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的夏天来得比较晚,到七月初才开始火热。近些日,许多事情都给我带来不寻常的感觉:既有让我特别高兴和愉快的,也有让人不得不担心和深思的。
先说说让人高兴的事吧。自4 月18日至5月16日,我因患脑梗住院治疗。由于发现和治疗都非常及时,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这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的真理,自觉地广为宣传以利他人的健康。在此过程中,我再度感到来自各方的亲切关怀,无比温暖。特别让我认识到,人老以后身边的亲人照顾有多么重要。这次,儿子大龙和保姆小周立了大功,我衷心感激他们。
紧接着,就是小彦、荔荔和侨星一行回来探亲观光。他们特意安排此时回来是有道理的,因为侨星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四年之内不能轻易再动,在这时候加强她的寻根意识十分必要。侨星虽然已经是亭亭玉立的16岁少女,可是在我面前她还是和儿时一样可爱,不时还要和爷爷做顶碰头的游戏。6月9日,正是大女儿蓓利的60大寿,今年又是小虹的50生日,姐妹俩相约结拌到纽约大都市去欢度生日。这一天,她当地最要好的美国朋友CINGDI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生日宴会,来了几十位好友为她庆祝,可见她的人缘之好。这一天,我也在“俏江南”大餐馆举行宴会宴请亲友既为她祝寿,同时也为小彦一行接风。在此期间,我们家巧逢喜事重重。不久前,蓓利写了一篇《我的奶奶》,十分感人,并且随即译成了英文。我将它们投给了向世界发行的《中国妇女》杂志,因为在1996年这本刊物登过我写的文章《95岁的母亲为孪生女儿做60大寿》,引起过强烈的反应。没有想到,此稿很快在《中国妇女》的中英文版上都刊出了,并且配以祖孙相聚的巨幅插图。从此,我和这个刊物的主编建立了友谊。她读了我的《自传》后颇有感触,特来拜访,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当时,正值我的老伴小裴逝世四周年,我给主编看了我写的《小裴四周年祭》,也看了蓓利中文班上的美国学生所译《我的小裴,我们的小裴》一文的英文译稿。没有想到,不久以后,突然收到她改写的同样题目的文章发来让我过目,我既吃惊又感动。同时,这本杂志的英文版也全文刊登了《我的小裴,,我们的小裴》的英文译稿,而且配以反映我们家历史变化的多幅照片。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不是对于小裴最令人鼓舞的纪念吗!她在天之灵也一定会高兴地看到,大家永远都这么强烈地怀念她。小彦一行这次也专门去八宝山人民公墓我他们的爷爷、奶奶和妈妈扫墓。他们去上海时特别去看望了我的老友李储文一家,去成都寻根时也拜访了已近百岁的马识途伯伯,在去西安看古代兵马甬时也得与长辈颜姑姑一家人欢聚。在此期间,最可贵的是我和小彦有过半天单独的交心谈话。我已经如此高龄,长子小彦却远在天边,我们有必要及时交换彼此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和国家的看法,彼此心中都要有个底。小彦和我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两个不同的机遇带来不同的人生。革命给我带来风云激荡的人生。坎坷并没有把我压倒,是理想和亲情、友情、国际友情谱写了我不平凡的人生。小彦则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尤其幸运的是他能在具有先进社会机制的美国求学和成长,并且因此已经开展了一个蒸蒸日上的人生。可喜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保送他去学习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导他的:“社会学是要为社会服务”。他不仅自己创办企业为美国社会服务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而且正在企图将在美国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科学化的经验和实践介绍到正在突飞猛进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来。能够看到儿孙们一个个都如此茁壮地成长,对于进入晚年的我以及在另一世界的小裴,都是最大的安慰。
另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喜讯,是恢复我们父亲才华出众的本来面目的古典文艺书籍《巴蜀妙才张实父---篆刻,书法,诗词》被以出版传统文化古迹著称的开明书店出版了。与阿菊妹相交甚深的这家书店的领导,吃惊发现我们父亲的印谱和书法已达到极高水平,认为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于是建议我们重新整理出版。此事惊动了我们全家,大家各尽所能全力以赴,因为这是对今年父亲逝世60周年最好的纪念。于是,经过一番努力以后,一本从右向左竖排的精装书问世了。封面是99岁的书法家马识途题写的书名:〈巴蜀妙才张实父---篆刻,书法,诗词〉,32开本,古色古香。书中篆刻、书法、诗词作品印制精美,引人入胜,会让读者不忍释手。书名中的“妙才”二字来自中国最著名的国画家齐白石为父亲亲笔所写的“润格”。书曰:“实父之所长真妙才耶!刻印每字四万元,书法诗文另定。”在书未出之前,书中主题文章“巴蜀妙才张实父”已提前载于文艺界的权威杂志〈中国文艺家〉。我立即将此杂志分赠给我的四个儿女,让他们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骄傲。此书之得以出版,阿菊发挥了她的最大能量,阿宁的主题文章确实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父亲和母亲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为之感到高兴。
在此期间,国际大事不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倍受世界关注。尤其是习近平与奥巴马十分特殊的“庄园会晤”,显示中美之间的大国关系为全球所注目,无不预料它将影响世界。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国家,眼光又无不注视新上台的领导班子将中国引向何方?自从党的十八大后,针对当前时弊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反映新的领导深知国家面临问题之严重,已经下决心认真改弦更张。在发达的网络世界里,什么样的意见都可以发表,不免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从网上同样也可以看到,中央最高领导层为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也一再提醒对于新政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因为面对的形势和问题极为复杂,要解决问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阻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人们不会忘记,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自我纠正错误的。
今年“七一”是党的92岁生日,外文局和《今日中国》杂志社党委领导突然光临寒舍,来看望我这个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我深为感动。更重要的是向我传达了一个令人鼓舞的重要信息:自上而下,全党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问题的整风学习已经全面展开了。
(2013,7,7 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