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光明日报》上的朱自清足迹

2023-08-31 | 来源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30日 |

● 1949810日,刊发王瑶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日记——纪念他的逝世一周年》:朱先生是作家,而且是五四以来三十年间从未脱离过写作生活的人,对文学看法,也向来是很严肃的。1924年的日记中记载他的一个讲演大纲,首先即认为文学是改造社会的途径,并主张少写一己,这在当时即是很进步的。虽然直到他的晚年才认识了文学必须和人民接合的途径(例如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论通俗化诸文中所表现的),但在日记中各处所记的许多对作家和作品的意见,在当时也还是公允的和进步的。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是坚持了五四以来文学是为人生”这一传统的,而且也是不断进步着的作家。

● 1978813日,刊发文章《荷塘夕照明——怀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写过一首《挽一多先生》的诗,称闻一多是一团火。那么,自清先生又该比作什么呢?他同闻一多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也许是一池清水吧。虽是清水,也会时起波澜,甚至卷起千堆雪。不是吗?你看他在一二·运动中,跟随清华学生游行队伍进城;一二·运动中,他到灵堂向四烈士致敬。闻一多被害时,他冒着危险,在成都各界人士追悼会上发表演说。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心签名……此虽只为精神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在弥留之际,他还一再嘱咐家人不去买那出卖中国人灵魂的“救济面粉”……

● 1984129日,刊发记者金振蓉的报道《荷塘尚在 景物全新——清华园里访纪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亭》:当谈到《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朱自清的儿子朱乔森同志告诉我,朱自清这篇散文作于·一二大屠杀之后,他当时对这一反革命屠杀很反感,但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挺身而出,因此产生出一种苦闷彷徨的情绪,带着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到大自然中寻找宁静,《荷塘月色》正是他这种思想情绪的反映。

● 19871212日,刊发文章《先生故乡是扬州——访朱自清故居》:故居院落不大,分内外两进。正房5间,内院除3间正房还有偏房,正屋是青砖小瓦,起脊,厦檐伸出,墙脚高出地面尺许,方石铺路,形成四面回廊,既可遮阳又能躲雨,典型的江南建筑,是个朴素清雅的小院。堂屋以杉木雕窗做断山,看来都是原来的老样子。外院两间为朱自清读书处,朱自清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 1993416日,刊发汪曾祺的文章《精辟的常谈——读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朱先生以为雅俗共赏这句成语,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这说出了雅俗共赏的实质,抓住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从诗到词,从词到曲,到杂剧、诸宫调,到平话、章回小说,到皮黄戏,文学一步比一步更加俗化了。我们还可以举出打枣竿”“挂枝儿之类的俗曲。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人也奈何不得。

● 2018813日,刊发顾农的文章《朱自清与陶渊明》:朱自清先生曾经为他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萧望卿所著的《陶渊明批评》一书作序,序中充满了奖掖后进的热情,但仍然全在讨论学问,有许多见道之言,例如讲文学批评的意义,讲陶渊明对玄言诗的超越,都深刻有味。书评和序跋当然要靠船下篙,但有些地方也要超越具体对象,涉及一般或高远之处,这才不会死于题下,而有飘逸灵动之致。

● 20211022日,刊发王妙迪的文章《君子爱人以德——朱自清与叶石荪的交谊》:《给亡妇》是朱自清哀悼亡妻武钟谦的怀念文,是倾心泣血之佳作,即便如此,叶石荪仍大胆直言朱文过于雕琢,前半似有用力痕迹193494日,叶石荪拿来一篇论文共赏,朱自清在当日记道文章不错,但风格颇欧化,这篇论文是叶石荪的《由心理学的观点试论小说中景物底写法》,谈论的是小说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论文语言的欧化风,对崇尚作文如说话的朱自清来说,殊难苟同。朱自清毫无隐瞒地直接评述我不喜欢这种不自然的风格。两人相互之间的这种直言不讳,可谓是“诤友”之行。

● 2021114日,刊发解楚冰的文章《今天为什么读朱自清——“今天如何读经典丛书的出版意义》:从《匆匆》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到《春》的静穆和谐,再到《背影》对父爱质朴深情的叙写,朱自清的散文不断被选入各类语文教材,以其清丽、真淳的情感底色滋养了一代代读者。我们今天读朱自清,既是重温几代人共同的文学记忆,找寻阅读朱自清作品那份最纯粹、最饱满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用更为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悟与作品对话,追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多重原因。

(刘江伟整理)


相关新闻

  • 172023.01

    光明日报专版报道清华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清华学堂“作为一名外籍工程师,我目睹了中国不仅在技术方面,而且在服务的可持续性、成本控制和质量保障等许多方面,都在大步向前发展。若非亲眼见证这些转变,真的令人难以置信。”2022年11月14日,曾在“硅谷”工作的法国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大卫明,在“全球Z世代热议二十大”论坛上畅谈自己对中国新时代巨大变革的切身感受。这场论坛上,来自30余个国家的“Z世代”青年网上网下相聚,分享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以面...

  • 132020.08
  • 302023.03

    阅读原汁原味的朱自清——评《朱自清别集》

    光明日报出版社历时数载全新编订的《朱自清别集》(十八卷)第一辑于日前先期出版面世。第一辑精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游杂记》《经典常谈》《犹贤博弈斋诗钞》和《论雅俗共赏》六卷,汇集了朱自清的散文、诗歌、古典文化和文艺评论等多方面的创作精华,可窥见这位现代文学名家的精神和文本世界。这套《朱自清别集》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以来陆续出版的《朱自清全集》和1983年三联书店出...

  • 292016.12

    小巷深深朱自清

    车在文昌路旁一条小巷口停了下来,司机指了指路旁一个公共汽车站牌大小的牌子,上面画着戴圆形眼镜片的男子肖像,一望而知是朱自清。司机说:“朱自清故居就在巷....

  • 132011.04
  • 112008.04
  • 172017.01

    朱自清的苦恼  

    作为清华的老人,他两次任中文系主任,同时还曾任清华评议会九人委员之一,在在说明了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位置。病故后,因其拒领美国面粉而获得高度评价,但我们....

  • 022016.11

    朱自清翻译的外国诗歌

    朱自清先生是个诗人,虽然他的散文更广为人喜爱;可是,朱自清还曾有过诗歌翻译,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本来,朱自清是“北大”毕业,又在以培养出国学子著称的“....

  • 062018.07

    朱自清:书影与背影

    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诞辰120周年。前不久,清华大学老图书馆举办了“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 13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