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遂 用一生记录包头

2018-05-24 | 张飞 | 来源 包头市人民政府网2018年5月3日 |

王遂,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是包头第一代城市规划者(图/郝春华)

这是全国唯一通过党中央直接批复执行城市规划布局的城市,大手笔的规划布局为城市的发展变迁预留了充足的空间。1954年支援包头建设而来,参与了历次包头市总体格局修编的城建老专家王璲,对包头的公园绿地、城市变迁如数家珍。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记者有机会走近王璲的生活圈,一下便被他珍藏了几十年的历史照片所震撼……

绘制新城区蓝图

自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以来,包头城垣仅仅是一个雏形,包头镇也只有东街和西街两条街,居民多住在街北的台地上,俗称“梁上”,根本就谈不上科学的城市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将包头市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工业基地。

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王璲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建局工作,为城区规划出谋划策。1954年6月,他作为支援包头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来到了包头,这一待就是五十余年。而在这之前,他对包头一无所知。刚来包头,他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荒凉所震惊,“新城区到处都是荒秃秃的一片,市区内市政设施非常落后,园林绿化更是一片空白。当时城区中一无苗圃、二无公园,仅南门外大街分布着63株行道树和转龙藏百余株古树,春秋时节,风过之处,沙尘连天……”

93岁的王璲最喜欢向小一辈包头人回忆包头的规划建设故事

王璲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制定第一个新城区总体规划。“当时,一共有50余人参与了包头新城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家参考的依据主要是一些前苏联城市规划技术指标的数据,剩下的全靠大家群策群力。”王璲说。后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确定了以阿尔丁大街为纵轴、钢铁大街为横轴的纵横城市格局,并按照“勤俭治国”的方针,将新市区总体规划期限分为近期、远期、远景三个时期。新市区城市生活用地4560公顷,工业布局中,宋家壕工业区以包钢为主,配套建设第一热电厂,占地605公顷,东南规划以毛纺、棉纺、麻纺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占地300公顷;仓储区规划在包头站以南,占地面积150公顷;生活居住区规划在昆都仑河以东,昌福窑子、尹六窑子一线以西,包兰铁路以北,包宁公路以南的广阔地区,占地面积4560公顷。

1955年11月19日,党中央原则上同意了该规划报告。包头的厂矿企业建设、道路修建铺设、园林绿化、民居建设等内容,规划依据则是王璲曾参与编制的1955年版的新市区总体规划蓝图。在这一时期王璲拍摄、珍藏的照片里,包头市区内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包头园林当家人

随后的几年间,王璲多次参与城市大项目建设、环境规划等工作,也见证了包头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在与王璲聊天中发现,84岁高龄的他,仿佛就是一部包头市园林绿化的大词典,对包头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生态绿地等详细资料如数家珍,细到每片绿地的由来、几十年间的变化历程等,都可以讲述得一清二楚,而这得益于他曾在市园林处22年的任职经历。

1960年,王璲调任包头市园林处处长。任职以来,他依据新编制的新市区规划,开始大刀阔斧地为我市大面积“植绿”。王璲介绍说,当时,从新规划实施后的1958年起,包头市政府开始无偿供应树苗和水源,市区内建设有4条城区林带,即团结林带——植物园,青年林带——棉纺林带——劳动公园、儿童公园,赛汗塔拉公园——建设路林带,与市区南部的林带自然衔接成为一个圈,犹如一条绿色项链挂在包头市版图上,也为现今各区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建设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从1984年开始,我市每年在各区、各大企业搞一些绿化试点,有计划地进行种树种花。这期间,王璲亲自主持并设计了青松小区游园绿化项目,这也是我市第一个正规小区绿化规划的工程。

1990年王璲陪同日本专家考察包头市容(右二)

现如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使包头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形成了历史性跨越。包头已被打造成一个别样风光的文明城市、独具风格的园林城市、郁郁葱葱的森林城市,更征服了世人挑剔的目光,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这些,在王璲的影像记录中都有真实的反映。

王璲说,原来,市委门前都是用来放牛的荒地,银河广场是曹家营、赵家营的耕地,劳动公园是一个河槽,我市因势利导,实施大手笔建设,使之成为我市城建史上的一个个亮点。

城建变迁记录者

在王璲的斗室里,存放最多的就是老照片,用他的话说,他最喜欢用手中的相机去拍摄,每天的工作内容又为他提供了众多的便利条件。手中的相机也从当初的北京长城、珠江、理光等,发展到如今的价值万余元的佳能30D。他的工具越来越专业,拍摄的照片专业水准也越来越高。“我拍摄不追求光、影配合效果,只要求能把景完整地记录下来就成。”王璲如是说。

王璲说,包头的城建史上有三个高速发展期。第一个就是“一五”时期,当时,我市依托总体规划,配合包钢等大企业厂矿建设项目,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园林景观、住宅建设工程;第二个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我市全面实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美化了环境;第三个则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需要出发,集中实施并完成了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在这五十余年间,他拍摄的照片不计其数,珍藏保留下来的达3万余幅。

2005年起,王璲第一次开始细致地梳理自己的照片。此时他才发现,这五十余年间拍摄的照片,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包头市城建的每一丝变化,从五十年代的一片荒凉,到此后七、八十年代包头城建如火如荼的建设,再到如今城市品位、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王璲拍摄的照片中都有反映,简直就是一部“编年史”。

今年已93岁高龄的王璲,除了养猫、养鱼,小区里遛弯,还坚持每天工作2-3小时,整理老照片,回忆老故事。

如今,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整理工作几近尾声,《包头市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及修编记忆》、《建设路建设变迁》以及城市横轴、纵轴、南海公园、东河区旧城改造等七个主题的内容影像即将编撰完成。翻看这些新旧照片让人感叹连连。对于包头这些年的变化,感叹之余,王璲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只是,这次他借助自己历次参与包头市城建项目规划、环评等工作的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了抢救性的拍摄工作,如已经实施拆迁的包头市体育场项目。

包头是一座塞外名城,从1955年开始实施新城区总体规划至今,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头也在一次次发展变革中演绎着日新月异的变迁,更为城市的历史留下一串串隽永的痕迹。城建、规划老专家王璲,用他的经历与相机记录着包头的点点滴滴。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272011.12
  • 122020.10

    黄维枢、王如璋夫妇访谈|用一生诠释清华人的风骨

    黄维枢、王如璋夫妇简介黄维枢,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中学,1956年考入清华大学工业热工专业,后因苏联专家变故,于1957年新学期开始时转入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和王如璋学长同班。1962年毕业后被...

  • 032020.01

    王如骏:爸爸圆满的一生

    两年前的夏天我和卧病在床的爸爸闲聊,偶然问起我的一位海归的发小,如今在忙什么?我说他正准备退休呢。爸爸沉默了一会儿说,还年轻,可以给国家做很多事情啊!

  • 082015.10

    熊庆来教授一生的忠实记录——评《父亲熊庆来》

    熊庆来先生是我国函数论研究的一位先驱与主要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数学研究与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位奠基者。

  • 242020.12

    王力先生孤独而有尊严的一生

    纪念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900-1986)诞辰120周年

  • 162023.02

    一代文史大家刘盼遂先生印象记——写在《刘盼遂著述集》出版之际

    刘盼遂(1896—1966),名铭志,字盼遂,河南信阳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招生,以一甲名次考入。1928年毕业后执教于北京女师、清华大学、燕京、辅仁大学。1946年起任北师大教授。——编者注《刘盼遂著述集》,朱小健、周笃文、刘小堽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本文作者珍藏的《文字音韵学论丛》案桌上排放着刚出版的精装五卷本《刘盼遂著述集》,摩挲翻阅...

  • 222011.07
  • 112012.11

    沈克琦,一位平凡物理老人的不平凡一生——王 进 萍

    沈克琦教授是西南联大43届物理系毕业生,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为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他长期从事物理教学,为办好北京大学物理系,推进理科高等教育改革....

  • 042021.11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大中:但为核能 付出一生

    在获悉自己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向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首先表达的是歉意——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他不能到采访现场,为此,他感到“很抱歉”。不论在什么场合,王大中都不是一个喜欢“缺席”的人,尤其是在他挚爱一生的核能技术领域。几十年来,他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希望为国家作一些贡献”1953年,18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