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厚德泽人 功昭校史——纪念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唐敖庆先生诞辰100周年

2015-11-18 | 杨振斌 李元元 | 来源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7日 |

唐敖庆(1915-2008),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曾任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副校长、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同年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作为学识渊博的一代宗师和资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作为知名大学的校长,他治校有方、尊师爱生,为吉林大学的发展与建设鞠躬尽瘁;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爱国敬业,饱含赤子情怀,为我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奉献终生,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早年好学 矢志不渝

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出生。早在幼年读书期间,他就显示出优秀的潜质,深得老师喜爱。因为家境贫寒,他考入费用全免的无锡师范学校。1936年唐敖庆参加大学招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三所高校录取。因仰慕北京大学化学系曾昭抡教授(我国化学学科奠基人),他选择到北大化学系学习。

“七七”事变爆发后,唐敖庆随校南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大化学系继续学习。每天,他都在昏暗的油灯下挑灯夜读,眼睛高度近视,镜片上的螺纹一圈圈地增加。上课时,即使坐在第一排,也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他就通过加强记忆力,提高上课效率,把教授讲的要点和复杂的化学符号、公式全都记在脑子里,课后立即打开记忆闸门,将其迅速记在本子上,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1940年唐敖庆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在此期间,他洞察到,量子力学的诞生,引导着科学家,把注意力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于是他以坚实的数理功底开始钻研量子力学,探索微观化学。1946年,他与李政道、朱光亚等一道,以助手身份,随同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数学家华罗庚和化学家曾昭抡等,赴美国考察原子能科学技术,并被推荐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后他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赠予他一把象征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唐敖庆早年照片(资料图片)

1950年1月,唐敖庆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美国乘船辗转回到祖国。回国前夕,他谢绝了美国导师的挽留,并诚恳地对导师说:“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我的祖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自己祖国贫困的。”唐敖庆的挚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曾说,以他的勇气、才智和勤奋,如果停留在一个固定的领域坚持不懈地搞下去,将会取得比现在更大的成果、获得更高的荣誉,可他总是为了祖国需要放弃个人的追求。

艰苦创业 成就卓著

唐敖庆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唐敖庆主动请缨,怀着赤诚的奉献精神来到长春,支援东北高等教育事业,与物理化学家蔡镏生、无机化学家关实之、有机化学家陶慰孙通力合作,与来自全国高校的7名中年教师和11名应届毕业生,开创了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

创系之初,唐敖庆面对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化学系就设在日伪时期修建的小楼内,几间狭小的办公室,30多位员工挤在一起,没有像样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药品。化学系的第一届学生做实验,围着一个简易实验台,加热用的是废旧墨水瓶改做的酒精灯。作为系里的年轻教师,他主讲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十几门课程,有时一周的课时达16个小时之多。2000多度的高度近视,迫使唐敖庆讲学时从不带任何讲义和讲稿,只是列个简单的提纲,所有讲课内容都记在大脑里,讲课时深入浅出,就连非化学专业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唐敖庆早年照片(资料图片)

唐敖庆长期致力于理论化学研究,注意把握国际学术前沿新动向、新课题,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化学三个重要领域,他都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创新性成果,先后五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吉林大学化学系已经跻身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行列,并于1978年在该系物质结构研究室的基础上,创建了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唐敖庆任首任所长,该所下设的两个实验室后来均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即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这个研究所已正式命名为唐敖庆研究所,成为我国理论化学研究的重要中心、高层次理论化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窗口。

唐敖庆在授课(资料图片)

治校有方 桃李满园

唐敖庆严谨的治学品格,深深地启迪着科学事业上的后来者;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出色的教育科技组织的领导者。他多年担任吉林大学校长,高瞻远瞩、治校有方,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来他到北京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并出任主任,创建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此时他仍然心系吉林大学,担任吉大名誉校长,科研、教学、培养学生仍然放在吉大。

唐敖庆在担任校长期间,首先提出了重点高等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办学思想,并自觉贯彻落实,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取得了若干重大进展。

唐敖庆主张高等学校的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既从事教学又搞科学研究,必须同时具备教学和科研两种能力:搞教学的教师知识面要宽,没有科研,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教学质量也不能提高;搞科研的教师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要有深度,没有教学就无法开拓知识面,科研水平也很难再提高。他重视教学工作,虽身为校长,仍然身体力行坚守教学第一线。在任国家基金委主任期间,尽管工作繁忙,他仍利用节假日时间回校为学生上课办班。师生们对他讲课的反映是:“唐老师讲课常听常新,永远保持着有国际水平的新鲜内容。”在唐敖庆的言传身教和支持鼓励下,吉林大学涌现出一批学有专长且教学能力很强的专家学者。

唐敖庆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在攀登科学高峰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说:“科学的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年纪大一点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做铺路石子。”正是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让他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美誉。从1953年到1966年,唐敖庆先后指导过物质结构、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方面的20多名研究生;1978年后,他共招收了14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与此同时,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办进修班和学术讨论班等形式,将培养青年学者的工作,从吉大校内扩大到全国。唐敖庆所培养的学生之多,在教育界可谓首屈一指,在当时全国高校和研究所中,理论化学课程的教师及理论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几乎都是他的学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有10多位,有的还担任了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

作风严谨 风范永存

唐敖庆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他经常教育自己的研究集体,要正确对待科研成果,注意加强科研道德修养。在发表论文署名问题上,他的原则是:“是我的主要思想,并付出了劳动,我的名字可以放在前面;在我指导下完成的,我的名字放在后面;我只提了些意见的,不能写我的名字。”

吉林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唐敖庆作为该刊主编,一贯坚持严格的审稿制度和严肃的编辑作风,从严筛选稿件,保证了刊物的质量。《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所载论文,被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引文索引(SCI)选定为核心刊源,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学科的核心期刊、中国“双高”科技期刊之一,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

在生活方面,唐敖庆衣着简朴,为人随和,心中记挂的永远是化学领域的课题和问题。他热心教育事业,在获得100万元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金以后,他拿出大部分奖金,在吉林大学建立了唐敖庆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并将剩余部分分别寄给中国化学会和家乡的学校,用于发展基础教育。

到了晚年,唐敖庆仍诲人不倦,他给科研合作者和博士生一共写了104封亲笔信,长达600多页,无论是长信还是短函,字迹之工整、公式之周延、结论之自洽,都令人叹为观止,字里行间饱含着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纪念唐敖庆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铭记他一生之中艰苦奋斗的历程,他是那样善于学习和研究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下,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他是那样勇于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而自强不息,发奋创新;他是那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和传承唐敖庆先生的崇高精神,吉林大学先后命名了唐敖庆研究所、唐敖庆楼,成立了唐敖庆基金会,启动了“唐敖庆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计划,在优秀本科生中选拔组建了唐敖庆班(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

经过建校近70年的艰苦创业,吉林大学现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学校正在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精心谋划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使命光荣,任务繁重。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特别需要继承和弘扬唐敖庆等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和文化遗产。纪念唐敖庆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严谨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学习他崇高的治学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视教学、重视科研;学习他兼爱无私的优秀品德,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学习他爱才好士的人格修养,胸怀宽广,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学习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学习他海纳百川的人才理念,不断选拔优秀人才、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不断造就优秀人才;学习他高明远识的学术魄力,稳扎基础学科,把握学术动态,引领学术前沿。

唐敖庆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是吉林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一代吉大人将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和严谨的校风学风,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为吉林大学的振兴和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相关新闻

  • 072022.09

    唐敖庆:开创现代理论化学的“中国学派”

    唐敖庆(1915.11.18—2008.7.15),江苏宜兴人,量子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留校任教。1946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初回国,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参与领导化学系创建工作,1956年任副校长。1978年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校长。1986—1991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主任。1955年...

  • 162021.06

    清华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和奠基人——纪念刘达同志诞辰110 周年

    刘达同志早年投身革命,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和根据地斗争,浴血奋战。建国前后又转而从事教育事业,主持创办了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并先后担任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刘达同志1977年来清华主持校务工作不久,就于1978年提出要在清华建设经济管理学科和专业,并亲自领导、决策定向、具体指挥与部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达校长是清华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和奠基人。

  • 172008.07
  • 072022.04

    中国近代杰出的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燕树棠

    燕树棠(1891-1984),字召亭,河北定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暨主任,武汉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暨主任,清华大学法律学系、政治学系教授暨主任,抗战时期曾任西南联大商法学院教授暨法律系主任。一1891年燕树棠出生于河北定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时酷爱学习,跟随父亲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体现在燕先生后来的文章中,他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制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天人合一”“人...

  • 092020.09

    追记我国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申泮文院士|七十九岁那年,他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变”到电脑里

    9月7日,我国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申泮文院士诞辰104周年。他的一生有70余载站在讲台上,创造了“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的纪录,并在我国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编写出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

  • 152020.12

    浩瀚星河有了一颗“唐敖庆星”

    2020年11月18日是“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由何梁何利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吉林大学联合主办的“唐敖庆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浩瀚星河中再添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荣誉,是世界公认的记载褒奖杰出人士的一项殊荣。该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5月19日发现、...

  • 232022.08

    高山仰止 风范长存︱校党委书记邱勇在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相聚在一起,纪念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回顾他为我国工程热物理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学习他高尚的品格风范。在此,我代表清华大学向王补宣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王补宣先生是著名热工教育家和学者、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王先生在能源利用...

  • 062021.04

    田芊:自强向前,厚德志坚——清华校庆110周年感怀

    阳春四月天,桃红柳绿妍。校友携手牵,共庆母校宴。回望百十年,征途岁月艰。奋起铸长剑,国耻记心间。求学荷塘边,励志闻亭前。紫荆花争艳,万泉河流连。育人重在肩,报国壮志坚。学涯常怀念,人生更留恋。2021.4.

  • 162021.11

    纪念黄枬森教授诞辰100周年|许全兴:学习黄枬森先生献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

    2021年11月29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开创者、长期担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的黄枬森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本公众号特发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的文章,并附黄枬森教授生平和著述一览表,以缅怀这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

  • 292019.07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段学复先生1948年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是1956年,新中国的第一批一级教授,是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下设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的成员,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