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纪念恩师李道增先生

2020-03-23 | 汪芳(1998级博,建筑)  | 来源 公号“城镇化与地方性中德合作小组”2020-03-21 |

2020年1月19日,同门一起去给导师李道增先生祝贺90岁寿辰。不料2个月后,2020年3月19日,先生仙逝。先生言行的很多片段,一闪一闪地浮现在脑海,心中悲痛。20多年前初入师门时,先生、师母带着我去清华南门吃狗肉火锅,当时的情景还犹在眼前。在《建筑院士访谈录:李道增》(2016)一书的整理时,曾写下一些文字,今再补充些图、文,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深深敬意。


来到清华园,有幸在李道增先生门下学习,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虽然在校跟随先生身边读书的时间只有三年,但随后在北京大学工作,与清华大学相邻,因此得以继续方便地见到先生,聆听教诲。先生像本厚重丰富的大书,让我从方方面面,从学识到修为都能不断汲取到营养和能量。

李先生有几部非常重要的专著和文章,蕴含着深邃的学术思想,也包含着先生对学术道路和研究方向的选择。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部,包括一本专著《环境行为学概论》,及两篇论文,分别是《“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和《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影响,也和李先生开阔的学术胸怀为我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相关的。众所周知,李先生最大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主要体现在剧场的理论和设计上,并集40多年的研究,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巨著《西方戏剧·剧场史》的出版。在我进行博士论文选题时,按照之前的计划,李先生是安排我的一位师兄写剧场舞台,我来写剧场观众厅。那时正值2000年,是千禧之交的一年。1999年的第20届国际建协大会通过了《北京宪章》,其中第一点就谈及正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意识的看法。李先生在此之前已经敏锐地观察到生态概念对建筑规划领域的重要意义,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李先生又找我谈了谈博士论文的选题。他说:“剧场研究是个非常复杂、有意思、有意义的工作,但建筑师一生也许得不到一次机会来设计一座剧场,而博士论文的选题将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你选择‘可持续发展’作为选题方向。这番话,我始终记忆犹新。作为他的学生,当然知道李先生对剧场研究的深厚情结和不解情缘,而且也了解先生对剧院研究有着系统而严谨的计划。而现在,先生却站在对学生研究兴趣和未来研究方向的角度来考虑选题,这是非常博大的学术胸怀和高远的学术视野!

重新回到那三部对我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环境行为学概论》、《“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以人为本、地方性、生态性等三方面进行吸收和领悟。

建筑师的传统培养,多关注于空间、美学、技术等方面,而李先生作为建筑界中较早将环境行为学研究引入设计学领域的学者,将空间设计与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他研究了“环境”对行为影响的三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从微观、中观、宏观空间层次上,理解人的行为以及所涉及的个人空间、邻里单元、城市意象问题;并深入分析了现象环境、个人环境与文脉环境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环境行为研究方法之一——“观察”的方法。这是对一直以来以工程为学科背景的建筑学的重要丰富。先生的思想体现出他在追求技术的精准、美学的高度同时,还有真切的人文关怀。而只有包含这三方面的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服务。

李先生多次提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所倡导的“新制宜主义”,主张“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追求一种因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与社会、民族、历史、文化之异而派生出的丰富多彩并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先生辩证地提出:客观条件对设计的制约,无论是来自物质环境或者是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环境,从消极的方面看,是限制人们再用惯常、老一套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则是启发人们针对特定条件、特定情况,根据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去思考与客观条件相吻合、相适应的解决办法来。这是一种对本民族的自信,强调以本土特色来开展研究和设计,以创新的思维看待学科的发展。

对于生态建筑的研究,李先生20多年前就曾提出:从宏观战略高度上看,生态建筑、生态示范区、生态城市既是解决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完善、更新、拓展传统建筑学学科内容的需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属于21世纪历史发展的必然。传统的建筑师的思维容易困窘于微观尺度的推敲与完善,而先生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将建筑思维纳入到更宽泛的空间尺度中,如社区尺度、城市尺度。这种对空间尺度的拓展,也是建筑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合社会发展的热点,而对学科的丰富和发展。

李先生长于剧院,同时也眼界开阔地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中把握建筑设计的发展之路。这是非常科学而执着的求索之路,其中的智慧需要深刻的领会。

以上仅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些个人粗浅的理解。李先生的其他很多方面,亦是让我感悟很深,如对生命的坚韧与宽厚、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晚辈的爱护与牵引,对他人的谦虚与尊重,与师母的相守与情深,都是学生学习和领悟的无穷源泉。李先生对学术方向的敏锐、对学术研究的坚持、对学术创新的追求,会一直鼓励我持续努力,走好人生道路。

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与导师李道增先生的合影(2001)

李道增先生给小儿许汪涵的寄语(2010)

整理李道增先生赠与的书籍,以及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跟随先生而参与的建筑设计项目,以铭记如山师恩。

李道增先生赠与的书籍

如下书籍为李道增先生、师母石青教授所赠送。这是李先生数十年学术积累的结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书籍的编写过程中,师母付出极大的精力,她在70多岁高龄时学习电脑来辅助编辑。由此保存和记录下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珍贵资料。我也曾有幸参与其中一些工作。

李道增先生的专著《西方戏剧·剧场史》(1999)

李道增先生的专著《环境行为学概论》(1999)、译著《庭院与气候》(2005)

《建筑院士访谈录:李道增》(2016)、《李道增文集》(2006)

《清华学人建筑作品书系:李道增选集》(2011)

李道增先生赠书上的题字

李道增先生指导下参与的建筑设计项目

李道增先生专精于剧场理论与设计。而从1958年起开始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世事周折,贯穿了先生40年的学术生涯。我在先生门下学习时,有幸参与到1998-1999年这一阶段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设计邀请赛的工作中。文中的第一张图片(稍作修改)和下述图文,均来自《清华学人建筑作品书系:李道增选集》。

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设计方案之一:第一轮设计方案(李道增先生主持,1998)

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设计方案之二:第二轮设计方案(李道增先生、胡绍学先生主持,1998)

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设计方案之三:第二轮设计第一次修改案(李道增先生、胡绍学先生主持,1998)

师恩如山,

先生千古!

学生:汪芳 拜送

2020.3.20


相关新闻

  • 052012.11

    简讯目录1~29期(文纪俊整理)

    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 232022.08

    无尽的恩遇——纪钱逊先生

    2019年8月22日凌晨,钱逊先生病逝于北京,无尽的哀伤攫住了我,自进入成人世界以来从未有过的滂沱眼泪为之随触而奔流。我终于体会到了古人所云“哀毁骨立”的真实情景,父母二老那一段时间也陪伴我与我同情共感,去往遗体告别现场的是我一小家三口,内人与小女亦与钱师交情深厚,在地铁上我确曾转念过,若非她们二位在侧,当日大有神体两难支之虞也。先师过世将近三年,伤逝之痛照理应当稍为缓解,我自己也希望可以...

  • 162014.10
  • 072020.05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追思“建筑仁者”李道增

    感动于先生的追求,钦佩于先生的坚持,希望能在一代建筑大师的剧场空间和设计维度中,见天地,见人生。

  • 092020.04

    您对美的追求将镌刻在新清华学堂的时光里——追思李道增先生

    今天是新清华学堂启用八周年的纪念日,有很多感动,也有很多感慨,更有很多不舍。最不舍的,是告别新清华学堂的总设计师李道增院士。

  • 162017.02

    李道增:徜徉在剧场时空的行者

    在60余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中,除20世纪50年代末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和解放军大剧院外,李道增还曾设计过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新天桥剧场、新清华学堂等诸多项目。....

  • 202020.03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道增院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同志,于2020年3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 212022.01

    怀念恩师郑敏先生

    今年1月3日清晨,“九叶诗人”中的最后“一叶”郑敏先生踏上了远行的征程,那一片舞动了一个多世纪的叶子带着它灵动的哲思飘向了天空,飘向了远方,也飘向了生命的永恒。去年初秋我得知先生得了重病,且先生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对于先生的远行我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先生的离去仍令我神思恍惚,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回想30多年前跟随先生读书的7年时光,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先生与我相对而坐,和我滔滔不绝地探讨中西诗歌、哲学、...

  • 312020.08
  • 152020.12

    缅怀恩师潘隐萱先生

    恩师祖籍江苏宜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留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先生转入清华电机系任教。“文革”前,恩师曾调到清华水利系搞水电工程十余年,直到“文革”结束后,又回到电机系执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恩师曾受国家派遣,赴伊拉克参与某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并带几名毕业设计学生一同前往。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钢铁、化工等大企业供电系统谐波检测与治理领域的科研工作。从水电厂建设转到发电厂建设,再到供电系统谐波治理,恩师从未停止学习、钻研、实践的脚步,并且总是那么较真求实,追求更安全、更可靠、更准确。先生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那段时期,默默地工作、奉献了五十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