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施滉:清华光荣的好儿子

2022-09-28 | 郑凯利 何妍娇 杨柳 | 来源 《新华日报》2022年09月27日 |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大厅北壁上,嵌着一面白底金字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

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

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他就是被誉为清华光荣好儿子的雨花英烈施滉!

施滉,白族,云南省洱源县人,1900年出生。17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24岁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东方史。27岁加入美国共产党,开始从事领导并参与一系列革命活动。30岁不畏艰险,回到祖国大地,坚持革命斗争。34岁在南京壮烈牺牲。

孜孜求知,自强奋进

施滉出生在1900年,这一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无能的清政府之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施滉就生长在这样的贫困家庭。他上过军校,升学碰见过不公平,这些经历让他对国家前途、大众的命运十分关心。

1916年,施滉以云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求学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之际,各种新思想竞相争鸣。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这些书刊,让他不断地思考社会新问题。1919年,北京城内爆发了划时代的五四运动。施滉和同学们一起进城演讲,后被军警逮捕。现实的斗争使他认识到民族的危机、社会的黑暗。1920年,施滉和冀朝鼎等同学决心唯救国真理是从,真理所在,即趋附之,组织成立唯真学会,施滉被推为会长。宗旨是:本互助和奋斗的精神,改良社会,以求人类底真幸福。”

“唯真学会”其实还不是一个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但展现了施滉等人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理想和勇气,展现了施滉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担当意识。在报国热忱的初心推动下,他不断上下求索。

心系中华,上下求索

1923年,施滉与同学在唯真学会内部成立了名叫超桃的秘密核心组织,超桃意为超过旧时代的桃园结义,它的宗旨是政治救国,施滉被推为领袖,挑起了率领大家努力救国探索的担子。在诸项政治救国的实践中,施滉在清华度过了七年学习时光。

1924年夏天,在他即将赴美留学时,他在思考到美国自己应该学些什么?祖国怎样才能富强?他渴望得到革命前辈的指点。施滉和同学经过酝酿后决定,到广州谒见孙中山,求教将来如何做事,以为求学的方针。孙中山热情接待了他们,鼓励他们向苏俄学习,说我们应当为多数人谋幸福……简单说来,就是替最下级的人民谋幸福。在广州,他们还得到李大钊的亲切教导和关怀,更加坚定了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信念。

对施滉而言,孙中山先生的教诲让他把留学与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李大钊同志的出现,使施滉他们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从此救中国道路又多了一种选择,哪一种能够真正救亡图存,就成为他日后的选择。19247月,施滉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东方史。1925年秋天,超桃全体成员到了美国。这年冬天,“超桃成员参加了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举行的大会,经过激烈争论,大家认为中国未来还是要走共产主义的道路。可以看出,施滉他们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选择共产主义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而且敢于斗争,革命彻底。在真理的指引下,施滉坚持战斗在充满凶险的一线,直至壮烈牺牲。

坚持革命,英勇就义

19273月,北伐战争虽然还在进行,但蒋介石已经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准备绞杀革命,这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夕。在美国的一些国民党右派在华侨中公开进行分裂革命的活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动摇了,纷纷退出革命。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他说:越是在党处在困难危急的时候,越要加入党,为党分忧,为共产主义理想贡献一切!这是施滉面对严峻形势作出的选择。入党后,他担任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第一任书记,在侨胞和中国留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

19287月施滉获得硕士学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又面临着选择,一是继续留美深造,过上安定的生活;另一种是回国参加革命,存亡未卜。1930年,正当国内革命斗争异常严峻之时,施滉毅然选择回到阔别六年的祖国,在中共中央机关、香港海员工会等处工作。1933年被派往河北,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省委书记。

施滉与父亲在北平有一次相见,他的父亲说:“你还是返乡任职吧。”施滉答曰:“我回家乡工作,只对二老有好处,我在外面工作,将对全国人民有用。”最早告诉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理的父亲,依从了儿子。这个时候的施滉,他的心中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家,更是天下苍生。1933年冬,因叛徒出卖施滉在北平被捕,随即被押解到南京。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痛斥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坚信革命必胜,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1934年初,施滉被杀害于南京。

施滉短暂的一生,从滇西乡下白族少年逐步成长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先进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一生实践了“真理所在,即趋附之”的誓言。他用生命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施滉已经就义多年,但是施滉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永放光芒。


相关新闻

  • 062018.09

    施滉:“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烈士纪念碑的一段铭文,....

  • 102011.01

    施滉:清华校园垂青史 大洋彼岸留英名

    每年的1月1日,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云南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的纪念日——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  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  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1949年4月清华大学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日,也是在施滉同级校友毕业25周年集会时,经清华大学党委同意,由周培源、罗静宜等牵头,在图书馆门厅正面墙上,为纪念施滉而镌刻的永久性碑文。碑文镌刻在珍藏知识的图书馆大厅,是...

  • 242025.01

    施滉的长衫——纪念施滉清华毕业100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82010.10

    《清华大学第一个共产党员——施滉》

    作品编号:32作者姓名:王世刚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设计说明: 作品表现的是清华大学第一个共产党员——施滉。

  • 152025.01

    真理所在 即趋附之 ——纪念施滉清华毕业一百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32018.09

    黄炎培先生的儿子们和主要亲戚与清华

    黄炎培先生出生于1878年10月1日。今年10月1日是黄炎培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黄炎培先生的儿子们和主要亲戚中有七人曾在清华学校上学,之后留美深造,....

  • 032018.09

    黄炎培先生的儿子们和主要亲戚与清华

    黄炎培先生出生于1878年10月1日。今年10月1日是黄炎培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黄炎培先生的儿子们和主要亲戚中有七人曾在清华学校上学,之后留美深造,....

  • 022007.11
  • 122018.04

    施能民:清华园 我心灵的归宿——毕业60周年回眸

    从清华毕业已六十周年矣,回眸逝去的时光,有太多的坎坷,又有太多的幸运。从某种角度说,我此生一切源自清华,我的心也将归于清华。当我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

  • 012008.10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访问清华

    9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访问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