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人往事

2015-03-20 |

赵元任伉俪

赵元任夫妇在清华时,是风头人物,无论衣着或行动,都很受人瞩目。

当时清华学校的教授大都是留学回国的,可是太太们多数是旧式家庭妇女,保守、节俭,在家相夫教子,从不过问外面的事。只有赵伯母——杨步伟女士,与众不同。她留过学,敢在大众面前高谈阔论。平时人未进门,爽朗的笑语声已响彻庭宇。

她爱穿洋装,因为身体略胖,所穿丝袜,也要从外国买来才穿得下。这些看在我们晚辈眼里,好生令人仰慕喜欢。那时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语汇来形容那种感觉,长大后才知道这大概就是所谓潇洒吧。

赵伯父对衣着也很讲究,他常穿西装,或长袍下穿西装裤,配上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温文儒雅。他深通音律,家中客厅里有一排摆成弧形的木鱼。据说可以击出高低音阶,可是我们都没有看他敲过。

他们家爱请客。当时首创的所谓“立取食”,其实就是现在的自助餐,这种吃法在当年闻所未闻。参加的客人宴罢回来,都议论纷纷。还有些太太们,将镂花纸巾带回家去保存,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

最轰动一时的是赵伯母与另外两位教授太太合资开了一间食堂,名为“小桥食社”。“小桥食社”生意不错,食客有学生、教职员及其眷属,附近又没有别的小吃店可去,可以说是独门生意,问题是赵伯母交游广阔,又喜请客。凡是稍熟的人到店里,她总是嚷着:“稀客,稀客,今天我请客。”就这样,“小桥食社”在请客声中关闭了。

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在清华研究院任教时,尚未结婚,与赵元任先生比邻而居。他自己雇了一个听差,侍候起居,却在赵家一起吃饭。

那时还没有电冰箱,所谓冰箱,是用木料制作,里面钉了洋铁皮,上层放冰,下层放置要冰镇的东西。清华的住家中,九成都有冰箱,可冰酸梅汤、水果、开水等。赵伯母身体肥胖,夏天怕热,所以尤爱冷饮。

赵伯母豪爽又好客,因此他们家经常是座上客满。有一天,赵伯母穿梭宾客间谈笑风生,她说:“今天要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可是听完了不许笑啊。”

前几天,陈先生从外面进来,直嚷着好热。赵伯母就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开水,倒了一杯请陈先生喝。他喝得很过瘾,见到装水的瓶子,觉得既方便又清洁,便问赵伯母瓶子是哪里来的,赵伯母说:“是酒瓶。”第二天,陈先生交代听差去买了两瓶酒。那时瓶子并不普遍,酒很少是用瓶装的,大部分是用坛子盛放的,所以瓶装的酒,多半是好酒。酒买回来了,陈先生却叫听差把酒倒了,瓶子洗干净,送去请赵伯母装冰开水。

在座客人都捧腹不止,赵伯母自己也笑得前仰后合,只有陈先生在一旁悠然自若地微笑不语,真是大智若愚啊!

朱自清的另一面

大约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朱自清先生家搬进清华园14号,我们与他家也就成了近邻。他们孩子不少,且都是不满10岁的幼儿。朱伯母身体瘦弱,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衣着也是十分随便。

朱先生很喜欢小孩。傍晚时分,只要有空闲,他总会坐在家中屋前的台阶上,与孩子们游玩、讲故事。除了自己的孩子,邻居七八岁的儿童,也会围着他听讲。

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双双小眼睛凝神静听的姿态,以及朱先生比手画脚、全神贯注的样子。直到我长大后,才体会到:那是他与孩子们的心灵在交流,彼此到了融会合一的地步,是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与天真无邪的孩子无拘无束地坦诚相见,犹如水乳交融。而当他面对一般世俗之人时,便失去了那种自然交流的通道,显得拘谨木讷。凡是至情率性的人,很少不拙于言词的。他们生活在内心世界中,心中想要向人表达的,往往是口不如笔。

摘自王东明著《王国维家事》,安徽人民出版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