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宁恩承:我的南开大先生张伯苓

2019-10-29 | 来源 公号“南开往事”2019年10月13日 |

编者按:一百年来,民族复兴大业汲汲骎骎,月异日新。渤海之滨,海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山高水长,奔流不息,滋润着万千学子,书写着一篇篇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宏文巨著,每一页上都大写着两个字——“公”、“能”。

忆往思今,百感交集。值此南开大学百年大典、南开中学诞生115年之际,饮水思源,本号特刊发南开大学1922级学长、东北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宁恩承先生的文章,深切缅怀以张伯苓先生为代表的南开先哲,感谢他们在中国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用生命点亮真理之灯,陪伴着我们走到今天。这盏灯会一直照亮着——新百年,新南开,新中国,新世界。

本文略有删改,标题与小标题均为小编所拟。原文标题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

中国一百年来,祸乱相因,始终在乌烟瘴气之中打滚。主要原因是好人太少,人民贫、病、愚,日处灾荒边缘。国家内忧外患,永在扰攘之中。主政者虽然不贫不病,然而愚蠢荒唐的程度,远超过一般老百姓之上。主政者多冒充伟大,满口仁义道德,而行为则不堪闻问,所以国计民生永远是一团糟。中国尚在人治时代,一切以人为主,“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有一个好人则一切均好,有一个坏蛋则一切全坏。可惜坏蛋太多,眞正伟大人物,言行如一,精忠为国者,为数极少。七十年以来,中国最伟大人物,天津张伯苓先生其一。

伯苓先生之伟大,在于表里如一。心胸伟大,身材也伟大。他身高六尺五寸,在人群中一见就是伟,就是大。真如鹤立鸡群之中。在南开校园漫步时,伉乃如、喻传鉴、王九龄等有时相随。远看去,好像一个大人先生领一群小孩在散步。其实,喻先生、伉先生均是中等身材,并不矮小,不过在张伯苓先生影照之下就显得渺小了。

先生声如洪钟,在南开中学大礼堂的修身班全校学生齐集一堂,不论坐在前排,或坐在后排,均可听得清清楚楚。其他大人先生上台讲演,同一讲台,同一礼堂,相形之下,就差多了。在礼堂讲演的名人,如王正廷、顾维钧、梁启超等,其音量均非张伯苓先生可比。汪精卫的演说,富煽动力,娓娓动听,也曾在这礼堂讲过,但其音量仍不及伯苓先生之一半。张先生身材高大,毫不费力,就可有洪大的声音。

张伯苓先生世居天津,原名寿春,但世人很少知其寿春之名。其弟张彭春则以原名闻于世。在张家大家庭中排行,伯苓先生排第五,故在家称五先生,张彭春为九先生。一些南开老学生,或者常听得校长说“五奶奶”如何如何,九先生如何如何。五奶奶即是伯苓先生之妻,九先生即是张彭春先生。

伯苓先生生于1876年,那正是中国衰落时期。1860年,英法联军由天津攻破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代,国内大乱。太平天国长毛造反,占领十三省。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北方捻匪仍在横行,举国不安。先生生于变乱之秋,可谓生于忧患。

那时亦正是中兴图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有识的中国人,已知中国老大,帝国这一套衣冠文物,不足以抵御洋枪大炮。遂创新学,学洋务,下洋操,在天津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伯苓先生1894年毕业于这个北洋水师学堂。当时另一个知名之人毕业于水师学堂者是黎元洪。黎总统退职以后闲居天津,与张先生及南开同人时有往来。他的两个女儿黎绍芬、黎绍芳,一个儿子黎绍基均在南开上学。

在海军船上张先生作过什么官,向来没提过。大概是很小很小的官吧。因为18岁时(1894)就是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之年。18岁小伙子刚毕业于水师,大概不会升到什么官。

甲午之战是中国大失败的开始。海军军舰全军尽没,海军提督丁汝昌仰药自杀。由于这次大失败的教训,鼓励了张校长的志气,坚定了他一生的爱国热忱。

水师学堂是洋务之一。水师学堂的教习,一部分是洋人,因此张先生在水师学点英文及算学。80年前英文算学是很洋化的学问。张先生凭这两项洋学,到了严馆充任英文和算学教习。

严馆是严范孙先生的家馆。当时清末尚没有公立的学堂,有权势大富之家自请教师,成立家馆以教育自家子弟,严馆就是这样的家馆之一。

严范孙官名严修,清末翰林,作过学部侍郎、贵州学台。参与戊戌(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的新政运动,是当时前进分子,极有眼光。他以为中国不变新法不足以图强。所以他的家馆除五经四书等经义线制书外,加聘张伯苓先生教授算学英文。当时算是很维新了。这是张先生教育事业的起点。

当时严馆的学生只有童子五、六人。严慈约、严慈敏是当时的学生。据说慈敏最好,不幸短命死矣。南开中学礼堂的后厅命名“思敏室”就是纪念他的。思敏室是演新剧的化妆室,也是小型会议开会之所。周恩来及一班上过讲台的学生全知道思敏室的内容。

严馆的新学英文、算术相当成功。后来王馆学生闻风而来,加入严馆,从张先生学“新学”。(王馆系天津富商王奎章所立)从此严王两馆合请一位洋教习。可惜时势多艰,变乱屡起。1898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六君子弃市北京菜市口。接着1900年庚子拳匪之乱。天津是拳匪的大本营,焚烧抢掠无所不为。接着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攻破天津城,打进北京。西太后仓惶出走,天下大乱,天津受害最烈。张先生亲见拳匪之愚蠢举动,及洋兵之杀戳抢刼,感受极大刺激。当时张先生24岁,血气方刚,深感中国人之愚蠢,人民固愚蠢,当政的西太后、刚毅、端王更愚蠢。后来张先生一生致力教育启发民智,屡次说中国之病在于贫、病、愚三现象,概由于八国联军破天津、占北京一役之影响。中国之积弱无能,洋人之残暴刼杀,促发张先生的爱国之忱。他一生训练学生要爱国,要为公。并以“公能”二字为校训,或源于甲午之战及八国联军破天津占北京的教训。

1901年,西太后由西安回銮,八国联军由北京撤退,局势苟安。清廷媚外惧内,西太后虽然昏愚如故,然而受外国压力,不得不变法图强。于是废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张先生以严馆、王馆的基础,遂改严馆、王馆为天津敬业中学堂。南开中学东楼有一个类似云盘的校钟,上写“天津敬业中学堂”恐怕是敬业中学堂唯一的历史陈迹了。

1908年移校到南开荒地,天津人称为南开洼。天津有南开、西开、老西开等地。南开是地名,原是最荒僻堆垃圾的地方。天津的最大臭水坑就在南开学校的墙外。北方春季大风,臭气满楼,凡是南开老学生均饱受臭气之熏陶,而今六十年后或尚可于想象中嗅到那大臭坑的臭味。

1908年,南开第一班学生毕业。这一班学生送给南开母校一口纪念井,在南开中学入门处的右手边。井上有一小牌坊,上列第一班全体学生的姓名。其中第一名是梅贻琦。梅先生作过清华大学校长及教育部长多年,人多知之。另一人是南开最大功臣之一的喻传鉴先生。另一个大功臣华午晴(华白眼)也是第一班的学生。另有银行家大陆银行经理韩云裳等知名之士。

前此保定有一个什么师范班,办的不好,归并于南开。其中出名人物有陶孟和(履恭)。陶先生系留英学生,主持社会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并任北京大学教授多年,对于中国社会学术很有贡献。

自从移校于南开以后,校誉益隆,人材辈出。南开毕业生作过部长、大使、大学校长、科学家的,车载斗量。国民政府方面,有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大使段茂澜、于坡吉、张平群,部长郑道儒、田炯锦、张道藩、张厉生、张兹闿、查良鉴、吴国桢、叶公超,等等。共产党方面以周恩来为首,其下有林枫、刘澜波、黄敬(俞启威)等等指不胜数。世界出名数学家陈省身,及出名物理学者吴大猷均系南开出品。

中国唯一写戏剧够格的万家宝(曹禺)是南开学生。但也有许多名人不是南开学生而误为南开学生的,例如最出名小说家老舍(舒舍予)在南开中学作过教员,不是南开学生。中共女要人邓颖超(周恩来之妻)不是南开学生。许多报纸图书每以邓颖超为南开学生,似乎掠美。邓颖超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作学生时,南开尚无女校。南开女子中学成立于1923年,那时邓颖超早已成年,成为共产党员,不是学生了。河北女师校长齐璧亭出国留美期间,张伯苓代理女师校长,所以邓颖超及许多女师学生也呼张伯苓为校长。

许多学生兄弟姊妹同在南开。例如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琳(医务署署长)、梅贻宝(燕京大学校长)、梅贻龄(女)。吴大猷、吴大业、吴大立三兄弟。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镕、查良铸、查良镛。张训坚、张训达、张训恭、张训良四弟兄。黎绍基、黎绍芬、黎绍芳等等。多数南开毕生承张伯苓先生的感召,每能洁身自好,对国家有所贡献。作汉奸的人或贪污被枪毙者尚未闻及。

中学时代人格之感化有极大影响。潜移默化,每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一项道德标准,树立一种永久的是非观念,永生不改。例如南开不准随地吐痰,南开学生每人均已接受这训练,一生实行这好习惯。张校长每以“为公爱国”训示学生,因此南开学生多有为公的观念。这为公的一点是南开与众不同之处。

张先生眼光远大,60年前即提倡体育,注重科学,主张为公爱国。这三大政策是当时极新颖、人所不知的。当时很少学校有物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唯南开有之。南开之出科学家,或与提倡科学有关。

中国人不重视体育,时至今日犹且如此。60年前提倡体育,乃先知先觉的事。因为提倡体育,华北运动会每以张先生为会长或总裁判。而华北运动会之跑第一者常为南开学生。民国初年的郭毓斌、魏文翰闻名全国,均是南开学生。二十年代篮球之五虎将亦属于南开。民国十年以后,南开体育普及,规定每一学生必须跑百码、跳远,方能毕业。每一学生必须抓上铁杠,跳木马。这均是他校所无的体育考验。

爱国运动每发于南开,且由张校长主持。民国八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抗英运动,均有南开参加及领导。周恩来、马骏,就是这些运动中的知名学生。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大学,因南开向为爱国抗日之发源地。

南开且有一些新课程,例如“时事”、“演说”和劳作实验。虽然未能始终维持,后继为艰,然对于学生的训练不无裨益。

“时事”是提倡学生知时务,每星期有一课。由先生讲时事,由学生讨论时事,试办之初很有兴趣。然而先生难请,并没有能讲时事、专懂时事特有消息之人。仅能讲讲报载新闻。学生已看过报了,先生用同一来源来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中学学生知识有限,对于政治、经济、哲学、事理,均无认识,更无深刻成熟的了解。对于讨论时事是无法进行的。而且无法像算学、物理可以考试。没考试分数的课,一些学生不理,试行几年,1922年后,就没有正式把时事列为课堂的科了。只时时鼓励学生自己注视时事。

“演说”是另一新的尝试。一个人表达意见有两种方法,一为笔写,一为口讲。学校教育,仅重笔写,学生不能用口表达他的有条有理的意见,这种教育是不完备的。尤其是在民主国家,在公众之前不能表达己见,则民主政治无法实行。公开演说能说服民众,乃民主国家中领袖的必有训练及能力。张校长训练学生公开演说的意见绝对正确。然而又是同一困难,教公共演说的先生是没有的。而每星期一次演说,学生没材料可说,因而无话可讲。试行二年,这课程也改为课外活动了。

1923年,张九先生(彭春)由俄国考察归来。把见于俄国学生从事实习、不念死书的教育方法在南开仿行,乃令学生实习工匠、铁匠及工厂。九先生的想法,张校长原不赞成,既是新政,姑且试试。试办一年行不通。学生求学以念书为本,不要作木匠,作铁匠,而且也没有木匠、铁匠可作。只是象征的,木工、铁工,学生随便玩玩,不如苏联学生,与政府工厂有密切联系。九先生的试验不灵,然而南开日新月异,日日求改良求进步的精神不可泯灭。

南开学生的课外活动,似为各校之冠。学校青年会是基督教学生活动之所。另有童子军、足球队、篮球队、敬业乐群会、南开周刊、话剧团、京剧社等等。学生的德、智、体、群,均有启发和锻炼之所,不仅课本上有成绩而已。

人格高品

张先生最伟大之处,在于言行一致。自奉俭约,对于金钱一介不取,一丝不苟。南开虽然有董事会,有颜惠庆、吴鼎昌、陶孟和、胡适、丁文江等为董事,这些董事是挂名的董事,既不负筹款之责,也不问校务。一切财权用人均由张先生一人总揽司理。在中国一般人处在此类一人专政制度之下。多是予取予携,钱款不清,有钱下腰包,自己享受。张先生始终住在南开后边电车厂旁边一个臭羊皮市中。三间平房,门前满晒着臭羊皮。但是他这三间房之内部则窗明几净,绝对整洁。地板总是红红的,玻璃总是亮亮的。因为整洁是张先生个人力行的规律之一。用以持家,用以治校,亦用以训示学生。他不赞成名士派之蓬首垢面,乱七糟八。他说,“你要成一个名士是可以的,但不必学名士派。”他对于名士的定义是“一个人说一千句胡涂话,其中有一句稍微明白一点,这个人就是名士。”

他在学校月支100元,后来有了南开大学,他兼作了大学校长仍支100元。三十年前100元当然比现在的100元价值大,但一家六口,四个儿子一位太太总要极度紧缩方可过活。所靠以维持者是天津电车公司月付300元。天津电车公司是比利时人办的,为拉拢地方人士,聘张先生为董事,月送300元车马费。多少年来张家就靠此过活。其余学校学费收入,外来捐款,涓滴归公,用为发展学校。

赴北平时,先生永坐三等车。住在前门外施家胡同北京旅馆。店账每日一元。先生去平时,每次带一盒臭虫药,一包茶叶。北京旅馆的臭虫很多,永久欢迎客人。臭虫药是必需的防敌设备。另外张先生自带一包茶叶,因为旅馆的茶叶实在太劣,太要不得,这一包茶是张先生唯一奢侈品。

虽然这样俭省,每月的钱有时仍不够。唯一办法,是由学校临时挂借。华午晴先生手中有一本秘账,详记每次借的数目。除非绝对为学校公事由学校出账,由学校付旅费外,大多时候均记在他自己挂借的账上。1930年他作东北大学董事,坚决不肯接受分文金钱报酬,但每次出关去奉天时又不是南开学校的公事,他这十几元旅费,就算作向南开挂借。诸如此类,年积月果,多年堆积起来已借到两千多元。

1934年,日军入关进占冀东,国民政府派黄郛赶到华北,向日军求和,签订塘沽协议。黄郛为维持中国的面子,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网罗地方人士以壮门面。张先生首当其选,自在延聘之例。但委任状送去以后,张先生拒不肯就。黄郛知道我是张先生的学生,特烦我往说。我由北平到天津力陈华北局势之危。先生说:“我已经和日本打过一次败仗了,不能再打败仗。”我说:”塘沽协议已签订了。打败仗的是黄郛,与先生无关。目前仅是春帆楼讲和,得一喘息时间,以期再战。既不作汉奸,亦不向日本人叩头。”许久先生方说,”那么好罢。”方俯允充数为委员。

当时华北危急,日本人节节逼攻。黄郛的政务委员会支持没到一年,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勾结萧振瀛、宋哲元,另组华北政务委员会。黄郛仓惶南返,再上莫干山休养,不久且寿终正寝了。他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也风消云散。黄郛南返之前,把各委员的车马费分送给各委员时,张先生在天津不在北平。黄郛把张先生车马费3000元交给我,请代转呈,黄走以后,我去天津送呈这笔钱。张先生大不以为然。他说,“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未给国家人民作任何事情,拿这三千元实不应该。”

这是本文作者赴英留学第一年(1925)的照片

这一下子我可为难了。黄郛南返,随从人员均已星散,这笔钱无从退还。我也不能从中吞没,自己下腰包。在这不得要领之时,我去找南开的金刚华午晴先生和伉乃如先生寻求解决办法。华先生忠厚长者,说不出什么主意。还是伉先生智多星,他说:“校长在学校挂借两千多元,多少年没法还。就拿这笔钱作为黄委员长黄郛个人以朋友身份,捐赠南开代校长还这笔欠款如何?”得此解决办法,我喜出望外,立时把钱交给伉先生。由伉先生出一收据,以为将来在我和黄郛在地下相见时总算有个交代。

这3000元如何处理,伉先生足智多谋自有办法,无关宏旨。我述这段故事的目的,在说明校长一生公私分明。外边人连同我们这班老学生全不知校长会艰窘如此,欠款无力归还。现代中国人中,这样人绝无仅有,一般人多是公私不分,予取予携。公家钱就是自己的钱,自己的钱仍是属于自己。

南开学校是校长一人唱的独脚戏,尚有条理如此,南开学生应永以为法。

知人善任

南开的台柱有四个人,伉乃如、华午晴、孟琴襄、喻传鉴。这四人应称为四柱,或四大金刚。南开一切校务行政,全托在这四根柱子上。张校长好比一个大梁,这大梁托在这四柱之上。这四根柱子,永久直立,永久不腐,永生效忠南开。南开之成功在稳定,而于稳定的根源在于这四根柱子。这四根柱子是铁打衙门。至于教书先生乃是流水官,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年年物换星移。而一切学校大计,行政层务,全托在这铁打衙门的四根柱之上。这四根柱永不更换。教员先生,如舒舍予(老舍)、范文澜、罗常培、陈小辫、王老虎等等,全是此去彼来的流水客卿。大学的教授如蒋廷黻、徐谟、李济、何廉、方显廷、罗隆基等,更是临时设帐之事,三五年后就远走高飞了。而这四棵台柱,屹然不动,死而后已。

张伯苓和喻传鉴

喻传鉴浙江人,南开第一班学生,北京大学毕业。主持校务勤勉认真,五十年如一日。在1920年代,南开只有一千人,规模尚小。喻先生还教几点钟的课。例如四年班(最高班)经济学由喻先生教。后来学校大了,教务繁重了,喻先生就不教课了。1930年代,重庆南渝中学成立,喻先生主持南渝,稳坐沙坪坝,是实际的校长,名义仍是主任。喻先生办事认眞,一丝不苟,学生成绩较差,或被“挡驾”(勒令退学)而请求人情者,多数不准。这些要求不遂而含恨的学生骂他为“臭鱼”。实在喻先生既非鱼,亦不臭,其人和霭可亲,唯我要拙于辞令,说一口浙江音的天津话。每次上大礼堂代校长主持修身班,天下大乱,很少得满意的结果。

孟琴襄是师范班学生,是南开事务主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欧战,在法国为华工青年会的干事。(南开另一个华工青年会的干事是郑道儒。)孟先生1920年战后返国即充任南开事务主任。办事有板有眼,能动能俭。南开校内没有一般学校的满地橘子皮,满地乱纸。校中各处整齐清洁,食堂里没苍蝇,厨子茶房,每日必须剪指甲,常常剪发等等,百种屑务多是孟先生管理。1930年,我充任东北大学校长时入关借兵,商请张校长把孟先生借重一年,出关为东北大学的事务主任。孟先生到东大以后电灯亮了,马路平了,水沟通了,教授住宅减少了报怨(300个教授太太,南腔北调七嘴八舌,没报怨是不可能的,减少就好了。)而且一年之中事务部节省20万元,这内中的巧妙,均由于孟先生的事务“天才”。而这天才之来源,是伯苓先生训练的结果。

华午晴先生是个笨重人物。身材高大,笨是笨极了,但极重要。其重要性非一般局外人所能了解。他的名位官职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主持事务,管理房产,修理旧房,建造新舍,但他不是事务主任。因为事务主任是孟琴襄先生。学校的钱款均由华先生经管,但他又不是会计主任,会计另有他人。校长每称“华先生”,学生亦称“华先生”。华先生拙于言词,好像从来说不清任何一件事。但心里有数,任何一件经手的事全清清楚楚。例如八里台南开大学之修建,南开女中之修建,均是华先生一手经办。南开中学的大事,南开大学的大事,均与华先生有份。南开学生不知底蕴,以为“华白眼”是一块大肚皮的一块大肉,殊为皮相之论,不知华先生之重要性。

最大功臣当为校长秘书伉乃如先生。在学生中最没人缘的人,也是伉先生。学生在背后总说“小伉”如何如何,实在伉先生中等身材,并不小,惟在校长之前相形之下好像渺小。他当时年岁、身材均不小。许多学生说他气派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优先生足智多谋,好主意很多,坏主意也很多,在二十年代伉先生兼教化学。周恩来、吴国桢、寗恩承等全是伉先生受业弟子。他教书极有方法,极受学生欢迎。一九二二年以后校务日增,他就专主校务,兼代大学注册部主任,不再教化学了。

注册部是阎罗殿的判官,主管生死簿的地方,不及格的学生在生死簿上列有“死”字的,对于判官自然不感激。已死的人对于判官自然也无感情。

伉先生足智多谋,深于世故。所谓”深于世故”即是能应付许多好事或坏事,能应付好人或坏人之谓。应付好人用好法,应付坏人须用坏法,道学先生不懂世故人情,仅板着脸说仁义道德无补时艰的话,是无用之人,伉先生不属于这类。在演新剧时周恩来饰女角,伉先生一向充坏小子。伉先生深深了解人性恶的一面,因为懂得应付恶人和坏事。

许多南开学生不满意伉先生,但又说不出反对的道理来。我曾问过反对伉先生的同学:“你说伉先生怎么不好呢?『为人谋而不忠乎?』”对方却说不出证据来。

周恩来因为和伉先生一起演新剧,又一度作过校长的助理秘书,因此周、伉二人极为友善。在共党秘密工作时期,周恩来潜来天津,伉先生曾掩护过他。那时国民党时代掩护共产党人乃是杀头之罪,你能说伉先生为人谋而不忠吗?许多人批评伉先生趋炎附势,然而当周恩来避难时,并不是以后的总理。伉先生不是共产党员,而为朋友冒生命危险,不能不说为朋友忠。

除了四大金刚以外,少数职员多是临时的短期客串人物。校长自己每引以自豪的是他用过三个学徒秘书。一个是郑道儒,一个是段茂澜,一个是周恩来。这三个人后来全成了部长、大使、或总理。是否由于他三个人的“天才”,或是由于校长熏陶教育之功,则须由读史者自己决定了。

1945年,校长70大庆,当时周恩来在重庆,到沙坪坝来贺寿。他说他的革命成功实由于校长的一句训示。北方冬季天气甚冷,学生宿舍早晨不生火。许多学生贪图暖被窝,不肯起来。校长说,“你要光臀由床上跳起来。当你光着身站在床上,你急于穿衣,急于下床,就起来了。反之如躲在被窝里,越躲越懒,就起不来了。”周恩来说每当革命有困难的时候,他记住张校长这“光着臀由被窝跳起来”的一句,就把困难克服了。

张校长知人善任是他最大本事之一,伉先生、华先生等四大金刚只有在张先生手下方成为“金刚”,如在别人手下,或者仅是“土法炼钢”而已。

南开待遇菲薄,不足养贤。校长谋同人的生活安定,有一种保险办法。每个高级职员由学校代买人寿保险以求其最低生活之安全。但是连年内乱,外患频仍,货币一再贬值。这些先生的保险金得有多少实际好处,就不可知了。

公开夸奖是张校长用人术之一。上修身班时,常把华先生、喻先生在学生面前称赞一番。有时也赞扬”五奶奶”(校长的太太)。被赞扬的人自然觉得很舒服。人之为善,每惧他人不知,有人知其善并公开赞扬之,善莫大焉。这些人愿为校长效命。“五奶奶”六十年忠贞相夫,或者亦由于张校长这种夸赞之术使然。

修身敬业

民国初年孔孟之道仍盛,修齐治平之术仍有势力,各级学生仍讲修身之道,各校均有修身一科,以为德育之本。然而空口说白话,瞪着眼睛讲道德,说仁义,原是干燥无味的事。加以两千年前孔孟之言有许多已不合时宜。五经四书已经不用为课本,修身一科虽是要紧,但这门课不好讲。“修身”教科书也很少,只有蔡元培编的“修身”内列仁义勤学等篇。讲起来略如乡村牧师礼拜日之例行说教,听来毫无趣味。张校长独出心裁,不用修身课本,于每星期三集全校学生于一堂,在大礼堂由张校长亲自讲给学生求学、作人、处事之道,这叫作修身班。

这个修身班乃是南开特点。南开精神训练,尽在于此。学生在校所学的一点方程式、化学、原子的知识,几十年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惟独修身班校长所说的话,许多学生尚记得一二。周恩来所说光臀由床上跳起来,即是校长在修身班中之一句。这修身班的影响力乃是眞的教育,眞的精神训练。

校长在修身班所讲的话没有课本,没有讲义,是一种漫谈,上下古今的事全谈。但媚娓动听,讲道德于闲谈之中,潜移默化之乃使学生成为正人君子。每当校长不在校由别人主持这修身班时,那就糟了。全堂乱烘烘,谁也不听谁,台上台下两边均觉得很窘,很着急。

校长每次修身班均鼓励学生要“长”要“顶”。每每先说一段故事,或者南开学校的故事,甚至“五奶奶”的故事以为引子,然后再说到有困难时要项;凡作一件事业或求学均要长。每述南开历史之增长,如数家珍,以鼓励学生求知之志,使之日新月异。

少年时身历甲午的大败仗,所以张先生鼓吹爱国,鼓励学生为公,要公而忘私。他说中国之大患在于人们太自私。必须化私为公,国家方可强盛。

校长又常引俗语格言以训学生。最近南开一个老学生卢广声说香港剪发很贵,每次要四五元。但是他仍是每半个月剪一次发。因为张校长在修身班上说过“勤梳勤洗睑,就是倒霉也不显。”他得此一句一生受用不少,或者因此一生也没倒霉过。

校长爱讲鲁哀公问政于孔子的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富国强兵?如果有那么一句话,那是什么呢?“一言可以兴邦有诸?”这句话问的本来很胡涂。孔子答他说,治国之道很多,很难于用一句话概括一切。不得已用一句最简的话说是“为君难”。)校长每以此训示学生。做事必须战战兢兢念念不忘困难,随时随地小心,就不致有错了。

张先生训示学生敬业,凡事须认眞作,好好作。不可马马虎虎,不求甚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合现代科学精神。学生组织中有一敬业乐群会。周恩来是这敬业乐群会的活动分子之一。张先生以敬业乐群为训示,敬业是个人工作原则,乐群乃是公共生活的基本道德。中国人只知个人,及他个人的家,而没群的道德,乃是国家大患。这个敬业乐群会办了许多年。还过一个刊物叫做“敬业乐群”。

修身班所讲的基本道德,要学生为公、为国,也要学生有能力。没有能力,则“天下为公”一句话是空洞的,不能实现的。

日新月异,天天求发展,天天求进步,乃是南开基本精神之一。张先生每深入浅出以俗话“长”“顶”说出这道理。只有对于念过四书的老学生方引证“康诰曰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之原词。对小学生每说“后排的小学生你们懂吗?”小学生谁也没勇气自认不懂。校长每自问自答“你们不懂”。许多一二年小学生越小越自负,对于校长所说“你们不懂”一句话很不服气。但许多小学生都也记得校长的话,永生不忘。

防微杜渐是张校长另一训示。“君子防患于未然”,凡一件坏事须在起源时严防制止。如果起首之时不防,以恶小而为之,任小恶发展,终成燎原之火,不可收拾的大恶。他说“你要不抽烟(鸦片),先要不抽烟卷。”南开对于学生吸烟严厉之至,吸烟者开除,虽是罪轻罚重,盖亦本于防微杜渐之意,南开始终严厉执行。

离校的南开学生多数永生不抽烟,没有肺癌。但有些人离校后染了这小恶习,违背了张先生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但这些学生早已长成,且均已离校,不吸烟的校规鞭长莫及,无法以开除为制裁了。有一次一个老学生于南开校友会时自宣其非。向校长说“我抽烟了。”校长说,“我的规章对于已离校的学生已经放宽了。你抽卷烟是可以的,不抽大烟就行。若是你抽上了大烟,我的规章是你不抽白面(海洛英)就行。”

有一学生开玩笑说“假如有抽上白面的又该怎么办呢?”张先生说:“你指出那个人抽白面,要他到我这儿来我告诉他。”因为南开学生向来没抽白面的,所以校长的挑战是胜利的。张先生向不为假设的问题而烦恼。以假设的问题呶呶不休,白废唇舌,辩得面红耳赤,张先生从来没有过。

【20世纪】三十年代华北局势日非。南开在大后方的重庆沙坪坝设一分校名为南渝中学,发展甚远,不久已达3000人。1937年后,天津为日军占领,日本人以南开为抗日大本营,乃大肆虐,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南开中学亦无法开门。于是重庆的南渝中学改为南开中学。1941年后日本屡战屡败,国土重光之期不远,人们以为不久可以恢复天津的南开了。1943年重庆南开中学校务会议,不知什么人提出南开名义问题的争辩:天津光复以后,如果天津一个南开,重庆又一个南开,岂不相混?如果重庆南开再改回南渝,出尔反尔也似乎有困难。众议盈庭,辩论了许久得不到一个满意结论,没人提出妥善办法。张校长沉默了许久说,“只要天津收复了,日本人打败了,这南开校名问题你们交给我办。”与会的人均哑然失笑,不再辩论了。

急智应变

张校长有急智及应变之才,每能看出一件事的轻重缓急,向不以空想假设的事情妄费唇舌。

张先生一生奋斗,主张战胜万难。他说“中国人每说‘没法子’、‘没办法’,是不通的。世上没有没办法的事。任何事全有办法。死,也是一个办法呢。”

先生一生,同其他中国人一样,永生在忧患之中。19岁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大败。24岁经拳匪之乱,八国联军破天津占北京。接着外国要瓜分中国,抢租界、占海口,国内闹革命,推翻清廷。民国以来情况更糟,袁世凯的胡涂自私;督军团之凶狠;直系、皖系、奉系、西北军内乱频仍。天津、北京打来打去何止七进七出。南开生于变乱之中,诚非易事。天津是河北省的首府,督军省长所争之地。处在这样污泥之中,滚来滚去而能使南开日新月异,有赖于张先生的急智及应变之才。张校长不卑不亢,向来没对这些当权派卑躬屈节。幸而盗亦有道,这些粗人混蛋对张校长均有相当尊敬,对于南开向无损伤。

1943年在重庆时,校长述及天津往事。校长说,“我们南开没受过这些人(曹锐、李景林之流)的损害。而且我还由他们身上弄点好处。”的确这些人对南开尝有捐款赠地之善。离天津不远的小站有一块校田就是天津当权派捐给南开的。

北京政局幻变,颜惠庆组阁时曾请先生为教育总长,先生辞不就;奉系占华北时,曾请先生为天津市长,及教育总长,亦未就。盖先生眼光远大,知道一下海就身败名裂。自身不保,南开学校亦随之瓦解。

表面上先生虽似雄狮猛虎,办事勇往直前,但有时看情形不对,也就见风转舵,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平解决。他说“许多事可由时间解决。”

1924年南开大学罢教风潮可为一例。那次罢教风潮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南开向无罢课风潮,一切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卅抗英运动,均由校长主持。由校长和学生协商共同出发游行,不必由学生罢课。尤有不同的,是其他各校学生罢课,从无全体教授罢教的事。南开教授全体罢教,是破天荒了。

许多学潮起因都是小事,那次罢教也不例外。“南开周刊”是学生一种定期刊物,以前称为“校风”报,由周恩来主持,周离校以后由王捷侠接办。这类学生刊物,本无重要,学生们写几篇小文,练习笔墨而已。但日子久了,稿子缺乏,连小文也作不出来,因而难以为继。1924年冬,一天王捷侠找我拉稿凑数。我在一小时内写了一篇小文,一篇杂感,题目为“轮回教育”,批评一些年青教授没有眞知实学,仅把在美国大学的笔记,拿来贩卖,念给学生听,学生记下来,再转贩给别人。如此陈陈相因,把不相干过气的笔记,转来转去,中国学术永无进展之可能云云。这篇文章注销以后,像其他大学学生所写文章一样,没人重视的。我自己以为交卷了也没重视这一篇短文。过了两个月,不知那位教授(有人说是蒋廷黻)发起,由全体教授联名向张校长请愿,指明这篇文章有毁谤性,必须把作者开除,否则罢教。这样哀的美敦书突如其来,张校长深以为难。既没法得罪全体教授,又不能无理开除学生,直是晴天霹雳,第二天48小时以后,全体教授真的罢教了。于是南开风潮轰动华北,也轰动全国。

“南开周刊”是学生会所有,学生会是周刊出版人。教授罢教以后,经学生会紧急会议,一致议决,学生有理。全体学生决存反抗全体教授之无理取闹。这个风潮因此就扩大了。原来一篇不相干的文章,现经英文华北明星报(North China Star)全部译成英文。京沪中文各报亦全部把这“轮回教育”竞相登载。而且各报一致对于这篇文章同情,认为说的有理,斥教授们无理取闸。平地一声雷,我忽然成了无名英雄。张校长处此进退两难之中,一方面是全体教授,另一方面是全体学生。不能开除全体学生,更不能开除全体教授。屡经丁文江(校董)调解,梁启超先生打圆场,均无结果。相持一个多月,仍在罢教之中。时值严冬,校长不声不响,提前放假。宣布明年2月1日开学。

到了明年2月如期开学。校长没说任何话,教授学生谁也没再提起风潮这件事,就不解决而解决了。有一些人误以为因此大风潮我被开除云云,实非眞相。校长应付事变,不了了之的能力,远非一般人所能及。

许多年后张校长提及那次全体教授罢教大风潮,轻描淡写的说“两个孩子摔交。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回家吃饭。”

张校长一生的善言很多。群弟子记善言,个人所记不同。我所能记者只限于我的求学时代,为期甚短。南开学生几万人,各记一两句想是不止万言。

关于男女箴言,我所记得一句是向南开女中毕业学生的训话。校长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着不顺眼的人就是你(他的原配太太)。”

张先生对于自由恋爱不甚赞成。他说“旧式婚姻一半好一半坏,新式自由结婚也是一半好一半坏。以前结婚不自由,离婚也不自由。现在自由结婚,自由打架。”他现身说法:“五奶奶(校长夫人)是旧式婚姻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终生和好。九先生(张彭春)自由结婚,自由吵嘴。”

先生力主戒多言,“多言多败。”但是年青人有话就说,有话憋不住。校长60岁以后前列腺发炎,老年人小便频繁。自嘲“年青时尿可憋得住,话憋不住。老了,话可憋得住,尿憋不住。”

推理的方法先生力主归纳法。每教学生把事实一步一步摆出来,然后说出结论。甚至不说出结论也没关系,对方自己会得出结论的。

不可先把结论说出来,然后再逐渐证明你的结论之正确。我在东北大学时每先说某教授“胡涂”然后证明那位先生如何如何胡涂,那位教授自然十分不服气。张校长和我说“不可把结论放在前边,先说人胡涂然后举证明。要先把胡涂的事实逐渐摆出来,然后再作结论。”

热诚待人

张先生不是纯理智,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一类人。他对人极热诚,一向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由下列三件事可概其余。

张先生对于党政及政党向无兴趣。1937年八一三抗战军兴,不久南京就陷落了。先生由庐山会议下来,飞来汉口。那时吴国桢任汉口市长,我在汉口主持财政部税政。张先生同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同坐一架水上飞机由九江到汉口。吴国桢先得先生来汉口的消息,约同我去到江边去接张先生。

飞机降落长江以后孔院长匆匆去武昌。我同吴国桢送张先生到汉口三教街信义书店楼上一个住所。吴国桢不久就走了。因为那时军事紧张,南京已被日军占领,武汉成了实际的临时国都。吴国桢忽然由一个普通市长变为实际上首都市长,其忙可知。吴国桢走了以后,张先生很神秘的向我说:“你猜这次我来汉口作甚么?”我当然茫然不知所对。他接着自言自语说“蒋先生邀我入党,你以为如何?”这是我毫无准备的“试题”。且事关张先生“终身大事”,我似乎不便置喙。然而我的意见十分肯定,我说,“我以为校长多年守身如玉,玉洁冰清,似可不必下水吧?作票友随便唱一两句大家全叫好。一下了海就有入喊‘通’了。在国民党内看不出有甚么贡献。在党外对国家的贡献或者更多、更大。”

蔡元培和张伯苓

张先生连说,“唉,唉。”似乎赞同我的看法.第二天他去武昌见了蒋先生,如何说的,不得而知,但是没有入党。

1938年,国府迁重庆。张先生住沙坪坝南渝中学校内。一次有点小病。蒋委员长亲自来沙坪坝探病。张先生甚为感动,因此报以热情,乃加入了国民党。以德报德之热情这是一例。

1930年春,东北大学出了问题。原任校长因为与各院长闹意见,做不下去。张学良董事长推我充任校长。我以为兹事体大,恐怕作不好,屡辞不获。拖了两个月仍然找不着接办东大的人选。张再三邀我去试作。不得已我说“我去天津请示请示祖师爷。看他有何高见,有甚么人。”我遂立即登车入关。那是阴历正月初四,北方仍是冰雪封地。到天津是早上六点,方刚放晓。我到张宅时校长方起床洗脸。校长见了我突然而来,绝早求见,必有原故。我直道来意之后,校长说“大学中的困难可以想见,而且是免不了的。但是既然汉卿有求人的困难,找不着另外人选,人家有困难,咱应为他解决这困难。至于作好作不好,那是咱的问题。不可把咱的困难来顶人家的困难……由个人方面讲,人家对咱有好意,咱应以好意报之。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张校长对人的热情对事的见地,一言决之。两个月的考虑,许久的进退维谷,我立下决心不再犹豫了。我因此作了东北大学校长。

家风遗韵

张先生是旧式结婚,张师母王夫人是天津名门之女。她也是高大人材,且长于校长三岁。生四子,钖禄、钖羊、锡祚、锡祜。均是高头大马四个伟男子。钖禄精于算学,是算学教授,执教各大学。现在执教何处不可知了,大概仍在某一个大学教算学吧?钖羊自负有生意经,但一辈子也没发财。胜利以后1946年作过天津市公用局局长。共产党1949年占了天津,这公用局长自然拜了杆。但以周恩来的温情主义,锡羊未送劳动改造。总算得庇校长之余荫。他目前在甚么地方?作甚么事?久无消息。锡祚幼年即得严重的肺病。许多医生均说不可救药。张太太爱子情深,不信这些西医中医的诊断,自己细心调护,锡祚居然活了五十多年,现在仍然健在天津,可谓母爱的奇迹。校长屡次称赞“五奶奶”的伟大,凭母爱之力护理老三的肺病,延长五十年生命,可以说母爱胜过一切。四弟锡祜立志报国,18岁投笔从戎,加入空军为飞将军,不幸于1937年飞机失事陨落于江西丰城。国府失一战斗之士,张家失了一虎,极为可惜。锡祜失事之次日空军即电告校长。然而校长恐张太太失了爱子,可能伤心,所以秘而不宣,始终没说锡祜之死。起初两年说锡祜去了美国受训练,后来说调往前线作战。隐瞒托词,拖了三四年,在张太太面前始终没正式宣告锡祜死讯。据锡羊说直到1950年他未听到老太太说及钖祜之死,然而已是心照不宣了。这又是张校长不了了之的手法之一。

张校长的家庭和睦美满,六十年如一日。夫妇相敬如宾,可为任何夫妇模范。

【20世纪】四十年代,抗战紧张。人们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之时,群居重庆无所用心。吃饱饭后,制造许多蜚语流言

以为谈助。一时忽传张校长讲恋爱了,校长太太气得出走了云云。一天,一个下江太太向我说,“南开办得不好了,因为张校长净是讲恋爱。”我问她甚么人讲恋爱?女方是谁?她竟无以为对。

当时张校长年近70,以生理、年龄说,讲恋爱的时期似已过时。而且张校长生平不二色,恋爱云云,似乎不符实际。后经详细从旁调查,事出有因。原来有一个通州某女校长,是个老处女,在重庆无所事事,常来请教校长。初时校长对她客气,延见她几次随便谈谈。后以这女人啰嗦不休,校长就避而不见了。再来拜访时,校长烦张太太出面说是“校长不在家。”此人自知没趣,也就不来了。因此以讹传讹,有花添叶,好事者传为张校长讲恋爱,冤哉也。

作者简介

宁恩承(1901-2000),教育家。1921年南开中学,1922年南开大学,1925年赴伦敦大学,192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1929年回国后东北边防公署外交秘书,边业银行总稽核。1930-1933年任东北大学秘书长、校长。后历任财政部河北特派员、冀晋察绥统税局局长,改革币制银元改为法币;中央银行经济委员,创立所得税,训练税务人员;湖北直接税处主任;财务人员训练所主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财务处处长;中国农民银行总稽核;沈阳世合公银行总经理;台湾新高木材公司经理,香港ST. PAIRES’ COLLEGE校长。1959年移民美国,1967退休,2000年离世。

23岁,因发表《轮回教育》一文而震惊学界;25岁受张学良资助赴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专攻财政金融学,期间,与老舍结识并成为挚友;30岁任东北大学秘书长、校长,代张学良主持校务,使东北大学走向鼎盛。1950年赴香港创办书院。

文章已于2019-10-14修改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72019.11

    张伯苓归来

    张伯苓在天津市长杜建时、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等陪同下赴八里台,巡视南大校内的胜利楼,并在大厅会晤了前来欢迎的南开校友与新闻记者,在谈话中,他再次表达了....

  • 242012.11

    西南联大——最具政治活力的大学 (李曦沐)

    今年是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西南联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她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留下的精神财富。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

  • 052012.11

    简讯目录1~29期(文纪俊整理)

    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 262018.12

    萧蘧和萧公权兄弟:清华合璧,异国飘零

    那些年,清华园中有一对兄弟,他们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都生于1897年,都在出生后离开当地,都就读于教会学校,然后都考入清华、进入密苏里大学,而且....

  • 112018.04

    诗人查良铮(穆旦)诞辰一百周年,南开大学举办纪念活动

    2018年4月5日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查良铮(穆旦)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著名诗人、翻译家,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南开大学文学院在当天举办了查良铮(穆....

  • 112017.01

    南开大学举办系列活动纪念杨石先诞辰120周年

    1月7日,在伟大的爱国者、科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杨石先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追忆杨石先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缅怀他的光....

  • 102017.07

    院士教书匠——追记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因病于2017年7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 142012.11

    南开大学白长虹教授发言稿—75周年纪念大会

    弦歌不辍育英才,刚毅坚卓铸丰碑。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很荣幸、也很激动,能够作为教师代表,把我对西南联大精神与今天大学教书育人的一些思考,向各....

  • 232017.08

    杨振宁先生九五华诞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贺寿

    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在内的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参加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