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不老的院士——潘际銮——余姗

2013-03-22 |

 

潘际銮院士在国庆观礼台上

受领导的委派,我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院士办理有关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能让我近距离地感受一位科学家的风采,也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使我受益匪浅。

潘院士出生于1927年,他常调侃自己是“80他的工作繁忙程度丝毫不亚于80他每天在实验室工作8小时左右,包括节假日。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带着一批研究团队,担当起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他每天驾着电动车在清华校园里奔忙,80多高龄的潘院士行动稳健,他驾车在校园里穿梭奔跑的情景被有心人跟踪拍摄,并交学校收藏,学校乘机将这感人的画面播放给师生们观赏。

潘院士他从不服老,心态年轻、好奇心强、充满激情。他的这种饱满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使接近过他的人都深受感染,同时也对他产生崇高的敬意。潘院士将工作安排得很紧凑,他除了在清华园里搞科研外,还经常参加有关学术研讨活动和应邀到某些高校演讲。

每次潘院士演讲,会场都座无虚席,赢得师生们的一片贺彩。潘院士的家乡在江西九江,他平日讲的是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遇见老乡他又会讲一口浓郁的家乡话。潘院士每次上台演讲时,都会稍加修饰,他身着西服,神采奕奕,演讲时声音清晰,内容丰富生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嘱咐师生们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科研上要树立勤奋务实的学术精神。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家被潘院士的演讲深深打动,同时也被他幽默风趣给调动起阵阵欢笑。

当潘院士谈到目前评职称不仅重视科研成果,还更为重视发表论文和论文的数量时,他对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说:“目前发表的论文很多,但真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却很难找到。比如我搞的焊接研究,遇到某些问题到网上查,随便一搜,发现网上有关焊接方面的论文有上百编,但没有一编论文能解决我的问题。这说明很多论文不能带来实际效果。”

他说“我的博士生白天忙科研,晚上关起门写论文。我问他:‘你写这些作用不大。’他说:‘评职称就有用场,不写论文,科研做得再好,论文少了我评不上职称呀!”(一片笑声)。他又说“在我任某某大学校长期间,每当评职称时,文科老师拿来评职称的论文资料有一大提,而理科老师的论文资料却少许几本,相比之下理科论文较难发表,在此之前需化费大量的时间做科学实验。”他还说了个笑话:“有位日本人提到:‘中国目前科技发展迅猛,有超过我日本国之势。’另位日本人答道:‘我们不用担心,中国的科研人员都在埋头地写他们的论文去了。’”(又是一片笑声)。

他谈到了以论文多少为标准的弊端。他说:“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袁隆平,他发明了很多科研成果,培植出几十种优良水稻等粮食品种,但上报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审核时认为他发表的论文不够,没批下来。但他的科研成果已影响到海内外,国外请他去讲学,美国科学院聘他为外聘院士。我们知道这事后,才跟着确定他为中科院院士。潘院士说:“他常年泡在实验田里搞科研,非常劳累,没有太多精力写论文。所以说,对他来讲论文多少说明不了问题,科研人员的水平不能仅凭论文多少来衡量,更不能认为论文越多越好。论文要写,但要精,要有价值,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科研人员的水平要看他的科研成果能带来多大的实际效益。”

当然,潘院士对评职称重视论文数量的看法仅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也许有关评审机构一时难以改变目前这种格局,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管理制度将更趋于完善,会更科学、更规范、更务实。同时望我们能从潘院士身上感受到一名科学家在科学领域那种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象潘院士这样的科学家们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象潘院士他那批坚持不懈科技创新的科研团队,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果!

院士携夫人在清华园里

潘院士与夫人在井冈山

将军挂帅(左二至右:潘院士的夫人、妹妹、女儿、孙子  )

相关新闻

  • 192022.04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潘际銮院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潘际銮同志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潘际銮同志长期...

  • 222017.12

    潘际銮院士奖学金首届颁奖典礼在清华举行

    12月20日上午,潘际銮院士奖学金首届颁奖典礼暨庆祝潘际銮院士九十诞辰仪式在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潘际銮院士携夫人李世豫,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机械工....

  • 272017.04

    “潘际銮院士奖学金” 在清华大学设立

    4月25日,“潘际銮院士奖学金”设立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机械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机械工程....

  • 222007.10

    潘际銮院士谈西南联大办学经验

    10月19日晚7点,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里,“时事大讲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西南联大办学经验启示的讲座,并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做主讲。

  • 232014.05
  • 102022.05

    “我信奉的还是这几句古话”——追忆潘际銮院士

    不论做任何事情,我以为作怪的主要是金钱名利。 ——潘际銮

  • 212022.04

    深切怀念西南联大杰出校友潘际銮院士

    2022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西南联大杰出校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62021.06

    潘际銮院士:把自己同国家命运“焊接”在一起

    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乘坐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就已和一位焊接专业领域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为了让火车平稳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经年过80岁的潘际銮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一手筹办了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了国家一个又...

  • 302020.08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看望潘际銮院士

    2020年8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看望南昌大学老校长、老朋友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院士,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陪同。左起:清华大学机械系党委书记吕志刚、邵鸿夫人、邵鸿、潘际銮、潘际銮夫人、陈旭

  • 272018.06

    潘际銮院士赴台参加西南联大展览暨座谈会

    2018年4月底,两岸清华联合举办了“刚毅坚卓:烽火中的西南联大”特展。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潘际銮院士跟随北京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访问团一行赴台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