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77级

机遇与自强

2006-09-26 | 祝京旭 | 来源 清华新闻网 |

  我是“生在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年代”那批人中的幸运者,文革后第一批考入清华。4年半的大学加近两年的助教,在清华度过了6年美好的时光。毕业后到加拿大读博士4年,然后去壳牌公司工作;三十而立时认定喜欢教书,又回到了大学;39岁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正教授,后又被任命为加拿大国家级教授。回顾起来,许多都得益于在清华打下的坚实基础,其中以下几点感触最深:

  一是清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我认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还必须发展多方面的才能。我是喜欢“旁骛”的,对许多东西都有兴趣;而清华非常鼓励我们参与许多其他活动。

  二是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活生生的环绕在清华人中间的精神与气质。这种精神与气质,也许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描述,但我们一进入清华就切切实实地感到了她的存在与力量。“自强不息”的清华校训让人充满自信,绝不轻言后退,永远奋发进取。它也在最艰难的时候激励着我,多次帮我鼓足勇气,走出困境。也是基于这种精神,我们班当时还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口号。后来这个口号叫响全国,清华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三是清华具有完美的学习环境与优良的学风。清华的教师是一流的,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的为人,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清华学生也是一流的,他们与教师一起共同造就了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学生对一个大学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没有优秀的学生,就无法有高质量的教学。我现在年年回国,在清华讲课是一种享受,因为再深的东西也能讲通、再难的题目学生们也不怕;这是对老师的最大回报。这是在超一流的大学、对着最优秀的学生讲课才能有的奢侈。记得有一次,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汪家鼎院士代授了一次化工原理课。那是怎样的讲法呀,他抛开课本中直筒圆管中的流动问题,却去推导难八度的变径圆管中的流体流动,让许多人驾了云。幸好我有预习的习惯,加上猛记笔记,课下综合起来一想,变径的问题搞明白了,直筒管的情况就变成个特例、根本就不再成问题了。这样的事在普及高等教育、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加拿大是不能干的;某年我“小试了一把”,结果是一塌糊涂,只好收敛,偶尔跑回清华来“过把瘾”吧。优秀的学生能促进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两者互益互补。清华的教师与同学,都应该为自己能在这样优秀的环境下教书与学习而感到庆幸。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读了不少书,也走了许多国家,见识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景观,阅历越多越能体会到自己从清华受益匪浅。机遇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命运给我的机遇很少,所幸都能及时抓住,这是因为清华的6年不仅给了我丰富的学识(清华人常说的“猎物”),还给了我能够不断自我充实的能力(“猎枪”),让我随时有充分的准备、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化工系1977级学生,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工系教授、加拿大国家级教授、加拿大化工学会fellow、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奖、加拿大化工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总理优秀科研奖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