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清常:君子坦荡荡

2012-05-11 |

张清常

张清常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学术成就众所周知,蜚声海内外。先生1915年在北京出生,籍贯贵州安顺。他从小就聪颖出众,博闻强记,广采博取,十五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十九岁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早年师从语言学大师钱玄同、罗常培、王力诸公。张清常从清华研究院毕业后,任教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朱自清先生给他写信,请他去西南联大任教。据他当年的学生回忆,他在西南联大一共开了13门课:训诂学、古音研究、《广韵》、国语与国音、国语运动史、西方学者的中国音韵学研究、文字学概要、唐宋文、中学国文教材教法等,流传极广的《西南联大校歌》即是他谱曲。“他当时才30岁,是西南联大最年轻的教授。”张先生的弟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凯回忆道。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归复校,张清常到南开大学担任了中文系主任。

1957年,为支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被借调到刚刚创建的内蒙古大学任中文系主任,这一去就是十八年,1975年,先生才回到南开大学。直至1981年,为了分居多年的夫妻能聚首,在王力先生的举荐下,张清常调入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前身),时任外国留学生二系系主任、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先生一生在不同的院校做了四任系主任。无论是学校的办学方略,科研方向的把握,还是科研方法的指导,科研成果的评估,事无巨细,先生均有自己的见解。”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金铭回忆,张先生在北语十七年,对科研工作的贡献有目共睹,垂范后世。

回忆起张清常先生的治学贡献,赵金铭如此描述:在汉语音韵学领域建树颇丰,后又长期从事汉语语音史、词汇史研究,在音义关系研究方面,贡献尤多。先生一生特别关注音乐、语言、文学三者之关系,从音乐角度看音韵,眼光独具,结论令人折服。晚年,在对《战国策》原书标点工作投入大量精力的同时,着力研究北京的胡同,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将语言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蹊径独辟。

在音韵学领域,张先生做了突破性的贡献。“1948年,先生有一篇《中国上古-b韵尾的遗迹》。语言学界过去认为,中国从古至今只有bdg三个清音韵尾,没有浊音韵尾,但张先生论证有。在中国音韵学界,据我所知,这个结论就他一个人提出来。80年代,先生写了一篇《古音无轻唇舌上八纽再证》,论证了清初钱大昕‘古音无轻唇舌上’的假说,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张凯表示,尤其是,张先生开辟了音韵与音乐之间关系的研究,此前,还没有一位学者在汉语语音与音乐中做过这么多的研究。

1998年,先生谢世,于今已十八个春秋。然而,先生的为人,做学问的态度,展现了老一辈学人的风范,让人难忘。在张凯的印象中,张先生为人非常谦虚、谦和,没和人红过脸。同时,张先生的东西可靠、扎实,言必有据,能被反驳的东西几乎没有,这是值得当下学界深思的。

在回忆与先生的交往中,张凯提到一件小事。考上先生研究生后,张凯和师弟去先生9平方米的小屋看他,买了一兜苹果,但先生坚辞不受。赵金铭回忆,先生年近八秩时,曾有一段夫子自道:“我做到了清清白白,不怕半夜鬼叫门;生活清贫,但决不懈怠;头脑基本清醒,我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事情做得未能尽如人意,但竭力以赴,有个交代,力求清清楚楚。”

“正是:君子坦荡荡。”赵金铭说。

(记者 陈香)

转自《中华读书报》20125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