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华罗庚:工作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2025-03-02 | 刘晓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5年2月28日 |

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演讲

华罗庚十分重视与国际数学界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他多次到欧美国家访问,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他非常期待与日本数学同行的交流,希望能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1985年6月,华罗庚应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的邀请访日。虽然樱花的季节已过,东京却因盛放的绣球花增色不少。

6月12日,日本数学会与日本亚洲交流协会在东京大学理学部共同主办欢迎会和华罗庚教授演讲会,演讲题目是《在中国普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报告吸引了数十名日本教授和研究生。下午4点,华罗庚在代表团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入场了。日本数学会会长小松彦三郎致欢迎词并主持。接下来的报告,华罗庚站着用中文谈数学问题,当他发现翻译无法精确地将数学术语翻译成日语后,就向小松先生询问:“能否用英语?”一开始他的声音稍小,渐渐地来了兴致后,他把拐杖扔到一边,还时不时上下讲坛。

华罗庚的演讲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工作,内容丰富,听众因他的幽默不时发出笑声。他准备了投影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上写着“理论普及”。华罗庚在开场白中告诉大家,他的数学让生产一线的劳动者都能理解。为了实际推广数学方法,他走遍了全中国,据说经济效益达到20亿元,而他并没有成为亿万富翁,“兜里总是空空如也”。

华罗庚说,要向劳动者推广数学方法,用大学里那种方法是不行的,在教一种优选法时,他采用的方法是用香烟在报纸上烧记号,并很快找到最适合的值。这是他经过摸索找到的有效教学方法。

最后,华罗庚提出将经济计划方面的问题作为将来的课题,还提到1970年家中进了小偷,放在保险箱里的计划经济数学论文被盗,这是他两年的成果,其后花费了许多时间才再次完成。

演讲气氛热烈,不知是不是因为热,他关掉投影仪,脱掉西装,解开了领带,时不时地捂住胸口。也许从那时开始,他已经不舒服了,但观众被他的口才所打动,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并未注意到这些细节。演讲结束,观众致以热烈的掌声,华罗庚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而正当主持人小松先生问“有没有问题或意见”时,神采奕奕的华先生倒下了。他倒在讲坛前没有起来,脸色苍白。随后,他被送入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室。然而,医生回天无力,华罗庚当晚10时去世,这是他心肌梗塞的第三次发作。

华罗庚作为一位数学家,与数学相伴直到生命尽头。小松彦三郎在给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吴文俊的信中说,华罗庚的后半生,与合作者一起进行了中国产业和经济的数学化,他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华罗庚曾向日本友人表示“工作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日本友人说,为了数学研究和新中国建设,他燃烧了生命。


相关新闻

  • 222024.02

    “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闻一多先生昆明治印

    1946年2月22日,闻一多从西南联大致信三哥闻家騄,叙述了他与弟弟闻家驷在联大因忙于教学和生计,竟两次未能复闻家騄来信的尴尬情形。还详述了在联大的这闻氏兄弟俩在人口兴旺的情况下,妻小乃至家佣贫病交加的艰窘处境。尤其谈到自己的经济状况,闻一多说:“至于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经友人怂恿,乃挂牌刻图章以资弥补。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赖此...

  • 202015.10

    文洁若:我还能工作到100岁

    作家萧乾的夫人、88岁的翻译家文洁若,“我想我能活到100岁,还能工作到100岁。”她说。

  • 132016.07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45年,矩阵几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它的创始人,便是在牛圈里成长起来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而这一年,刚刚走出牛圈的华罗庚,只有35岁。

  • 112021.05

    华罗庚:用一生推演“爱国公式”

    清明过后,江南依旧细雨霏霏,位于常州市金坛区丹金漕河畔的华罗庚纪念馆幽静又庄重。纪念馆展厅呈圆形,与外部向四面延伸的墙体构成数学直角坐标系状,华罗庚铜像就伫立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从原点出发,华罗庚毕生都在被他称作“攀登科学高峰的天梯”——数学领域探奥索隐。华罗庚铜像旁边摆满一束束鲜花。金坛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葛巍告诉记者,中间的花束是华罗庚子女向父亲敬献的,其他花束则是金坛区文体广电和...

  • 232015.01
  • 082024.10

    华罗庚巧护李寿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李寿慈既是同乡世交,又是师生关系。1935年秋,李寿慈来到清华园求学时主动寻找华罗庚。在交谈中,华罗庚告诉李寿慈要做到读书不忘救国,要在救亡图存方面多做些工作。当年12月,有许多军警翻过清华校园的墙头,到学生宿舍区去抓捕爱国学生。几个凶神恶煞的便衣,命令在押的学生拿出学生证,他们对照着黑名单,凡名单上有的便当场抓走。由于李寿慈也参与了爱国学生运动,所以他也被列入抓捕...

  • 282024.03

    刘洋的航天梦,在那一刻扎根发芽

    “每次任务的结束就是下次任务的起点,每一名航天员都是这样,从返回地面的那一刻,所有的东西就全部归零了。”

  • 032024.12

    以真启美 以美启真——华罗庚与诗词

    在以数学家之笔进行诗词创作时,华罗庚丝毫没有遗忘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的创作实绩为现当代诗坛,尤其为科学家群体的文学花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92024.02

    华罗庚:用数学为人民服务

    今天的人们不理解,为什么华罗庚会被称作“人民的数学家”?很多年前,他的外国同行也不懂,为什么华罗庚一定要把中国的数学搞上去,而不是把自己的数学搞上去?一个天才数学家为什么非要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数学?何为“优选”?大概没有人比数学家华罗庚理解得更透彻。他一生面临一次次重大选择,也在一次次“优选”中定义自己的人生。华老来了,办法就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一阵“华罗庚热”。华罗庚所到之处,总会有...

  • 132024.09

    华罗庚的对联与诗词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