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邓勇:一名合格的清华人

2009-11-12 |

邓勇,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77级校友,1990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在微微晨曦中,邓勇书记的身影闪进我们的视野,一脸祥和、满是微笑。寒暄之后,我们说明这次采访是为清华百年校庆献礼,采访千名杰出校友。言刚至此,邓勇学长打断说,“我不算是杰出的校友,但我觉得我是一名合格的清华人!”

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1958年,邓勇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自幼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中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邓勇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邓勇除了参与生产劳动,同时还兼任生产队的记工员。在劳动中上他踏实认真,一年365天他的出工天数达到330多天。

虽然条件艰苦,邓勇还是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每天晚上下工之后就在煤油灯下读书,读家中父亲的藏书,比如前苏联的作品、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两年多的时间,他把绝大部分的书读了两遍以上。

秋天粮食收获后,邓勇在晒场上看管粮食。他躺在稻草堆上,一边望着满天的繁星,一边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他希望改变,希望可以有一种新的生活可以使他施展更大的才能。77年国家恢复高考,在母亲一句随意的问话中,邓勇决定参加高考。他交接了生产队记分的工作,填写了志愿。本来他的第一志愿是重庆大学,就在去公社报名的时候,在门口看到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招生广告,于是更改了志愿。经过了一个月的复习,邓勇信心十足的步入考场,并最终以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考入清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学习工作双肩挑

1977年,邓勇考进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编入了固7班。在当时的清华校园里,学习压力十分沉重。邓勇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抓紧一分一秒,刻苦攻读,几乎每天都是“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常常是多个月不出校门。即使到了寒暑假,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到第四个学期的假期邓勇才第一次回家。

除了抓紧学习外,邓勇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980年(大三),邓勇开始担任政治辅导员。那时候辅导员制度才刚恢复,邓勇是恢复后的第一批辅导员。同时,邓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钻研党组织的理论知识,学习领会党组织的方针政策,于198071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文革以后工程力学系发展的第一个学生党员。后来先后担任系里的团委书记和学校团委的组织部部长。

19827月,邓勇被选为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当时党委规模比较大,有三十多人,委员多为教职员工,平均年龄57岁,而邓勇仅24岁,仍是学生身份。同年,邓勇本科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奖章,当时全校仅有20多人能获得这项荣誉。尽管这个奖章在现在看来并不精美,但邓勇一直珍藏着,并视之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荣誉之一。

本科毕业后,邓勇接着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黄克智院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是张维教授。在紧张的科研学习之余,邓勇并没有放弃社会工作,坚持承担政治辅导员工作,并担任工程力学系学生组组长。1985年邓勇转为正式教师,同年获得硕士学位,并通过考试获得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成为了一名在职博士生,导师仍是黄克智院士。19907月,邓勇获博士学位,并获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博士生奖。在科研工作上,黄克智院士对他要求很严格,科研压力比较重。谈到自己的导师时,邓勇回忆道;“当时跟黄先生的关系很近,他没有少为难我。但先生是我这一辈子中非常敬仰的一个老先生。并且他这种为难,才有了我后来的优秀博士论文,这也是我一生中值得炫耀的事情。”

199010月,邓勇任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学校研究生思教办副主任。19932月至199412月,清华大学公派邓勇赴美国留学,在加州州立(长滩)大学宇航工程系,从事航空器结构设计的力学分析。19951月,担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直到19959月从清华大学调共青团中央工作。

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和任教期间,邓勇在任意尺寸组合圆柱壳内压荷载塑性极限分析、圆柱壳大开孔弹性分析、T型接管应力分析及应用、各类Bessel函数级数解与渐进解衔接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先后晋升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担任政治辅导员达8年之久,历任系团委书记、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系党委委员,校团委委员、常委、组织部长,校党委委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校研究生思教办副主任等职务。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邓勇都称得上是我校杰出的校友代表。邓勇却笑着说:“你们觉得我是杰出校友,我觉得我不是杰出校友,是合格校友。我觉得我自己有一个小小的得意就是我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我没有过多的奢求,我只想做好每一天我面前的事情。这是你所谓的伟大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最好的选择。我相信,天道酬勤,也相信,每一天的付出和每一天的工作,比空谈和好高骛远要来的实际得多。”话语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邓勇成功的秘诀。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看似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邓勇做到了,并把这个秘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造就了他不平凡的成绩。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邓勇从951月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9个月之后,被调到团中央,先后担任副部长、部长、全国学联副秘书长、秘书长,一直到2000年调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之后分别在20042008年续任,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任期。

在采访当中,邓勇给我们展示了他黑白打印的当年在清华读书时的一张照片和之后关于他个人事迹几篇文章,可以看出,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他对此次采访做了相当的准备。

在谈到自己现在的管理工作和大学力学专业不对口时,邓勇的态度是:“人这一辈子,什么年龄办什么事。非常踏实的把你现在该做的事情要做的特别好。”在大学里,邓勇是一个好学生,以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主。先后获得了优秀本科毕业生奖章和优秀博士生论文奖。从第一个工作岗位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到现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相对于光环和荣耀,邓勇眼里更多的是责任,在繁忙杂乱的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干活,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把各项工作做得有条有理,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着清华人的思想和精神。

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说到清华,邓勇充满了感激:“我非常感谢当时的老师们,专门选那一个日子(71号)开党委会,审批我为学生党员。”邓勇也由衷的为母校而深感自豪。:“我到过百余所高校、百余所中学,清华是中国所有高校中最挚爱学生的,最替学生着想的,最首屈一指的。把所有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同学们,涉及到你们的教育、涉及到你们的生活、涉及到你们的未来的话,一定放在第一位。”清华对邓勇、对同学们的关怀让邓勇永难忘记。

不止是这种关怀让邓勇深爱母校,更重要的是清华赋予邓勇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母亲生育了我的生命,家乡抚育了我的生命,清华给予了我这一辈子最重要的精神支撑、价值观念和人生理念。”

邓勇依然记得西阶教室旁边闻一多塑像边的题字: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在邓勇的心目中,这是老清华最宝贵的,融入了几乎所有前辈的精神。这种可以延伸到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还可以延伸到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危机意识。患难的压力使得邓勇时刻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前蒋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清华赋予他们这批老清华以立国的责任。邓勇始终秉持“清华出活”:听党的话,听人民的话,听国家的话,不挑三检四,不患得患失。如果有个人发展的话,要把它融化到大事业当中。反映在邓勇身上,就是除了勤奋工作、努力工作、顽强工作之外,还要有大作为、有大成就。

世界一流大学

作为一个清华的同学,邓勇觉得要将个人价值和祖国命运等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我觉得现在清华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北大和清华都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邓勇认为,当代的清华,即将进入百年校庆,应该在继承一些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葆百年常青。应该说百年已经是很长了。清华给予了人们一个深厚的光环,从骨子里、从血液里、从灵魂里还有一股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价值观念、人生理念。你们算晚辈,你们活在这个时代很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卓越,这是你们骨子里面永远都抹不掉的本色的想法。我要说,这个没什么错。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像清华的历史一样、像清华的辉煌一样,或者像你们说的清华的光环一样,真正融进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同时,必须从身边每天的一点一滴去做,千万不要患得患失。你们觉得我是杰出校友,我觉得我不是杰出校友,是合格校友。在过去的历史上是“又红又专”的培养方针,“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是希望,摇出来的这些工程师都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而历史的局限一度认为最需要的岗位就是边远地区,艰苦行业。有没有?有过,但我认为不是很全面。今天的社会,你们非常有幸,我认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发展最活跃的地方。对一个人来讲,可能会有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成功的希望。对国家来讲,也是一个力量注入最需要的地方。”(航院 陈凯 蔡兴山 撰文

相关新闻

  • 132020.08
  • 182008.06
  • 112021.05

    靳舒馨:一名“北斗青年”的幸福观——清华情 航天志

    2021年4月22日,对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作为“清华情·航天志”报告团的一员,回到了我的母校清华大学,给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清华读书期间,我经历了100周年校庆。那时,我见到的返校校友,几乎全部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因此,我一直把“优秀校友”这四个字当作是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把能够站到清华的演讲台上当作是无上的殊荣。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梦想竟然在110周年校庆前夕实现了。然而,我深知...

  • 312014.03

    李高杰:一名清华学子的三次人生抉择

    “从清华学子到边疆卫士,从名牌大学到英雄连队,我在边陲军营找到了人生航向,实现了人生价值……”3月8日,新疆军区某团“进藏英雄先遣连”第25任连长李高....

  • 122022.10

    刘彦昌:清华人(诗一首)

    水木湛清华,奋进新征程。一朝清华人,终身家国情。自强勇创新,厚德博尖精。振兴民族志,重任钢肩擎。培根育英才,科研登峰顶。世界大学榜,时代一流型

  • 232008.05
  • 042021.09

    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傅麒宁,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同年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工作至今。傅麒宁不想骗人。尤其是骗他的病人。然而他却“不得不骗人”。早在他还是一名医学生的时候,一次医患沟通课上讨论一个案例:年仅25岁的年轻人不幸罹患癌症。生命将终,他的父亲要求通过截肢再延长几个月的生命。然而,病人希望能够完整地离开这个世界,却宥于父权为上的宗族信仰,难以亲自表达自己的意...

  • 312014.03

    李高杰:一名清华学子的三次人生抉择

    “从清华学子到边疆卫士,从名牌大学到英雄连队,我在边陲军营找到了人生航向,实现了人生价值……”3月8日,新疆军区某团“进藏英雄先遣连”第25任连长李高....

  • 242018.10

    蒲明书:台前幕后一代清华人

    10月13日晚,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团庆联欢会,在新清华学堂如期举行。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表演了自创节目——诗朗诵《一代清华人》

  • 232018.04

    古丽蓉:我们是清华人

    从踏进清华园学习的第一天/ 我们开始拥有一个特殊的名称: 清华人/ 从手持毕业证书的第一个早晨/ 我们肩负起一个庄重的职责:清华人/ 在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