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校史连载之六 迅速崛起的国立清华大学

2007-04-01 |

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经数位校长更迭后,清华在梅贻琦长校下快速发展。继承清华传统,广聘名师, 民主治校, 及时引进国外自然科学新成就和先进仪器设备, 学科水平与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清华已经成为全国一流的著名大学。

梅贻琦出任校长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清光绪15年)1229日出生于天津。1 9 0 4 年,进入天津严范孙氏家塾(天津南开学堂前身),1908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保送到保定高等学堂读书。1909年考取游美学务处选派的首批赴美留学生,同时考取的还有张子高、金邦正、王士杰等人。1914年毕业于吴士脱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College)电机系,获工学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任干

事,1915年他接受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聘请,在清教授物理和数学。1921年他取得清华公费再次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深造,1922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9月回到清华任教。1926年梅贻琦继张彭春任教务长。1928年温应星校长派他往华盛顿,接替赵国材副校长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一职。

1931年,经教育部长李书华推荐,梅贻琦回国任清华大学校长,在校政、教学、学术研究、学风、人才等诸多方面擘画精详,成绩卓著。他到职后多次阐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办学至理。一时间,众多有识之士闻风景从,名师荟萃于清华园,清华的人才优势在这个时期得以形成,许多学科得以发展,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府。

在这个时期, 清华实行的是比较民主的领导体制, 有校务会议、教授会、评议会三个机构,教授对学校的重要事务决定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对清华在30年代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此,陈岱孙曾评价:“清华实行了十八九年的校内领导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在校内,它有以民主的名义对抗校长独断专权的一面;在校外,它有以学术民主的名义对抗国民党派系势力对教育学术机构的侵入和控制的一面。这一体制的确立和巩固,是和梅贻琦先生长校时的作风和支持分不开的。”

随后八年抗战中西南联合大学期间,梅贻琦实际主持校务。抗战胜利后清华复员回到北平,梅贻琦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12月清华园解放前夕,离开大陆。

他在香港停留不久先赴法国后到美国,于1955年由美去台湾,用清华基金筹办了“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65年扩展为新竹清华大学),1962519病逝于台北。他的一生情系清华,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大影响。

学生概况

这个时期学生人数有较大增加,全校由1928年度的400人,增至1 9 3 6年度的1 2 2 3人(研究生除外)。1928年秋开始招收女生,第一批只有15人,至1935年度最多,110人。1936年度,各学院中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工学院,达393人;各系中经济系学生最多,达148人。此外,还有美、英、德、日等国留学生20余人。但招生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学生质量的下降。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清华,入学录取率呈下降趋势,1928年为23.1%,至1936年则为8.2%。激烈的竞争,保证了进入清华的均为一时俊彦①。

这个时期, 清华学生继承并发扬了清华学校时期的认真读书的良好风气,形成清华优良的传统。学生们牢记国耻,了解清华读书环境得来不易,学习格外刻苦。除了上课之外,多到图书馆看老师指定的参考书、课本,查询资料,难得有休闲。即令在周末,也在图书馆“开矿”。学习生活严肃而紧张,有同学戏谑:“叫苦连天地忙着,昏昏沉沉地迷着,提心吊胆地怕着,咬牙切齿地忍着。”

各院系考试频繁而严格, 因而淘汰率很高,19281937年间,全校淘汰率为2 7 . 1 % ; 理学院最高淘汰率曾达6 9 . 8 % , 工学院为67.5%。低录取率、高淘汰率,精挑细选又严格磨练,保证了清华毕业生很高的素质。

30年代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较窄。由于清华学生业务能力较强,外语水平较高,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各地校友大力协助,一般情况下就业尚无大碍。当时清华毕业生出路大致有:(一)立即留洋或当助教作留洋准备;(二)到政府机关或私人企业,做本行的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三)当中学老师;(四)改行。据统计,当教职员的占34%,是各种出路中人数较多的。

1929年暑期,清华最后一批留美生出国,留美预备部结束。1933年教育部令清华招考留美公费生,由清华组织考试委员会自行考选。原定招3 届,每届2 5 名。3 年期满后,又续招三届,每届20名。1937年暂停招考。总计共举办了4届留美公费招考,录取人数共93名,其中清华毕业生有39人,约占41.9%。学习理工科的64人,约占68.8%。留美公费生的费用由清华留美经费拨付,其中出国往返发美金520元、每月津贴100美元,总计培养一个留美公费生至少需要3400美元。留美期限为2年,必要时可申请延长半年或一年。1935年起,为了“彻底了解国情及需要”②,录取的留美公费生出国前,还需在国内各相当机关考察或实习半年到一年。

在招生中,清华本着“不拘一格求人才”宗旨,积极发现、挖掘优秀人才, 创造条件让青年学生成才。其中破格录取钱钟书等人长期来为人称道,这彰显了学校的远见,反映出选拔人才机制的灵活,使得清华在人才培养上取得骄人的成绩。1 9 2 9 年钱钟书报考清华,作文优秀、英语满分,但是数学只考了1 5 分,经校长罗家伦特批录取,这样中国才多了一位学术大师。1 9 3 1 年吴晗报考北大、清华,国文、英文各1 0 0分,数学却为0分;清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录取他为历史系插班生,成就了一位历史学家。胡适一再对人说“北大的考试制度太不合理,像吴晗这样有才华的学生竟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太可惜了。”钱伟长考清华时文史非常好,但数、理、化、英文加起来才25分,录取中文系后又改学物理系,终于成为杰出的力学家。

教学概况

1934年清华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文、理、法、工4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文学院

国文学系, 外国语文学系, 哲学系, 历史系,社会学系

理学院

算学系, 物理学系, 化学系, 生物学系, 心理学系,地理学系

法学院

政治学系,经济学系

工学院

土木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

清华极为重视教学, 教师们讲课认真、教学严格,这是清华在教学上的一个特点。著名教授亲自上讲台,例如吴有训亲自带学生实验,朱自清、闻一多讲授大一国文,张子高讲授普通化学,李继侗讲授普通生物学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了用功好学的风气。经过几年熏陶,绝大部分清华毕业生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

教学方针是通才教育,各院系都比较重视基础又各有侧重,这是清华在教学上的又一个特点。

文学院强调“ 知识广博” 、“ 中西兼重” 的原则, 希望培养“博通”中外的“通才”。中文系“注重新旧文学贯通与中外文学的结合”③,外语系要培养“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的“博雅之士”④,历史系则提出“中外历史兼重”⑤,社会学系提倡学生有广博的基础知识,认为“基础知识越大,则成就越大”⑥。

理学院注重基础研究,“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国家学术之独立。”⑦同时很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叶企孙认为“大学的灵魂在研究学术,物理系的目的就重在研究方面。”化学系重视“具化学上之基本知识,复习化学工业上之专门技能。于是进而令其专研究某一种问题……。”算学系则要求“不仅在灌输智识于青年,复须求有贡献于学术”。生物学系主任陈桢提出要把科学研究看做“清华大学的第二种事业”,认为“应该把增进学术与培养人才同样的重要”。

法学院政治学、经济学皆与国计民生有密切联系,因此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经济学系以“理论、事实、技术三者兼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拥有社会科学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学理论与实用技能的严格训练。政治学系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为:“(一)灌输学生以政治科学之基础智识,训练其思想之缜密,理解之确切;(二)养成学生应付社会环境之学识与技能,使于毕业后,或服务社会,或参加考试,皆能举措裕如”。

关于“工学院各系的政策,我们应当注重基本知识。训练不可太狭太专,应使学生有基本技能。”( 梅贻琦) “ 我们所需要的工程师,不单是仅仅一个工程专家,而希望他对于一般的常识,都有相当的认识,……对于基本的功课,应该重视,就是要求得一般的普通常识,……在国内当工程师,最好对于一般的普通工程上的学识都知道一点。”(庄前鼎)

清华严谨的教学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以物理系为例,从19291938年共毕业本科生71人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 1人、美国院士2人,成才率之高实为罕见。其中有我国“两弹一星元勋” 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王大珩、赵九章、陈芳允,有何泽慧、李正武(核物理),王竹溪、胡宁、张宗燧(理论物理), 林家翘、钱伟长( 力学) , 龚祖同( 光学) , 葛庭燧(固体物理),傅承义、翁文波、秦馨菱(地球物理学),冯秉铨、戴振铎(电子学),王天眷(波谱学),王遵明(冶金学),赫崇本(物理海洋学)等;此外还有政治理论家于光远,抗日英烈熊大缜等许多中华英才。

科研概况

清华非常重视科研。19289月罗家伦校长就职时说:“研究是大学的灵魂。专教书而不研究,那所教的必定毫无进步。不但没进步,而且有退步。清华的国学研究院,经过几位大师的启迪,已经很有成绩。但是我以为单是国学还不够,应该把他扩大起来,先后成立各科研究院,让各系毕业生都有在国内深造的机会。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应当积极的提倡。”⑧梅贻琦出任校长后表示:“我希望清华在学术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⑨

1 9 3 56月,经教育部批核准,清华共设10个研究部,而当时国内各大学总共才成立27个。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农业研究所( 1 9 3 4年)、航空研究所(1936年,地点南昌)、无线电研究所(1936年,地点长沙),称为特种研究所。这一时期,清华荟萃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师,加之经费比较充裕,实验室设备较为先进,图书馆藏书也较齐全丰富,使科学研究水平迅速提高,算学、物理、化学等系成为全国学术研究中心之一。

如机械系航空组的风洞研究处于当时国内领先水平。1936年校庆前夕自行研制成国内第一个5英尺航空风洞,王士倬等人撰写的论文被评为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第一奖。接着,清华又在南昌建1 5 英尺

洞,一个月之内便完成初步设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之一,比加州理工学院的风洞要大50%,标志着中国航空由仿制走向自己研发。可惜在19383月风洞即将完成之际,遭日机轰炸被破坏。

理学院在叶企孙和吴有训领导下,短短几年清华就发展为中国物理学科研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理科报告》(英文)是我国科学界对外学术交流的主要杂志之一,在国外颇获好评。在清华吴有训做的关于X射线经气体原子散射实验研究,2篇论文在英国的《Nature》发表,创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在外国一流杂志发表之先河;赵忠尧和学生完成《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和2篇有关实验论文都在《Nature》杂志发表。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1935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从1930年至19334年内国内物理化学领域重要论文共有16篇,清华物理系为9篇。此外,算学系熊庆来关于亚纯函数数论的研究、孙光远在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化学系黄子卿关于热力学及等张比容之测定方面的研究,生物系李继侗关于植物生理、陈桢关于金鱼遗传方面的研究,地学系袁复礼对中国西北地理的研究,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农业研究所的刘崇乐教授,是我国提倡利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和害鼠的先驱者之一。他对我国昆虫分类的工作,为我国昆虫学文献的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戴芳澜对真菌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初步奠定了中国真菌分类学基础。

文学院继承和发展国学研究院的优良学风,运用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既能做到视野开阔又不大而空,既立论谨严又不拘泥细节,力求对中国历史、文化现象做出既符合当时情况又富于时代色彩的解释。朱自清强调兼取“京派与海派之长”,追求宏观上的开阔与微观上的谨严;闻一多对上古神话研究及诗经、楚辞的研究既富于历史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它如杨树达的汉字研究,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许维的《管子》、《尚书》研究和浦江清、余冠英的研究都显示出开阔与谨严相结合的特色。外文系吴宓的《中西诗之比较》、瑞恰慈的《文学批评》、《比较文学》课程都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吴宓的《文学与人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阐释”方面有突破性贡献。哲学系强调横切面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强调论证、逻辑和概念分析,独树一帜,其中金岳霖的《逻辑》、《论道》和冯友兰的《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影响较大;历史学系继承国学院传统倡导“新史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编》和《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张荫麟的上古史研究、雷海宗的通史研究、吴晗的明史研究都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正当清华大学迅速发展之际,国内外局势风云突变。193777“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北平沦陷,清华被迫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合组长沙临时大学。这年年底,南京沦陷,长沙告急,长沙临时大学又被迫迁往昆明,并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艰苦卓绝的联大八年。西南联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校史研究室供稿)

注释: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5136页。

《举行二十四周年纪念典礼志略》,《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657期,193552

③《中国文学系的目的与课程的组织》,《国立清华大学学程大纲》1928年度。

④《外国语文系:本系学程总则》,《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0年。

⑤ 蒋廷黻: 《历史学系概况》,《清华周刊》,第41卷,第1314期。

⑥ 双日: 《园内学人访问记》,《清华副刊》第4 3卷第5期,193565

⑦吴有训:《理学院概况》,《清华消夏周刊》1935年迎新专号,19319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二(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1年版,第394页。

⑧《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第20120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北京。

⑨《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第21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北京。

延伸阅读:

赵忠尧(1 9 0 21 9 9 8) 核物理学家,浙江诸暨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同年随叶企孙到清华任教。1927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导师是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密立根(R.A.Millikan),1930年获博士学位,1932年回到清华任教,并主持建立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赵忠尧是世界上发现正电子的先驱,他的实验对于确立人们对量子电动力学的认识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他与诺贝尔物理奖失之交臂。正电子的发现者、1936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安德逊曾特别指出,赵忠尧的工作促进了他的工作。5 0年代以来,在建造加速器、开创中国核科学事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忠尧慧眼识金堪为伯乐,他曾专门致函梅贻琦校长, 这封信(附文) 使杨振宁改为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杨振宁不负众望取得重要成就, 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附文

月涵校长先生道鉴:

前奉函嘱对留美公费生杨振宁君之研究计划加以指导,经与君数次商谈,以目前美国情形,高电压实验较难进行,可否略予变通,以应时宜。查高电压实验之目的在研究原子核物理,君对原子核物理之理论尚有门径,赴美深造适得其时。研究专门学问以普林斯登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较宜。专此 奉达,以备参考,静候道安。赵忠尧 王竹溪 敬启,十月五日

(《清华人》2007-2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