一个季度是短暂的,外方的印象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一个季度也是漫长的,周志成和同事们顶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前面越是龙潭虎穴,他们越是百折不挠。他们把一天掰成两天用,几个月来24小时连轴转,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至今,周志成都还保留着第六次季度会的报告,每每回忆起那次“差点儿翻车”的经历,他都觉得惊心动魄。然而胜不骄,败不馁。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坻柱屹然,这便是中国航天人的真人品,也折射出周志成不随境而迁的可贵精神和不凡的智慧与胆识。

  “胜不骄,败不馁,生生不已,必胜必成。”周总理的名言也是对尼星团队的最好写照。周志成和尼星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扭转了被动局面,为中国航天挽回了宝贵的声誉和尊严。

  真情老总的写意人生

  尼星成功发射定点,中国人终于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了。人生能有几回搏?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兑现了热血沸腾的誓言。

  得知尼星定点成功的消息后,整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沸腾了,鞭炮喧天、彩带飞扬,一片热闹欢庆的海洋。航天城门口立起的鲜红拱门,也在等待着周志成这位尼星英雄的凯旋--“尼星从这里走出国门”,25个多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每一次欢笑、每一滴泪水,都将在历史中定格。“尼星从这里走出国门”,此刻泪水也模糊了文字,在周志成的眼眶中定格。

  “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报效祖国和领军拼搏的机会,使我登上了施展才华、为国争光的舞台,我为自己生长在这个时代、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前沿奉献智慧和汗水感到骄傲和自豪。” 盛大的庆祝酒会上,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发言台,周志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1963年6月22日,周志成出生于北京平谷。从小最令他佩服和敬爱的人就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风亮节也影响了他的一生。1984年周志成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他便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工作。“位卑未敢忘忧国”,周志成早就在心中种下了立志报国的种子--“我虽位卑,但我不乏重振民族工业的拳拳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攻克技术难关的执着之心。”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周志成在航天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足迹,他历任通信卫星总体室副主任、主任,北斗一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2000年起,任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平台总设计师,2003年又兼任总指挥。

  从“东四”大平台到鑫诺二号,再到尼星,多年来,周志成与他团队的研制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拼搏奉献,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历练出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培育出了激情飞扬的尼星团队文化--“责任、创新、学习、和谐、激情”。

  以周志成为核心的这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0岁,副主任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等关键技术岗位,35岁以下的人员占了80%以上。“为民族工业的生存而奋斗”的豪言壮志气冲霄汉,喊出了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霸气,也凝聚了团队所有人的灵魂和理想。在周志成的带领下,他们始终牢记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智慧与奉献成功实现了几代人整星出口的夙愿,完成了通信卫星研制史上的又一次跨越。

  创新与学习是总师周志成心中永恒的追求,四两拨千斤,挟一发而制全局,在尼星的艰苦研制过程中,周志成和他的团队总是能够掐得住问题的咽喉,以奇招制胜。学习是创新的动力,作为总师,周志成经常在团队中组织各式各样的学术交流,还严格地设立了设计师述职的制度。带领着年轻人,周志成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国际市场的洪流中摔打,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25个多月来,“尼星速度”见证了无数的困难和考验,也见证了尼星团队刨除万难、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为了确保研制进度,他们把一天掰成两天用,年轻的尼星团队摩拳擦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24小时连轴转、加班加点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甚至是春节也没能同家人团聚片刻,但是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越挫越勇,越战越强!”言谈之间,周志成掩饰不住对这支团队的骄傲和热爱。

  作为团队的领导,周志成特别提倡互相关爱的精神,打造出了一支和谐的梦之队。在尼星大家庭中,领导和下属互敬互爱。面对失败,听不到苛责,而是齐心协力、全民动员想办法。总师周志成就像这和谐大家庭的一家之长,是研制队伍当之无愧的优秀主帅,团队中每个人的进步和成绩他都能如数家珍。“我真想大声告诉队伍里的所有人,我爱你们大家。”周志成那真情淋漓的质朴话语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平素热爱运动的周志成也是一把体育好手,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场上潇洒自如,曾经获得过全院体育竞赛的多项冠军。只要一有空,他就积极组织大家通过体育活动,足球赛、篮球赛……赛出了激情,也增加凝聚力。因为共同的事业心、共同的兴趣凝聚在一起,在周志成的带领下,尼星这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愈发彰显出激情四射的活力。

  一路走来,周志成荣誉等身,由他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制的航天器动力学分析软件系统获得部级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作为副总师参与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他获得航天奖;2004年他又光荣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航天人的面前永远是新的起点:“漫漫天路刚走完第一步,历史还需要我们继续用拼搏、奉献乃至用整个生命去书写。质朴的话语中,拳拳之心让人无比钦佩感动,一位总师的虚怀若谷、云淡风清的气度更让人如沐清风。

  谈到父母与家庭,这位热情坚毅老总充满了柔情和歉意。因为工作繁忙,周志成总是很晚才能回家,即便是万户团圆的春节也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他说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事业,全家都在默默地支持着。弟弟和弟妹为了照顾父母,不让哥哥分心,放弃了在北京发展的机会,调回了平谷老家。只要一有空,孝敬的周志成就会赶到平谷郊区的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与老人聊聊天,慰籍一下双亲的思念之情。周末难得清闲的时候,他便和妻子带上儿子,散散步、踢踢球,一家三口共享天伦之乐。周总和爱人曾是中学同学,这对航天伉俪工作都很繁忙,因此懂事的儿子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习惯,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从来都没让爸爸妈妈操心过,谈起令他敬佩的爸爸来,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激怀壮逸、一诺千金,在技术上打破桎梏,在速度上刷新纪录,不论前方是荆棘遍布,还是沟壑纵横,周志成始终挥洒着激情去挑战极限、追求极致。“为民族工业之生存而奋斗!”好男儿自当存此昂昂之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的态度、踏实的工夫投入到研制工作之中,周志成要做这时代的纤夫,同心协力唱着呼天的号子,一步一个脚印把祖国的航天事业拉向激流壮阔的江洋。

(来源:人民网科技 2008年02月18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