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冯西桥:在路上

2010-05-25 |

冯西桥,男,1968年生。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019911995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1999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先后在德国Darmstadt 工业大学、荷兰Delft 工业大学任洪堡研究员。19995月回国,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曾多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1999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一等),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固体力学和生物力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已发表学术专著2部和论文200余篇。

学生·清华

小荷拔萃·自强不息

1968年,冯西桥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一个小村庄——冯村。自幼乖巧懂事的他,一直是家里的骄傲。父亲冯国安是中学老师,母亲曹秀英是一位没上过几天学的普通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每当回忆起童年往事,冯西桥总是微微闭着眼睛,陶醉地感慨:“我出生在这样一个虽不富裕但相亲相爱、重视教育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运。”

在当时奉行读书无用论的大环境下,冯西桥的父母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知识的教育和品德的培养,哪怕经济拮据,哪怕暂时看不到出路,也始终在平时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让子女默默地感受着“知识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们就一定会全力支持”的信念。因为父亲在外教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勤劳而坚强的母亲肩上。在冯西桥的脑海中,永远铭刻着这样一幅画面:在田地里辛苦劳累了一整天的母亲,夜晚却还要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衣做鞋,不仅要全家老少做衣服,而且为商店制作衣服,每件可以挣几毛钱,来供给四个孩子的学业。靠着微薄的收入,一直把四个孩子都培养到大学毕业。

冯西桥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他的班级新换了一位老师,因为当时农村教育条件的局限性,这位老师并不太理想。两个月后,父亲在了解了新老师的情况后,为了培养和挖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冯西桥说:“你干脆别上四年级了,直接上五年级吧,敢不敢挑战一下?”就这样,年幼的冯西桥带着一丝懵懂的倔强直接跳入了五年级。在跳班之前的几天,他自学了四年级的课本。当五年级的学习开始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班上第一名了,不服输的他默默告诉自己要用功读书,赶超别人。从此以后,在每个清晨,学校的大门还没有打开,你变会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已经等候在冯许小学的门口。

进入高中后,用冯西桥的话来说,那才到了自己真正开始全力拼搏的时候。“我要考清华”这个信念始终伴随了他三年。当时教室里有一张床,供每晚看守教室的同学使用。为了方便学习,冯西桥成了这张床的常客,经常和另一个同学一起,伴着风声雨声,在空旷简陋的教室里,感受夏天无数蚊虫的亲吻和冬天凛冽寒风的抚摸。他说,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不要说吃好,能吃饱就不错了。虽然如此,班里学习气氛却非常好,每天晚上十点老师都要跑到教室里赶同学们回去睡觉。冯西桥更是每天十五六个小时坐在书桌前读书。在夜晚,则和四五个同学围着一盏油灯一起学习。

冯西桥经常省吃俭用把钱用来买书,学校附近仅有的一个小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时也根据报纸上的广告信息,通过邮寄的方法买几本对学习有益的参考书,与同学们一起看。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投之以汗水,报之以收获,高中三年,冯西桥做了三年的全校第一。1985年高考时他以比全校第二名高出58.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他梦想中的天堂——清华大学。

清华精神·泽被后学

第一次坐火车到风景如画的清华园,冯西桥兴奋极了。一进清华大学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整齐挺拔的大杨树,从南至北,一眼望不到头,顿生大气辽阔之感。从落后的农村到诺大的清华园,巨大的反差让冯西桥有些如梦的感觉,但他的头脑依然是清晰的,他知道,自己要万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广阔舞台,从第一天起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去,迅速踏上一个新的征程。他深深地体会:“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大学自由轻松的环境并没有让冯西桥迷失自我,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清华园,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到临近考试,一些同学们都爱跟着他一块上自习,这样在复习中一遇到问题就能很快在他这里得到解决;同时能找他来圈课程重点,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身为学习委员的他,大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成为一名全校为数不多的“4+2”学生,于是他在1990年学士毕业后,用了仅仅一年时间,就在1991年获得硕士学位,并免试成为清华大学力学系的一名博士生,师从著名的固体力学家余寿文教授。

谈及初来清华的印象,除了图书馆满架的图书让他爱不释手之外,冯西桥不住地感慨清华的老师们“太好了!太好了!”,他说这些老师让他收益终生。当时讲《微积分》的施学瑜教授,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教师,总是戴着一顶圆帽子给同学们上课,讲课期间,经常摘下帽子作道具,给大家解释曲面积分、驻值等概念,把上面画得全是五颜六色的粉笔末,他却毫不介意,掸一掸便继续戴在头上。给他们讲《大学物理》的是吴美娟老师,她讲课逻辑清晰,有条不紊。记得1987年春天的一个上午,讲完两节课即将下课的时候,吴美娟老师神色凝重地说下节课她有事情不能给大家上课,请另一位老师代一次课,希望大家原谅。后来,同学们从报纸上得知,吴老师的丈夫——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钟家庆教授就在前一天在美国讲学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吴老师忍着巨大悲痛给学生讲完课,然后乘飞机去美国处理有关事宜。冯西桥说,他能感觉到所有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切关爱,都十分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倾囊相授,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教师,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他最终选择做一名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酷爱读书的冯西桥更是如鱼得水,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推公式、写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时,一位评阅人在评语中写道:“该论文的内容可以达到两篇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这篇论文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冯西桥说,他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只是要求自己要把每件事做到最好,根本没想过要得奖,后来学校推荐报奖的事,当时远在欧洲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获奖只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而已。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这份凝结着他心血的论文,厚厚得像一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都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斟酌和推敲,其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冯西桥的博士学位论文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为了其长远的全面发展,导师余寿文教授建议他要更紧密地与工程实际结合。于是,博士毕业之后,他选择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问题,将国际上先进的破前漏技术应用于核电站有关结构的设计与安全评价。因出色的工作业绩,他在1997年即被聘为副教授。

冯西桥在早期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关于岩石、混凝土这类复杂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他与余寿文教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微裂纹扩展区的损伤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套系统的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在德国、荷兰留学期间,基于对纳米科技发展动向的认识,他开始把研究方向转向纳米材料力学,并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沿着这一方向不懈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扎实的数学功底、突出的创新能力、对新方向的敏锐观察能力都获得了国外合作教授的高度评价。1999年,荷兰的著名学者van der Giessen教授如此评价:“与我的研究组现有的以及过去的青年研究者相比,以及与我在其它地方曾经遇到的同龄研究人员相比,我都把冯博士列入最有前途的、将在下个世纪塑造我们这个研究领域的青年人。”

清华·教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19995月,冯西桥回到了他熟悉的清华园,实现了他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理想。清华大学有着“双肩挑”的优良传统。冯西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授,何止是“双肩挑”呀,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任务,“再借两个肩膀也挑不过来呀”。20061月,鉴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力学的研究成为力学学科新的生长点,也成为清华大学力学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亟需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于是,勇于迎接挑战的他接过了创建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任务,白手起家,从头学起,带领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人,开始搭建生物材料力学实验室、细胞力学实验室等,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这支年轻的队伍成为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生物力学力量。

回想归国之初,即将走上讲台的他内心不断琢磨:要从昔日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老师,究竟如何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呢?首先,做老师很不容易,尤其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并不是说你把课本背熟,然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讲给学生就行了。要讲好一堂课的内容,往往需要掌握十倍于此的知识。而且,他认为敬业最为重要,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既然有幸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给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上课,肩负的岂止是家长的寄托和厚望,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命运与兴衰,哪有任何理由不珍惜、不认真呢?回首自己读大学的情形,他知道,教学必须要把全部身心交给学生,只有心与心之间的教学才是最直接、最彻底、最有效的。

冯西桥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研究生的《断裂力学》。上课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就一直在精心准备了,单是讲义就写了几百页,修改次数更是无法统计,熬夜备课也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打磨,冯西桥已整整在三尺讲台站了十个年头,也讲了大约十门各种不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其中两门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他说,讲课是一件很累人、很有挑战性的事儿,不光是耗费体力,在讲述抽象难懂的课程之时,不仅大脑要时刻保持高速运转,而且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同学们的反应,心里还要时刻盘算着上课时间,把握好课程进度。但是,讲课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虽然教学不像科研那样更具显示度,但是学生学得好,对教学肯定,老师心里的美是无以言表的。冯老师对学生说话总是喜欢使用和蔼的商量的口吻,用学生们的话来说,“那是启发式讲解,而非填鸭、训导”。他经常收到同学们的祝福短信和节日小礼物,他很开心,也很珍惜。采访过程中,他从办公室的书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挂历,轻轻地抚摸着:这是同学们亲手绘制送给他的。从他的目光里可以看到一种作为大学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当记者问到“没有想过和自己以前的同学一样离开大学,挣取高额的工资”时,冯西桥非常轻松地说:“没有啊!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与一批批的优秀学生们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做学生的时候就高兴地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候就高兴地做老师,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记者又问到:“你是如何那么深受学生爱戴,还被学生们评为 ‘良师益友’,有什么宝典秘籍吗?”冯西桥特别憨厚地笑了:“所有学生都很优秀,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欣赏他们。”

冯西桥的书架上摆着一个“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的木质证书。记者问他,他获过一大串奖励,为什么单单摆出了这一个呢?他说,作为一名教师,他最珍惜这个学校颁发的奖励了,每天看到它,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地教书育人。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学生们眼中的冯西桥老师,是个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冯老师对待科研、教学都是极其认真的。研究生门撰写的每篇论文,都要接受冯老师的不计其数的反复修改,连空格多打了一个都不会放过。

冯老师的勤奋也是航院师生众所周知的,“每次给冯老师发邮件,总能及时收到回复,哪怕是在深更半夜。”“冯老师的思维非常灵活,思考问题很有深度和广度,即使在出差期间,也时常是白天开会,晚上科研。有些很好的idea是他在飞机和火车上形成的。”“读了研究生之后,我还经常去听冯老师给本科生讲课,总会有很多收获。同样的一门课,冯老师每次讲,都会揉进更多新的前沿知识,令你百听不厌。”记者的问题刚提出来,学生们都已经开始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

冯老师还特别关心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视学生为自己的知心朋友。逢年过节,总会叫学生们到家里,谈天说地,让大家伙儿把丰盛的零食扫荡一光。有一次,冯老师几岁的儿子还开玩笑着对学生们说:“你们给我留点吃的吧。”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

冯老师还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打乒乓球,比赛前约定“谁输了谁请吃饭”。虽然冯老师球技精湛,但最后总是他要为大家改善伙食。此外,他每学期组织大家出游一次,散散心、聊聊天,还非常鼓励学生们带上家属、朋友。

“待在这样一个组里,我们都有如家的感觉。”“冯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他有时半夜两三点都睡不着觉,脑子里满是学生们科研、学习、发展的事儿。”一位冯老师的学生如是说。(研通社 李媛)

冯西桥寄语:

“最重要的事不在将来,而在今天;最美丽的景不在山巅,而在路上。”

转自 清华博学网 201052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