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熙春园历史文化的重大发现

2008-12-09 |

——康熙朝熙春园的主人

苗日新(1958土木)

在清军机大臣那桐题“清华园”三字的二校门内,有两棵古柏(图1),原是“永恩寺”的遗迹。

1 二校门内两棵古柏是“永恩寺”遗迹

2 1768年乾隆朝熙春园局部平面图

发现陈梦雷撰《拟永恩寺碑文》

2006826日笔者惊异地发现了《拟永恩寺碑文》,它是皇三子胤祉老师陈梦雷代拟的。《碑文》彻底揭开了熙春园(今清华校园)299年前初建的缘由、时间,以及永恩寺的来历。《碑文》771字,摘要如下。

胤祉(16771732)在《碑文》中说:“佛以清净慈悲自修。……某幸托天家,幼承圣训,夙夜敬虔,惟恐陨越以贻羞于君父。乃弱穉得封郡王,缘事而降为贝勒,而晋爵亲王,君父之恩至是而莫知所以报矣。先是丁亥之冬,以扈跸畅春,故构别墅于畅春之东北。爰思别辟殿宇以奉佛,晨昏礼拜,祈祝圣寿,庶尽报恩之万一。偶过其东,有旧寺题永恩,余因之有感也。……则以此永报君父之恩,即永报我佛之恩。并以此天地覆载之恩,于顾名思义庶有合乎?余因奏请于皇父,既得俞(谕)旨,乃拓寺之规制。仍旧其名。聊以所见勒诸石,使后奉佛者无失其旨云尔。”

胤祉说,他有幸“托生”于天子之家,自幼受到康熙皇帝的教育。唯恐由于自己的错误,有损于君父的声誉。史学家们公认,康熙帝十分喜爱聪敏好学、文武双全、性格平和、处事稳重,不多事的“学者型”皇子胤祉[1]。康熙三十七年(1698)三月,首次对皇子封爵。21岁的三子胤祉和长子胤禔同封为郡王,康熙帝亲自养育宫中的四子胤禛却只封为贝勒。当时大学士等称“伏祈皇上将皇子照例尽皆封王”。康熙帝[2]却说:“朕于阿哥等留心视之已久,四阿哥为人轻率,七阿哥赋性鲁钝,朕意已决,尔等勿得再请,异日视伊等奋勉再为加封,未始不可。”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敏妃(皇十三子之母)死。九月十一日以丧未满百日,胤祉剃头,被降为贝勒[3]。胤祉在碑文中承认自己犯过错误。而且胤祉写过四卷诗文集,其中一卷由陈梦雷写的后序说:“己卯忽奉降爵之旨,王乃虔恭痛自刻责。”“取数月中责躬思过之诗若干首题曰《责躬集》”。由此亦可见胤祉性格中谦虚谨慎的一面。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十日,在复立皇太子大庆之日,胤祉、胤禛等封为亲王[4]。据此可知永恩寺碑当立于17094月以后。

胤祉说,因为康熙帝在畅春园驻跸听政,他也扈从住在该园,所以于“丁亥之冬”在畅春园[5]东北,构建了自己的“别墅”。“偶过其东,有旧寺题永恩”。这是皇三子的“别墅”就是清华校园(仅工字厅和“荒岛”部分),建成于1707年(丁亥)冬的第一个铁证。这无异于熙春园的建园碑文。

胤祉说,为报父恩、佛恩,按康熙皇帝谕旨,他扩建了寺庙,仍叫“永恩寺”。可见,永恩寺可能明朝甚或更早就已存在。

康熙皇帝在熙春园过60大寿

今年7月笔者发现《四库全书》载:“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皇子诚亲王胤祉等十三人率皇孙弘升等二十六人谨择吉日于万寿节前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觞。”在三月十八日皇帝生日朝贺之前,“十三日,诸皇子设宴于皇三子花园,皇上临幸,是日诸皇子作斑衣戏彩之舞称觞献寿。”雍正和乾隆朝一切官方书刊包括《四库全书》,有意全都删除了皇三子花园在哪儿的记载。然而陈梦雷的诗题赫然写着《癸巳年六十万寿,驾幸熙春园,诸王侍宴,恭纪》七言诗。这是皇三子花园就是熙春园的第二个确证。陈诗云“燕舞舒徐态更翩”,“欢綵长随玉几前”。他还写过昆曲戏词,确证了皇三子府内有戏班子。康熙时有昆曲,京剧是150年后光绪朝出现的。昆曲戏舞就在现工字厅北“戏台”皇帝玉石茶几前演出,无需大舞台。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九,皇三子胤祉在熙春园为玄烨举办了寿筵[6]。四天之后,十三日康熙帝再次临幸熙春园,实属罕见。来熙春园祝寿的满16岁的十三位皇子是:诚亲王(胤祉)、雍亲王(胤禛)、恒亲王(胤祺)、淳郡王(胤祐)、八贝勒(胤)、九贝子(胤)、敦郡王(胤)、十二贝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十四贝子(胤)、皇十五子(胤)、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每位皇子都献七言“万寿诗”三首。

特别是陈梦雷的诗证明,这天(171343日)“熙春园”已被命名。何时何人命名需考证。奇怪的是从雍乾朝官方书刊包括《四库全书》在内,也根本找不到康熙帝何时何地题了“圆明”二字 的记载。雍正帝曰:“园既成,仰荷慈恩,锡以园额曰圆明。”应是可信的。嘉庆七年御制诗曰:“名园百余年,熙春仁祖额。境在长春南,别墅吾新辟。”仅此诗说明《熙春》匾是康熙帝所题。

康熙皇帝从60岁开始过寿。康熙皇帝连年三月中旬到熙春园和圆明园进宴,原来是赴寿筵。除了康熙五十七年因处于皇太后的百日服孝期,“命停止朝贺筵宴”外,从附表可知,在康熙皇帝人生最后的10年里,9年接受了祝寿。其中,7年(8次)都在皇三子的熙春园过寿,只有2年在皇四子的圆明园度过。看此表,会促人联想:康熙帝如此喜欢皇三子,既然给胤禛题《圆明》,也会给胤祉题《熙春》;是否也有助于使人们相信笔者对嘉庆帝的上述御制诗的解释呢?

1712年以前陈梦雷有数十篇文章和诗词在皇三子花园写成,唯有1713年的诗说花园叫熙春园,很可能正是三月初九或十三日康熙帝题了《熙春》,匾名更有多重深刻含义和纪念意义,明媚的春天迎来皇上的万寿节。“精明、狡诈、城府很深”[7]的胤禛,不说何时题了《圆明》,非常反常,只有一种解释最符合逻辑——题的比《熙春》更晚,从附表看亦然。

陈梦雷住在熙春园松鹤山房13年编校完成《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撰写了:诗《水村纪事》(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春写)、诗《水村十二景》(十二首和序)和词《沁园春水村十二景调花发》。这14首诗词和序都是住在熙春园里写的;是描写熙春园的扩建过程、地理、园林风景以及他编纂校正《古今图书集成》的田园生活的。

陈梦雷1712年在《水村十二景》引言中写道:“村在城西北,河流环绕,榆柳千株。”“后入于贵戚,而台榭增设矣。吾王殿下购得,命余居之,赐河西田二顷,俾得遂农圃之愿也。续建斗阁三楹,晨夕祝圣,命余典其事。”“余兼置琴一张,旧曲皆忘,抚弦适意而已。钓竿一具,不必皆得鱼也。其下书室三楹,贮所著《汇编》三千余卷。校阅之暇,泛艇渡河西与田夫野老量晴较雨乃归。方搴萎拨荇,沿河逐鹅群,听蛙鼓,闻天际笙歌,隐隐小僮吹笛和之,月已挂林梢矣!因次为十二景,聊以纪思。”

陈梦雷说,“水村在城西北,河流环绕”,先是明朝“贵戚”买入增设“台榭”。后来,“皇三子殿下购得”并赐给他“河西田二顷(图2河西,相当于现逸夫图书馆、西操场、理学院区)”;接着又“续建斗阁三楹”,其下斗室三楹,它是六间房二层小楼,让陈梦雷住。1710年春《水村纪事》说“草堂初葺待春风”,说明他的书房是1709年建的。《沁园春水村十二景调花发》说“戚畹园林更增斗阁,傍山且又环水。”原为明贵戚“戚畹”(一畹为30亩)的园林增建斗阁书房,只有“泛艇渡河西”才能和田夫聊天,都证明书房在河东,“戚畹”指现大礼堂区。这是皇三子别墅就是熙春园的第三个铁证;陈梦雷是松鹤山房的主人,也可以说是熙春园的第二个主人,园内第一位文化大名人。

据此可知熙春园的扩建过程是:1707年在“水磨闸东南”建熙春园(现清华园和近春园)。约1708年增扩现校河以北区和大礼堂区的土地。1709年建陈梦雷书房“松鹤山房”。1709年底前后扩建“永恩寺”并树石碑。

康熙四十三年陈梦雷写到:“十二月十九日蒙皇上亲洒宸翰,书《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一联赐臣梦雷。”他以康熙帝亲赐对联的字头“松鹤”,命名其熙春园内住房为“松鹤山房”,自称“松鹤老人”。他编写成《松鹤山房诗集》(九卷)和《松鹤山房文集》(二十卷)。康熙五十二年以铜活字版印刷出版。北京国家图书馆有一套,还缺失《文集》的三、十二、十四卷。《四库全书》未收入。现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陈梦雷的福建同乡、泉州诗人诸葛璐的《松鹤山房诗集》读后感说:“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孟春,乃得谒见先生于松鹤山房”,而它是联着胤祉王府殿宇的。胤祉王府宫殿离畅春苑五里许。他形容松鹤山房周围是“榆柳千株,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远看则见“珍楼杰阁,缥缃万。”这是皇三子别墅就是熙春园的第四个铁证;也是陈梦雷住在熙春园的又一确证。

陈梦雷说,“书室三楹,贮所著《汇编》三千余卷。校阅之暇,泛艇渡河西与田夫野老量晴较雨乃归。”确证了陈梦雷住在“松鹤山房”校阅《汇编》三千余卷。《汇编》即《古今图书集成》初稿。

1710年春《水村纪事》诗写到“门临流水堪垂钓,屋傍名山好著书。”陈梦雷的致诚亲王《进汇编启》[8]详细记述了编纂《汇编》的起因、过程和规模。专著《古今图书集成研究》作者裴芹考证[9]陈梦雷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至四十五(1706)年四月完成《汇编》初稿;

②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完成修改稿;

③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完成《汇编》上呈皇帝稿;

④至康熙五十八、九年《汇编》定稿。

17091722年住在熙春园完成上呈皇帝稿、定稿和校正铜版。1716年康熙帝批准成立《古今图书集成》馆,皇三子胤祉为总负责人,陈梦雷为总裁或副总裁。成员80人。

《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康熙六十一年已印刷九千六百二十一卷,占总卷数的96%。这年万寿节千叟宴陈梦雷有诗曰:承恩五十有三年,旷典虞庠近御筵。万卷书成传盛世,嵩呼圣寿永同年。康熙帝崩,陈梦雷被流放,印刷中断。雍正皇帝命尚书蒋廷锡接管、清洗陈梦雷亲友学生16人,续校。雍正四年印完,他贪天之功,竟然不书编纂者陈梦雷的名,说“朕绍登大寳,思继先志”,是他和蒋廷锡的功劳。夺一个贫弱书生和老人一生如此大的心血成果为己有,这种令人不齿的行为,发生在贵为皇帝的人身上,历史上少见,被学者斥为“雍正忌能夺稿”[10]。万世留下骂名!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并列为我国历代王朝最大的三部书。《集成》是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参考书。清华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三种:铜版描润本500册,缩印版一万卷(全)以及光盘版等。我校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书柜内摆满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这是他们的重要研究对象和参考书。

陈梦雷[11](16501741)字则震,号省斋,福建官侯(今福州)人,少有才名。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为庶吉士,1672年授翰林院编修。1673年回乡省亲,逢耿精忠叛乱,逼授陈官同叛,陈佯病,并暗与时亦回乡之编修李光地共谋,用蜡丸向朝廷密送情报,李却独书己名上疏。三藩之乱平定后,李受奖升官,陈被以从逆于1680年入狱,1681年论斩。幸得刑部尚书徐乾学暗为开脱,康熙帝旨免死,1682年流放辽阳尚阳堡。17年流放期间,其妻亡故,父母在闽双亡。在凄苦悲痛中,陈梦雷仍振作精神,在戍所一面教书,同时编纂了《周易浅述》和数千篇诗文。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皇帝东巡盛京(今沈阳),陈梦雷跪迎抚顺道旁献七言诗120韵。帝施恩,遂被召回京师。十二月进京。三十八年正月奉旨暂住椒园教书,夏入乾清宫之懋勤殿侍皇三子胤祉读书,后侍王扈跸畅春读书北园。三十九年五月奉旨在皇三子府(诚亲王旧府在官园[12])中行走。从康熙四十年至六十一年(17011722),从51岁至72岁,先后住在北京官园东和熙春园,他一人编纂了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1.6亿字,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六十一(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帝崩,二十日雍正帝即位,22天后复“将陈梦雷并伊子远发边外”。乾隆六年,其继妻所生幼子圣奖,自流放地黑龙江齐齐哈尔戍所“抱骨回乡”。由于陈梦雷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和悲惨遭遇,200多年来一直受到士人和知识分子的崇敬和同情。

注释

[1]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213页。

[2]故宫博物院(台北):《起居注》,汉文本,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记事。转引自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219页。

[3]《清史稿》列传七,圣祖诸子。

[4]《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三集》卷十四,谕宗人府。

[5]畅春园建于康熙二十六年,位于现北大西门西,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

[6]《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7]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220页。

[8]陈梦雷:《松鹤山房文集》卷之二,启。

[9]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编纂考。

[10]杨家骆:(台湾)《鼎文版古今图书诗集成》序例,8页。

[11]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编纂考,31页。又见《福州晚报》梁信明著文“事业有成遭遇悲惨的陈梦雷”,2002820日。

12]啸亭杂录》《啸亭续录》卷四,510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