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抗联新闻》﹑《新报》与新闻方针

2011-08-02 |

黄祖民(1949外文)

2006年7月,江怀棠、廖叔俊、王金凤、张天泰和我几名清华校友,在何祚庥家座谈。因为怀棠、叔俊、金凤和祚庥当年在母校出版过壁报《新报》,天泰、叔俊和我组成过地下党联系一些壁报的宣传支部支委会,所以大家在一起回忆回忆《新报》的情况,以便写一篇关于那份壁报的文章,献给母校复员60周年纪念。

我与《新报》毫无瓜葛,在校时只是该报的一名读者和“粉丝”,因此,大家座谈《新报》我只有旁听之份。我带去了1948年在母校参与出版的一份《抗联新闻》的照片影印件(下图),给校友们看。那是颇为珍贵的学运资料,座谈者很感兴趣,认为难得。谁知,这份《抗联新闻》竟然还与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新报》关系甚为密切,而在座的江怀棠既是《新报》的主要骨干,又是《抗联新闻》的主编之一。

1948年发生了“七•五”惨案。东北学生迫于战火流亡入关,约万余人到达北平。他们衣食无着,反动政府还要把他们当炮灰。他们去市参议会示威抗议,竟被宪警开枪屠杀。7月9日,清华地下党派我们几个人进城到北大二院(红楼后面),参加“东北华北学生抗议‘七•五’血案联合会(简称‘抗联’,一作‘学抗联’)”宣传部的工作。

我到了北大之后,看到专门为支援东北学生出版的铅印小报《抗联新闻》已在编辑。现在知道,编辑部的骨干就是清华《新报》的成员。《新报》的主要负责人、经济系同学戚学毅和电机系同学江怀棠担任《抗联新闻》的主编。据江怀棠说,戚学毅当时掌握编辑部的大政方针,较少参加编辑的具体工作。主要的编辑工作由江怀棠负担。记得他正在以专业化的技巧画版样。我惊讶地看到,他甚至像一个报纸老编辑那样懂得,报纸的诸多标题要尽可能(不是必须)从页面的右上角联到左下角,从左上角联到右下角,形成一个大交叉。这样版面就显得错落有致。原来,他是在编排《新报》时学来的。

老校友们会记得,《新报》在母校的众多壁报中,是很具特色的。它那客观报道的方针,巨大的信息量,贴近同学生活的校内新闻和各地学运新闻,以及它那报纸式的编排,一丝不苟的印刷体的缮写……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受到欢迎。

因此,《抗联新闻》实际是铅印的和扩大了的《新报》。首先,它继承了《新报》的新闻方针。

我在座谈中饶有兴趣地听到《新报》创办前,参加讨论者对新闻方针(或办报宗旨)的一场争论。

廖叔俊曾撰文回忆,争论的情况是:

“戚学毅开场讲了事先分别酝酿过的办社宗旨,大体是服务学运,服务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的意思。内容和方式是仿照报纸办一份手抄的新闻壁报,定期报道学运消息和学校大事。他强调这是我们社团的特色。因为同学中政论、文艺性的壁报很多,已经琳琅满墙,再重复一个就没有什么必要和意义了。对此大家深表赞成;但杭(雄文)、卢(禹)两同学提出问题,要求戚讲清楚本报是什么立场和倾向?他回答很明确:同学的立场,客观的报道。何祚庥也讲了同样的看法。他们两位却认为这是中间路线,含含糊糊,不敢革命。经过讨论争辩也不能一致。他们便表示失望和不愿合作,马上退场(他们以后加入其他社团,也参加了革命。卢禹同志解放后还在市委的教育部工作过,英年早逝)。大家决定按戚、何的意见做。定名出版的壁报为《新报》(社团名为“新报社”),以消息报道为主,间有社论或评论。”

这马上使我想到,1956年我刚刚调到新华总社国际部时就遇到的一场争论。

进社以后,我学习了刘少奇同志1948年10月2日《对华北新闻记者团的谈话》。记得该谈话的一份记录稿中提到,外国的报刊标榜他们是“客观、公正的”;我们的新闻为什么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呢?只有尽量使新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才能有威信和广泛吸引读者。报道要注意准确、迅速、简练。当时,新华社的领导是贯彻了这个方针的。社长吴冷西、副社长朱穆之一再强调客观报道,认为编辑、记者的主观评论应写入社论、评论中,而尽量不要写入新闻中;新闻要“以事实说话”。国际部主任王飞则说过:“客观报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国际部编发了一条关于某亚洲国家一名副总统的消息,写得比较客观。一位在苏联居住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就在新华社的内部业务刊物上著文批评国际部发这条稿子立场不稳,旗帜不鲜明。他主张让读者明确知道这个副总统是个亲美反动派。我奉命写了一篇短文与他商榷,大意说,尽量使新闻客观些,是贯彻少奇同志谈话的精神。报道形式客观比动辄扣帽子、骂人,能得到广泛读者的接受。潜移默化比生硬灌输的效果好得多。这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外国报刊的好经验。当然,我们也懂得,客观报道不等于“纯客观”或“客观主义”。对新闻的取舍取决于记者、编辑所反映的通讯社和报社的立场、观点;在西方,则取决于传媒老板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或政府的观点,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有闻必录”或“代表一切人的立场”。

到了十年浩劫,正确的新闻方针被批判为“修正主义新闻路线”。新闻的内容变得非常片面偏颇;写作上用了大量“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红卫兵语言。到后来,还发展到把毛主席语录生拉硬拽写进国际新闻里,据说这样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这做法得到了姚文元的批准。

幸好,无论是《新报》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抗联新闻》,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同样正确的新闻方针。

《抗联新闻》的全貌现在已难记得或看到了,不妨仅就《抗联新闻》第二期加以观察。这期报纸我已珍藏了五六十年,直到几年前我才作为青运史料捐给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保存。

第一,报纸的大部分篇幅是新闻,而且写作方式是客观的;正是“以事实说话”的。它报道了大家关心的事件最新动态(头条刊载抗联向李宗仁请愿的情况);特别是着重报道当时局势的焦点:7月9日抗议大游行后,当局害怕事态继续朝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对清华等校师生采取暴力压制,从而遭到更激烈、持续的反抗;还报道了各地、各方对学生的支援(抚顺矿工大罢工、辅仁和华北学院的支援,等等)。这些新闻大都是直接派记者去采访得来的(如被打伤的清华教授夏翔的采访记);有的是从各地发来的(如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武汉七校发来的慰问电、函)。而派记者采访和收集各地消息,正是《新报》的传统做法。

第二,报纸也通过旗帜鲜明的社论,阐明抗联当前的态度,指出最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当时反动当局很害怕东北华北学生的大团结,千方百计想在华北与东北学生之间以及在东北学生之间进行分化,威胁参加抗议行动的各校师生。社论针对这个关键问题,提出“坚定、团结、警惕”的要求。这像《新报》在校内对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例如拥护还是反对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表示了鲜明的态度。

第三,巧妙地利用客观材料,支持学运,打击反动当局。该报刊载上海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1948年7月10日的社论,题为《又是一个学生的悲剧》。社论说:

自从日本投降以来,中国的官员,政府官也好,地方官也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都表现出几乎不可信的愚蠢。无疑的,学生给政府造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但是,除了少数的例外,官员们都曾经企图用一种最愚笨的态度去对待这个问题。

暴徒们几乎是打遍了,杀遍了中国每一个大城市里的学生;连北平也在内。武装警察和特务在半夜侵入宿舍逮捕、杀死和恐吓年轻学生。有些学生当他们被扣囚在监牢里的期间,神秘的“自杀”了。

……

只要不受人欢迎的内战继续下去,而政府和经济问题存在下去,学潮无疑是要继续下去的。近几个月来,政府在战事上大为失利这件事,并未提高学生或者普通民众对于现政权的信仰。不过,野蛮的压制不曾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它激化。并且,这种惨案也加强了一些不愉快的比较。譬如,军队在后方与平民作战打得多么好,而他们在前方与共军作战时却表现得多么糟糕等。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人在中国办的影响颇大的报纸。引用它的言论,无疑会比引用国内报刊言论的效果好得多。在宣传上这显然是个高招。

第四,与敌人论战,不靠谩骂,谩骂不是战斗。这期报纸最后一篇文章,短短二百字左右,用杂文讽刺笔法,揭破中央社为了掩盖当局派人用暴力阻挠清华同学进城游行,说成“民众咸表愤慨劝阻学生”。文章说:“既是劝阻,何来教授学生受伤,清华教授家玻璃破碎?是不是因为民众咸表愤慨,气冲斗牛,所以在劝阻时用‘气’把教授学生冲伤了,把玻璃也冲破了吧?”

正因为《抗联新闻》的方针、运作、编排等等都依据已经卓有成效的《新报》,所以我这个被派去协助工作的门外汉就显得多余。我只是跑过一次北大四院(今宣武门新华总社),取回印好的一期《抗联新闻》。一期有颇厚的一捆。拿着它走过大街是不行的,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行,于是叫了部三轮车。三轮工人看了看我,一语不发,提起座垫,下面的空格子刚好放进那捆报纸,然后把我一直拉到北大二院门口。躲开常在附近出没的军警、特务,我溜进了编辑部。

听江怀棠说,他有一次在送报时比我惊险得多。他直接跟军警碰了个照面,幸好能随机应变,几句话把他们打发了,才把禁报带回抗联宣传部。廖叔俊也有过利用校车偷偷地运送学运小册子的经历。由此可见,干这一行,有时还是得玩玩 “有理说不清 ”的危险游戏。

相关新闻

  • 012008.07
  • 262007.10

    清华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

    1月18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高层研讨会在清华主楼接待厅举行。

  • 012009.01

    首届全球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召开

    12月19日至20日,首届“全球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

  • 312007.10
  • 302016.03

    新闻与传播学院分会

    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会于2011年11月20日成立。

  • 012021.06

    清新校友的国际新闻报道实践: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5月20日下午,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交流会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召开。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会共同主办,邀请到新华社摄影部中国室主任编辑、我院2005级校友李京和新华社总编室编辑、我院2010级校友袁梦晨分享驻外工作经历与心得。交流会由学院2020级硕士生陈诗丽主持。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韩世峰,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辑涂铭...

  • 292023.11

    14名优秀清新校友获中国新闻奖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6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此次评选中,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报送单位的作品《听见急诊室》获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三等奖。张勤、裴广江、李独伊、徐丹、袁汝婷、杨依军等6名清新校友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马姗姗、乔申颖、杨翘楚、陈国权、邓仙来等5名清新校友获二等奖...

  • 272019.08

    “闻不如新,人不如旧” | 新闻99班入学20周年同学会!

    2019年8月的一个周末,新闻99班本科生入学20周年同学会在宏盟楼环球资源厅举行。新闻99班近二十位同学及学院教师李彬、金兼斌、杭敏、雷建军等参加了....

  • 202023.06

    新闻学院教师代表团看望在德校友

    6月11日至17日,新闻学院教师代表团访德期间,党委书记胡钰、院长周庆安、副教授吴璟薇看望了李强、叶雨阳、张卓、王禹航和詹冰倩等在德校友。目前,新闻学院在德校友主要从事新闻媒体、学术研究、公共关系等领域工作,他们当中有人担任人民日报社欧洲中心分社记者,有人在柏林自由大学、艾尔福特大学、吉森大学攻读博士学业,也有人在慕尼黑大学进行海外学期交换。教师代表团与校友王禹航(右一)合影教师代表团与校友叶雨阳(...

  • 012009.05

    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新闻学院签署协-议

    4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新闻宣传中心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在有效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