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鲐背校友忆峥嵘岁月

2019-04-26 | 舒立 | 来源 校友总会 |

暮春四月,紫荆又开,莺鸟鸣唱,彩蝶戏舞。人声鼎沸的同方部,铃声起伏的联络部,静谧无声的编辑部,三创高潮的研究部,欢声笑语的捐赠部,汇成清华校友总会谱写的一曲迎接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的华章。

校庆前夕,2019年4月22日早晨,虚岁90的老学长高生文先生及长子,在张老师的热情迎接下走进同方部。我们请老先生父子就坐于雅致舒适的布艺沙发,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激励后辈自强不息。

高生文先生(右)在校友总会同方部

1930年,高生文学长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高家寨乡。1945年,15岁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1946年,奔赴延安边区工业区成为一名兵工厂学徒,后转干。1949年,西安解放,他从延安赴西安接收纱厂。1949年7月,兰州解放前夕,高学长进入兰州市,成为企业处(即后来的工业厅)一名机要秘书。1953年,先后进入兰州皮革厂、机器制备厂、电机厂等工厂工作。1959年,国家急需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又红又专的厂长,来提升全国的大型工厂运营能力,于是,一机部出台一项政策,从全国选择一批工厂厂长到清华大学学习,条件4项(可以适当放宽):1)年龄30岁以下;2)初中文化及以上;3)三年及以上厂长工作经验;4)身体健康。虽然才年方29,高学长已经拥有丰富的工厂劳动和管理经验,当厂长已满5年,很幸运地成为甘肃省唯一、西北地区唯二的被一机部选上的优秀厂长。紧接着,1959—1960,进入一机部机械学院补习高中文化,1960—1962,进入清华大学干部特别班机械四班学习,获大专毕业文凭。

高生文先生清华毕业证书

沉浸在那段美好求学时光的回忆中,高学长十分激动,反复强调,自己非常幸运,感谢党的培养,感谢清华的培育,让自己成为一名能够看懂机械图纸和掌握机械工艺流程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

说起当年的事情,高学长滔滔不绝。全班30多名同学,年龄在29~32岁,高学长是最小的。进入清华大学,他们的宿舍在静斋,木地板、油漆墙,2人一间,这是当时很高规格的待遇。1960—1962,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学校给他们的配额是每人每月32斤粮票,米饭能管饱,元宵节有元宵吃,国庆节和五一节会改善他们的伙食,有白馒头。真正地,时时处处体现了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讲到这里,高学长的双目放光,有些情不自禁。坐在身旁的长子,一边递给父亲一杯温水抚慰老人的情绪,一边笑着补充着,现在的孩子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个饥饿年代,能够吃饱饭是十分难得的。

身受了国家和学校这样大的恩情,同学们一刻也不想耽误,甚至舍不得浪费时间去操场锻炼身体。为了最高效地利用这几年宝贵的学习时光,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三个教学建议:1)重点教授如何看懂机械图,包括正面图、侧面图和剖面图;2)重点讲解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3)实践与理论结合,多提供参观工厂的直观学习机会。

高学长越讲越兴奋。当年记忆深刻的事情有许多,几十年都没能忘怀。记得副校长刘仙洲教授,以古代的机械装置犁、马车和牛车为例讲解机械原理,深入浅出,让同学们醍醐灌顶。记得赴上海参观万吨水压机,这是当年我国独立设计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由一机部沈宏副部长亲自领导设计,恢弘的大型机械让同学们油然升起自豪感。记得1961年国庆节,干部特别班组织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庆大场面,同学们坐在广场对面的空地,聆听城楼上中央领导讲话,让同学们欢欣鼓舞。记得当时学习紧张,大家基础薄弱,高等数学最难,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着最费劲。同学们迎难而上,白天学习,晚上也学习。平时周末不到远处城里玩耍,要去只去颐和园,找个阴凉处,一边赏景一边背诵功课。

几年的脱产学习让高学长脱胎换骨。掌握了专业技术的他,毕业回到兰州电机厂继续当厂长,管理全厂7千多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71年,调入电子工业部重点企业914厂(绝密工厂)任厂长。当时,该厂处于荒废重建阶段,一无资金,二无技术。高学长知道一位清华老校友张华荣,西南联大电子相关专业毕业,还在拉架子车劳动中,立即向上级报告,申请让张华荣学长来厂任总工,很快获得批准。于是,两位清华校友紧密配合,携手共建914厂,到1985年,高学长退居二线时,全厂年产值5千多万元,利润1千多万元。

1990年,高学长离休,生活享受正地(厅)级待遇,医疗享受副省级待遇。如今虚岁90,身康体健,声音洪亮,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稍微有些耳背,最难能可贵的是,满口牙齿一颗没掉。四个儿女,在高学长的严格教导下,全部大学毕业,自力更生。如今有三个重孙,四世同堂,安享天伦之乐。


90岁的高生文学长高大挺拔、精神矍铄

我们惊艳于高学长的身体状态,90岁的人看似60多岁,虚心向他请教养身之法。高学长呵呵一乐,说道,没有什么养身经验,一辈子专注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根本没有时间专门锻炼和保养身体。如果一定要说,那可能就是5条:1)不抽烟、不喝酒;2)按时吃饭,食不过饱;3)规律睡眠,中午午睡一小时,晚上睡觉六七小时;4)心宽体健,能够放下;5)工作时,天天下车间转几个小时,步行。

最后,高学长再次表达,感谢党的培养,感谢清华的培育,希望清华能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祖国作贡献。一直牵挂清华,这次长子带着他去了太原,上了五台山,到了大同云岗石窟,最终回到了清华,他要看看工字厅,看看同方部,看看静斋……

秋去春来,紫荆的花儿凋谢了又盛开,沿河的垂柳光秃了又碧绿,清华园的校友故事还会一直一直地延续……

校友总会舒立记于同方部

2019/04/2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