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洁若:巴金“说真话” 萧乾“尽量说真话”

2008-11-13 |

来源:长江商报 2008年11月13

她是清华大学外文系的才女,13岁时就能读原版英文小说。她在60多岁时与年过80萧乾先生一起翻译出被称为“天书”的《尤利西斯》。这位和萧乾共同走过45年生命历程的女子,曾坦言自己一生只做了三件事:“搞翻译,写散文,保护萧乾。”

  昨天下午,记者在位于咸宁的温泉国际酒店采访了萧乾先生的夫人,我国著名翻译家文洁若女士。已经81岁的老人,看起来却特别年轻。老太太特意化了淡淡的妆,面带笑容,一脸慈祥。她的思维很清晰,回忆起往事,记忆的点点滴滴开始浮现。

  少女时代 六年不讲一句话的留日小女生

19277月,文洁若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她是家中的第5个女孩子。父亲文宗海祖籍贵州,曾任国民政府驻日本大使。7岁那年,文洁若就随家人东渡扶桑,到日本念小学。

年轻时的文洁若

文洁若说,她自小就是个腼腆而内向的姑娘。到底腼腆到什么程度呢?老人说,“我就是不说话,我在日本小学念六年,一句话不说。”甚至她在上课时也不念课文,轮到她时,直接顺过去。可是有一次,一位老师对她说,你今天不念,我们全班人都等着你,不上课了。她只好念,并从此开始在课堂上念课文。“老师有次还夸了我,那次别人念得结结巴巴,只有我最流利,老师说,文比你们大家都念得好,这不是滑稽吗?后来我告诉我父亲,我父亲很高兴,还让我把那段儿再念一遍。”在日本两年之后,小小年纪的文洁若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日文。

  虽然生性腼腆,但文洁若却自小好学。还是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就在父亲的鼓励下完成了多达百万字的日文书籍翻译。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就许下愿望,长大后要做一名翻译家。

  1946年,19岁的文洁若考上清华大学外文系。1950年大学毕业之后,文洁若考入三联书店,做了一名普通的校对。半年之后,文洁若由三联书店调入刚刚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又过了几年,她在这里认识了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萧乾。

  爱情 喜欢萧乾厚道、有才华

  文洁若对萧乾的最初记忆,来自于父亲曾经读给她的文字。萧乾的名篇《梦之谷》也给少女时代的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后,在与萧乾的交往中,两人从约会开始,逐渐相恋。然而,当他们相恋的消息传出后,却招来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当时萧乾已经有过三次婚姻,加之身边又有一个孩子,这种情形首先遭到文洁若家人的反对。

尽管如此,相恋还不到一年时间的两人在经过了7个月约定的深思熟虑之后,于1954年的初春季节结婚。当时,萧乾44岁,文洁若27岁。谈及当年为什么会喜欢萧乾,文洁若淡淡地说,他很厚道,又有才华。

新婚的文洁若和萧乾

  在此后45年的长相厮守中,文洁若一直和丈夫在一起,她坦言自己一生只做了3件事——“搞翻译,写散文,保护萧乾。”

  最美的日子 剪一缕头发放在萧乾“身旁”

  文洁若说,倘若问她这半个世纪中,最值得怀念的是哪一年,她会毫不犹豫地说:1956年。“我们的小儿子萧桐正是在那一年的1110出生的。”当然,1979年的“改正”也值得大书一笔。但那时萧乾已虚岁70,在不正常的年月中,心脏和肾脏均受了损害,病魔已开始侵蚀他那原本十分壮实的躯体。“而在1956年,他风华正茂,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前途灿烂,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阳光。小儿子的出生,无疑地更增加了我们生命的色彩。”

  尽管自1969930从北京动身起,到197379离开向阳湖,文洁若一家在向阳湖度过了近4年在旁人看来十分艰苦的时光。但是谈及那段岁月,她却显得很淡定。“今天回想起来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年一家人在向阳湖生活的点点滴滴。”老人笑着说,那时每两周她都会挑着担子走路去咸宁高中看望自己的儿子。“萧乾在给儿子的信中袒露过:桐桐是他的命根子和希望。”说起儿子和女儿,老人的眼中充满了母爱。

  1976年,“文革”结束,文洁若一家的十年噩梦算是就此彻底结束。他们对文学的热情终于得以释放。前后近20年间,夫妇合作完成了诸多翻译文学作品。而从1990年到1994年,他们更是合作完成了西方文学名著——被称为“天书”的《尤利西斯》的翻译。要知道,当时的萧乾已经年过八十。

  现在,文洁若的几个孩子都在国外,原本她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但文洁若说自己今后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自己还有一个很宏伟的写作计划。尽管萧乾已经离开她有五年的时间,但在文洁若的心中,丈夫却未曾离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梦见他,很精神。”文洁若说,她买了两个坟墓,也可能把萧乾的骨灰盒拉回来就搁进去,然后把自己的一缕头发放进去就行了。再把两人的生卒年代写在上面,两个人就待在那里面。

  向阳湖的生活

  “1957年以后我就开始变凶了”

  长江商报:您从小就是一个很腼腆的女子,向阳湖的生活是否改变了您的性格?

  文洁若:1957年以后就开始改变了,变得很凶,不然总受人欺负。

  长江商报:怎么个凶法呢?

  文洁若: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一进屋,屋里人大概在议论文洁若比萧乾小多少、萧乾比她大多少的问题。他们就问我,文洁若,萧乾比你大多少啊?我说不知道,没问过。他们说,那你们登记的时候你也知道吧?我说:“大一百岁,你满意了吧?!就这样。比我大一百岁,你满意了吧。”说完就“噌”地一下又走了。

  还有一次,在向阳湖。一个排长说,萧乾,你去挖河泥。要知道,挖河泥可是重劳力呀,一般都是小伙子干的。要站在湖里头,拿铁锹把泥给捞上来。我就赶紧偷偷问萧乾,你带水田鞋了吗?萧乾说我没带呀。我心想没带就有救了,便跟那排长说,萧乾没带水田鞋啊,你说怎么办,你让他回去取吗?来回两个钟头呢,根本没法儿取。后来就惩罚我了,一次排里头要留一个人看棚子,别人都回去学习(那时候学习什么的是最舒服的一件事,坐在地下,拿个小板凳儿坐那儿,最舒服了)让我一个人留下。我说我发烧呢,那个排长也不理,留下我一人在那儿干活儿。后来到晚上我就跑到医务室去,一量,38.5度,于是我憋着一股子气,把医务室开的病条儿往那四斗桌儿上一扔,他们当时正在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我说,你看我是真发烧假发烧!38.5度!“噌”一下就走了,很凶。

  我们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猫,可是后来这只小猫被野狗咬伤了,活不了。我们就买了炼乳和安眠药,给小猫实施了安乐死,然后父子俩含着泪把它埋在院后。

  村南“父子角” 萧乾教儿子英语儿歌

  长江商报:现在每每回忆向阳湖的日子,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那个画面是什么?

  文洁若:“父子角”很有意思。19716月,一批人调回北京,我们一家人分到了一间土坯房,隔着一条村路与王六嘴村庄遥遥相对。村南有个僻静的角落,深藏在小山崖脚下。周围是一片疏林,对面是一道远山。假日,萧乾和儿子带上水壶干粮,在这里一呆就是大半天。萧乾戏称那是“父子角”。他开始教桐儿英文缀字和基本发音法,并耐心地诱导儿子,教他唱些英语儿歌。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猫,可是后来这只小猫被野狗咬伤了,活不了。他们爷俩很伤心,我们就买了炼乳和安眠药,给小猫实施了安乐死,然后父子俩含着泪把它埋在院后。这件事情桐儿一直都记得。

  长江商报:在向阳湖“劳动改造”期间,您还抽空翻译了一部外国小说?

  文洁若:那是政治任务。当时日本的作品《波涛》要在北京上演。可是全北京城竟然找不到一个能翻译的人,他们让我翻译,可是向阳湖那时候没有字典,但我还是给翻出来了。我的日语没有白学。(笑)翻译《波涛》那段时间,也喘了口气。

  长江商报:向阳湖的生活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文洁若:在干校的几年劳动救了我的眼睛。从1950年开始,我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眼睛已经使用到极限。要不是后来“劳动锻炼”,让眼睛得以休息,可能我今天会变瞎。

  整整7个月我们一面都没有见过。我就忍着,我也考验一下这感情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一时的冲动。

  这感情真的还是假的?用了7个月不见面来考验

  长江商报:当年你们的相恋被很多人反对,据说你们俩也曾经相约7个月不见面考验一下这段感情?

  文洁若:是我提出了要考验这段感情,整整7个月我们一面都没有见过。我就忍着,我也考验一下这感情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一时的冲动。

  长江商报:和萧乾先生一起生活了45年,是否会觉得他的光芒掩盖了您?

  文洁若:从来也不觉得,反而是我沾了他的光。没有他,谁会知道我是谁。也不会有人来找我翻译《尤利西斯》。

  长江商报:《尤利西斯》曾被喻为一本“天书”,您和萧乾是怎么翻译它的?

  文洁若:能翻译出这样一本“天书”,我们很自豪。当初翻译的时候,我们真是字斟句酌,不仅根据英文版,而且还参考了3个日文版,通过不同版本的相互印证,选取最佳的译法。

  “爱在前,恨在后,恨是更深层的爱”,萧乾觉得真正对祖国有爱,这样才能够对那些贪污腐化有恨。

  长江商报:1983年,冰心写了《绿的歌》,萧乾的致辞题为“能爱才能恨。爱在前,恨在后,恨是更深层的爱。”您对他的这句话如何看待?

  文洁若:萧乾觉得真正对祖国有爱,这样才能够对那些贪污腐化有恨,如果不痛不痒的,也不会关心。

  长江商报:萧乾先生的经历中,报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要尽量说真话,但一定不要说假话”。不知道萧老为何出此言?

  文洁若:徐城北曾经说过萧乾这句话表示出北方人的皮实,他说巴金是一种很坚定的态度,要说真话。萧乾就是拐了个弯,就是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坚决说真话,也不大可能。

  长江商报:您是否也影响了萧乾?

文洁若:和我在一起,他比较收敛点了,没有以前那么锋芒毕露。

2008年4月文洁若在萧乾文学馆前

  长江商报:您现在做梦还会常常梦见以前你们俩在一块儿的时候的那些日子吗?

  文洁若:常常梦见,梦见他和我说话。

  长江商报:梦见他是什么时候的样子,是老年的,还是以前?

文洁若:都是很精神的时候,他到最后都是挺精神,挺好的。

文洁若,萧乾先生夫人。贵州贵阳人,1927年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语专业。曾任职于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2002年被推选为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名誉理事,2004年被评为资深翻译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萧乾与文洁若》、散文集《梦之谷奇遇)、随笔集《旅人的绿洲》、评论集《文学姻缘》等。晚年与萧乾合译的《尤利西斯》,更成为中国翻译界的一件大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