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旭梅: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2009-12-29 |

张旭梅,女,19849-19897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攻读学士学位;19899-19927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49-19984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12-20014月重庆大学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19927-20015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20015月到现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任教。现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985工程”基地特聘专家。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重庆市科技咨询协会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大学生活

张旭梅教授的大学生活相比我们而言要平淡得许多,当时社会还不发达,社会上的诱惑很少。据张教授说,当时全系是三个专业,自己所在的班是制42班,主要是数控方向。作为一个女生,张教授自己也承认机械天赋相比男生要差一点,对机械的热爱程度也比较有限,但是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张学长也提到,自己对信息技术方面很有兴趣,平时很注意这方面的积累。似乎在大学里,对张旭梅教授而言,平时最大的娱乐也只不过是周末的舞会而已,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课和自习中度过的。

由于对机械的兴趣不是很高,张旭梅学长本科阶段就有过转系的念头。当时清华有一个专业叫科技编辑专业,当时也有一些张学长身边的同学转到了那里。张旭梅学长也有意转到科技编辑专业。但一想到自己优异的学分绩,用张学长自己的话说,“转过去有点亏了”,最后张学长转系的念头被打消了。在毕业推研的时候,张学长作出了她人生很重要的一次选择。

当时张学长的学分绩是班里第三,以她的条件,完全可以推到系里比较好的研究所里。但因为自己对信息技术更有感觉、更得心应手,张学长最终决定去重庆大学,师从一名从事制造信息化的导师,开始了自己人生的一条新道路。

转业

张学长在重庆大学读完硕士、博士,开始任教。在研究生阶段,张学长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所在,选择了一位从事CIMS研究的导师。所谓CIMS,就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与物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的复杂的大系统。由于在本科学的是机械制造,对生产流程甚是熟悉,再加上自己本科对信息技术的额外积累,因此在新的研究领域张学长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机缘巧合,当时的2001年,恰逢中国的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时间。此时重庆大学的经管学院正在申报一级学科,正在招贤纳士,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长进入了经管学院开始了工作。

由于张学长具有的工科背景,对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熟稔,所以相比那些经管本科出身的人更懂工程实际,因而更受青睐。所以接受的企业的项目也比一般人多,在重庆大学里提拔很快。用张学长的话说,在她这个年纪做教授的他们系里不是很多。

张学长也给我们讲了她同学的一些专业情况。她说到他们班里有一对情侣。男生对机械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觉得机械有些枯燥。现在夫妻俩在无锡开汽配厂,年收入八千万,还拿到了新加坡的投资,可以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他们同学毕业人二十周年聚会,张学长惊奇地发现那位女生现在不但对机械了如指掌,还主要负责厂里的日常事务和与外面的谈判工作。张学长总结到,同学们对目前所学的东西不敢兴趣没有关系,清华培养人的模式是宽口径培养,多涉猎一些知识,然后逐步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所在,再深入地钻研,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

答疑解惑

在访谈的过程中,同学们和张学长渐渐熟悉起来,聊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话题也不局限于了解张学长的成长过程了。许多同学拿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张学长讨教,向张学长咨询。

有同学说,在清华里面牛人很多,竞争压力很大,自己总是做不出很好的成绩。张学长说,清华人相比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是要优秀,这一点我们应该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无论是从她个人体会还是其他人的经历,都可以验证这一点。她说,在她的班里有一些以前成绩不太突出、甚至比较差的同学,现在照样有所成就。年轻时,就应该好好打拼,没什么结果,不必自卑,不必灰心丧气,失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成功还要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积累经验,为下一次的尝试做好准备。

有同学问到现在生活中诱惑很多,使得我们不能安心学习。张学长说,现在的社会相比他们那时候的确诱惑多了很多,可以选择得东西太多也有坏处吧。人生就如同企业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是每个人面临的问题。面对诱惑,关键在于自己的目标要确定下来: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事。确定目标之后,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平时注重自己的积累。张学长也说到,有时候她上课,发现有些学生不来上课。但她说,你们不来上课不是不可以,但我不希望你们在这段时间里在宿舍里睡大觉,哪怕去参加志愿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也比睡觉来的有意义。

对我们的期望

作为一名老师,张学长接触的年轻人也是很多的。通过张学长和同学们的接触,张学长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张学长举了一个“猎枪与干粮”的故事,张学长说把一个人扔在森林里,如果扔给他一带干粮很快就会饿死;但如果给一把猎枪,就可以去打猎,不会饿死。同样的道理,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知识是无止境的,不断会有新的知识出现。如果只会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不会吸取新知识,只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张学长自己说身体健康很重要。她说,她在清华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现在张学长工作很忙,几乎工作日从星期一到星期七,往往晚上十点回家,工作强度很大。张学长说,如果没有在清华里的体育锻炼打下的基础,恐怕自己现在会撑不住的。张学长说,今年是他们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日,有很多同学事业有成,但都说身体有些吃不消,还半开玩笑的说,再过二十年聚会的时候,恐怕有些同学就见不到了。她希望我们在学校里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来能以充沛的体力和精神“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精仪系63 徐初隆等)

校友经典语录

“有两句话是我(入学)时印象最深的,也是我一辈子受益的。一句话就是干粮和猎枪的问题……另一句话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做事有结果当然好,没结果你要相信通过做事情能得到收获。人生是需要积累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从失败里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结果不要紧,关键是去做。我特别不喜欢同学睡大觉,我和我的本科生说你们不来上课问题不是很大,哪怕在这段时间里你去学别的东西、社会实践、打工我都可以理解。我不能理解的是上课时间躺在床上睡大觉的……”

同学感悟

今天我们支部联系到的访谈对象是84级的系友——张旭梅教授,她在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任教授,通过和她的访谈,我了解到了她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原本是学机械的,最后竟然到了经管学院做教授,不过,通过她的讲解,我才了解到,其实,她的专业方向的这一转变并没有那么突兀,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她通过研究和机械与信息的交叉学科,追歼过渡到研究信息与管理,到最后的企业管理,其实,也应该说是相当有规划的,这也给一部分最初是调剂到这一专业的同学了一个启示,如果他们现在还没有喜欢上这一专业,其实,也完全可以通过先学好这一专业,继而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社会需要的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只懂一门专业或是一门技术的人才,而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型人才,有了工科背景,做管理类都能更好的上手,也比较容易做出成绩,这让我对以后的规划有了更多的考虑,也有了多一点的选择,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这次的访谈还是挺有意义的。(翟静静)

第一次有机会与系友面对面交流,感觉自然也是获益不浅,尤其是当面前这位系友是经管学院而非机械方面的教授。对于读研,就业甚至想远些整个前途,我总觉得充满问号,而对于是否学一行就要干一行,相信也是很多人考虑的问题。张旭梅教授的经历至少让我知道人生充满问号的同时也充满选择,好的选择就是合适自己的选择。所以学生阶段开阔一下视野还是很应该的,尽多地涉足于不同的领域,也算是为自己的选择做做准备。

“猎枪和干粮”的比喻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不过都没有这次从张教授口中听到的感受这么深刻。除了业务知识,大学教会我们同样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毕竟相比起以后将要面对的海量信息,目前学校的业务学习知识量只是沧海一栗,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对日后的工作效率和成果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黎华)

相关新闻

  • 012022.06

    朱高峰:深研工业发展 躬身传道授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我国杰出的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今年已是8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依旧胸怀家国,用毕生的学识、经验和独特的视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不仅深研工业发展,多年笔耕不辍,而且心系人才培养,躬身传道授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5月30日,朱高峰又荣获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朱院士获此殊荣乃实至名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中国工程院不同学部的院士们都表达了...

  • 132020.08
  • 072008.08

    火炬手风采:张旭

    2004年,张旭被评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3月,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072008.08

    火炬手风采:张旭

    2004年,张旭被评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3月,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262008.02
  • 102008.09

    32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旭

    见到32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旭,说明我们的来意,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同学中比我干得好的人还有很多呢!我只不过是机遇比较好,选择了中国网通这个和社会各....

  • 102008.09

    32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旭

    见到32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旭,说明我们的来意,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同学中比我干得好的人还有很多呢!我只不过是机遇比较好,选择了中国网通这个和社会各....

  • 292011.08
  • 142021.07

    专访《大学》导演孙虹:用鲜活人生诠释大学之道

    《大学》首映礼现场。水木清华,无问东西。纪录电影《大学》已于7月9日上映。该片以清华大学为拍摄对象,摄制团队用了长达3年的伴随式纪实拍摄,超1000小时的素材时长,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大学生活体验:最初进入校园的新鲜和喜悦,大一新生的雨中军训,传道授业的百人大课堂,第一次和异性亲密牵手的校园舞会,毕业选调时的何去何从……以当代中国大学生比占全国人口比重10%而计,至少亿万国人能从这部电影中感怀自己的葱...

  • 11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