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百科全书”潘光旦

2011-01-12 |

1922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历史研究法”课程。期末,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读到了一篇令他十分感慨的文章,遂写下一段批语,赞赏作者“头脑之莹澈,可以为科学家”,同时“情绪之深刻,可以为文学家”。

文章作者就是当时年仅22岁的潘光旦,中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由于早年丧父,求学之路异常艰难,16岁时又因体育课受伤截肢而终身残疾。然而,磨难却练就了他超常的意志和豁达的品质,使他更加执著于读书求学。在清华的时候,他连假期都用来念中外书籍。他说,我们是中国人,到了外国去我不懂中文,外国人问我一句话我答不出来,多羞耻啊!

出国留学的时候,他随身携带了一部《十三经注疏》,日日诵读;回国时,倾囊而出购买了一部《达尔文全集》,结果回国的路费出现了困难。作为潘光旦的学生和挚友,费孝通与潘光旦比邻而居,他视潘光旦为活字典、百科全书,凡是不知道的事情,不查字典,隔着门大声问一下就能知道答案。

在潘光旦诸多身份里,最重要、最长久的身份应当是教育家。他关心青年人的思想,喜欢和青年人打交道,经常在家接待学生。他曾有一个“从游”的比喻,说师生之间就像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引导,小鱼紧跟其后,这就是教育。他非常注意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次为学生作“图书与阅读”指导报告,常为学生阅读偏向感到不安。据当年外文系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回忆,有一次潘光旦在学生集会上很激动地说,他抽查了一下图书馆借书情况,发现最多的是“中文——白话——小说”,说明现在学生有点懒,喜欢看小说不说,连文言、外文的都不看,怎么得了!他后来分析说,青年人受时代成见的支配,喜欢读白话、译文书籍与报纸,冷落了外文、文言书籍,这是应该引以为忧的。(郝雨)

转自 光明日报 20111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