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0级

“登高探幽”的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1980级] 于志刚 访谈纪实

2016-03-21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二辑 |

【编者按】从清华大学,到南京工业大学,再到中国海洋大学,演绎着“前进一步、后退半步”式的学科交叉模式,“既登高望远、又探幽入微”,充满激情地在宏观与细微之间穿梭探究,一举手,一投足,于志刚,向世人展示着党委书记的科研之旅——


“登高探幽”的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1980级] 于志刚 访谈纪实

化学工程系  刘丹


【于志刚简

于志刚,男, 1980年~198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1999年就读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1998年德国汉堡大学海洋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是中国化学学会永久会员,中国海洋湖沼化学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环境科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


   于志刚学长在清华读本科,在南京化工大学读硕士,在中国海洋大学读博士并留校任教,又曾在德国汉堡大学访问过,在科研的道路上,于志刚学长对清华的特点有着自己的理解。


学习工作双肩挑


   于志刚学长是清华学生通讯社的第一批成员,通过笔尖洋洋洒洒地创作过许多文章,包括散文、诗歌等等,他回忆说,学通社“当时有四个组”,学长是在“团的生活组”,当时环境工程79级的冯愚斌担任组长,他担任副组长。在学生通讯社工作,学长有机会接触很多杰出校友、在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在圆明园参加义务劳动时采访过刘达老校长;在主楼集体采访过姚依林同志。学长谈到这些经历,他都受益匪浅,“今天母校依然是让在校学生采访校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于在校生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谈到学习时,学长说:“我感到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本科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逐步定型的阶段。这一阶段,人文精神的培育或者说人文素养的积淀是十分重要的。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可以经历很多鲜活的人和事,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是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好途径。但是不可以过度,不能影响到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我在主管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期间,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也有这个意思。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同学做社会工作会遇到学业工作如何同时兼顾的问题,不同的社会工作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取舍,但最终还是要把专业学习放在第一位为好”。


科研路上有感悟


   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化学的研究中,于志刚学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有多项创新,现任《海洋环境科学》副主编,《海洋学报》、《海洋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和《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谈到这些是,学长说:“不能说取得很大成就,这不是谦虚,只是我在这些领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渴望推动研究的深入而已。”

   学长认为,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可能完全不同,当然,个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海洋化学和海洋生态化学中的科研方法,如果外推,就可能无效。

   (1)整体、系统和辩证的观点。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网络,海洋是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神秘的复杂巨系统。研究海洋要求整体的观点,但是如果仅仅陷入这一点就会悲观和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整体的观点是一种意识,而不是要整体地解决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整体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要求系统地考虑,联系地研究,但并不是面面俱到。实际上,海洋科学研究从内容上必须在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下进行科学的分解,在目标上必须体现阶段性即“目标的有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洋科学研究最需要讲辩证法。

   (2)“前进一步、后退半步”式的学科交叉模式。现在都强调学科交叉,学长的体会是,要“前进一步、后退半步”,即全身心地进入一个新领域,按照要成为这个新领域的专家的要求来学习和研究,然后再退回到原来的领域但运用新领域的观点和关键技术。例如学长和他大学的同班同学、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教授李荣秀提出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鉴定并且定量赤潮藻类,便组织了一个由海洋生物专业、海洋化学专业、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为主的研究小组,共同研究比较专业的分子探针技术,不仅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且培养了通晓上述领域的交叉型人才,而恰在此时,学长要求他们逐步退回到各自的原先研究领域,“不吃自己不能消化的饭”,为的就是“退后半步”,这既可保证学术的扎实又实现了学科交叉,是一个十分有效和可靠的学科交叉模式。

   (3)“充满激情地在宏观与细微之间穿梭”式的探究之路,或者说“既登高望远、又探幽入微”。学术研究讲气质和品位,高超的研究要详略得当、刚柔相济,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学长经常抱怨学生不会查文献,总是不得要领,后来细细琢磨,这实际上是不会学术研究,文献检索策略的不断调整,实际上就是研究思路的调整,火花可能就在这些过程中产生。学长要求学生带着激情查阅文献,文献查阅即科学研究。他经常向学生打一个比方:给你一个关键词和一个问题,就会查出若干文献,这就像是得来几粒珍珠,将它们串成什么呢?串成直链不如串成十字形,然后离远一点看,根据感觉和经验选择一个方向深入和继续,并将另三个方向牢记在心,这样,另一个新的十字可能产生,一个多维的立体网络开始膨胀,一个劳心、劳力、令人欲罢不能、充满激情的检索和思考交替开始了。要让这个立体网络具有“拓扑”的特性以不断调整兴奋点,要环环相扣、纵横交错以不断产生新的火花,要敏锐地把握稍纵即逝的火花。要把握节奏,欲罢不能时要息鼓收兵,登高望远,俯视看亮点、模糊中出新意,然后再探幽入微,聚焦突破一点。这就是学长所说的“充满激情地在宏观与细微之间穿梭”式的探究之路。


科研管理重平衡


   于志刚学长虽然现在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但同时科研也没有松懈下来。学长认为,从事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

   所谓相互矛盾,主要指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学长的办法就是:惜时如金,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利用、组织得力的团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长说到:“我现在不参加任何人的婚礼,基本不参加与公务无关的宴请。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写作,今天我们应当提倡把别人喝酒和应酬的时间用于研究。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睡觉前适合于思考,飞机上适合于修改稿件,会议前后适合于和大家交流,周末适合于写作等等。此外,我有几位比较得力的助手,他们与我配合默契,没有他们的合作,我的工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谓相互促进,是指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可以经历很多一般教师难以遇到的人和事,可以从中得到智慧、得到信息,而且,管理工作能够训练人的宏观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如果要领导一个团队,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长谈到,“把这两者完全处理好很难,所以只能把管理岗位放在第一位,再挤出时间做一些有限的研究。我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到现在还没有丢弃,兴趣是最关键的,兴趣是坚持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动力,再辛苦,也愿意”


清华精神伴我行


   于志刚学长说,在清华上学,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清华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8-1 > 8”的不等式,化72班提出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这些都是清华精神在不同方面的反映,这些校训、校风、格言、口号作用是深刻的、持久的,也正是这些精神不断地塑造着一批又一批坚韧、厚重、务实、全面的清华人,这些特点正是清华人明显区别于其他名校学生的鲜明特色,也是清华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得到认可、取得发展机会的通行证。

   于志刚学长从一名普通的教师,走到现在这样一个领导岗位,一路走来,当问到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时,学长说:“我感到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好的综合素养,善于驾驭全局、甘于奉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公认和上级的信任;二是要有比较好的学术基础,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除去少数岗位,一般需要较好的学术研究基础;三是机遇,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刻意为之。”

   学长说,“我基本具备了坚韧、厚重、务实、全面的特点,并善于总结和开拓新的领域,这也是清华人共同的鲜明特色,这得益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的哺育,得益于‘行胜于言’的校风的熏陶,得益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作风。这些,都是清华给我的。”


心牵清华建设


   “2010年是我们入学30周年,”学长动情地说道,“30年来,清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扩大了,学生多了,设施更加先进了,尤其是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所主要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已经逐步恢复了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医学学科等,并不断向着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迈进,作为清华校友,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清华就应该重新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国家之需要。但是,我感到这些恢复和新建的学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以下几个方面,或许是值得考虑的:

   (1)要以工科的优势推进其他学科,发展有清华特色的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医学学科等。

   (2)要在国家建设最重要的领域有更大作为,以自然科学为例,新能源、航天和海洋、医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3)要注重国内合作,“输出”优秀的文化和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交换学生、交流教师、和兄弟高校建立若干共同研究中心等等。

   (4)要不断为清华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使之总是和国家的需要和人类进步的需要相结合,引领未来,永葆活力。”

   作为同学们的师长,同时也是高校的管理者,在谈到毕业生的流向时,学长认为,清华有一个口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觉得最好,学长在学校向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口号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具体到哪里,要因人而异。

   改革开放后产生的70名院士中,清华仅仅贡献了一名。对于这个现象,学长认为要辩证地看,一方面,说明清华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加强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可能与清华学生大量出国有关。学长说:“我记得最近就有几位校友当选美国、欧洲的科学院院士,这里就有一个“回归祖国、回归主流”的问题,清华招来了全国最好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应当服务国家建设,应当在国内发展,应当回归主流。所以我觉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口号没有过时,更要坚持下去,加强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学感悟】

  于志刚学长虽然工作在中国海洋大学但是仍然心系清华,让人感动。有感于那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清华人,我们不仅要踏实学好本专业知识,培养自己坚韧、厚重、务实、全面的素质,更要践行清华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的祖国建设的主流中。另外,我们也要向学长学习那种学习工作两不耽误的方法,统筹兼顾,寻求平衡,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培养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

——刘丹

   从学长身上,我充分感受到了清华精神对于清华学子的影响。如今我们正在努力学习和践行清华精神,我们应该在继承前辈们的清华精神,在新的时代里,用我们独特的语言赋予清华精神新的意义。

——俞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