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医渡科技徐济铭:挖掘技术价值,驱动医疗变革

2022-10-31 | 王巧星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9期) |

很长一段时间,徐济铭都在寻求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点。

徐济铭是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集团总经理,出生于80年代,在安徽省庐江县农村度过童年时期,于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勤工俭学期间,他有机会参与到企业项目中,锻炼出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与跨界沟通能力,渐渐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正是这一时期,徐济铭在心中埋下一颗创业种子。

“好的技术与市场应用之间也会存在鸿沟,前沿技术要走向大众离不开市场运营策略。”在与各类企业合作研发系统过程中,徐济铭不断刷新对技术价值的理解,也让他找到了新目标:精进技术,用技术革新大众生活。

徐济铭身上带有很多鲜明的特质。他善于思考,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趋势;对自己的人生路径规划清晰,并愿意为设定的目标拼尽全力,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这些特质支撑他不断攀越高峰,实现人生跃迁。

在徐济铭看来,选择利于社会民生的创业方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医渡科技就是当年那颗创业种子结出的果实。

徐济铭在医渡科技内部会议上发言

技术破题医疗痛点

事实上,在医渡科技之前,徐济铭曾在百度、高德有过数年的工作积累。2008年,徐济铭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后入职百度。不久,徐济铭进入阿拉丁神灯项目,跟随团队研发框计算的技术架构和实现过程。

徐济铭根据在校时的研发经验,结合用户需求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大大加快了项目进程,他也因此迅速成长为团队负责人。2013年,徐济铭加入高德地图,重新思考技术与业务价值的关系,探索不同业务模式的可能性。

“没有完美的技术架构,只有适合当下的架构。”技术出身的徐济铭,对技术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但他更清楚对于企业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平衡技术的投入与产出,不能一味追求完美的技术架构,否则将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工作经历影响着他的技术价值观形成,让他对业务的思考深度不断增加,也为创业积累了丰厚的底气。而之所以选择医疗行业,是因为徐济铭相信,技术能在医疗行业发挥更大价值,尤其是面临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等难题,医疗行业对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他留出更大的施展空间。

“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研发和治疗的效率问题。”徐济铭表示,医渡科技相信科技能带来“绿色医疗”,也就是普惠的精准医疗,让老百姓用药更便宜。

和所有创业公司相似,医渡科技在初创期也经历过“艰难时刻”。“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如何转化应用。”徐济铭表示,医疗行业本身专业性很强,医渡科技要建设一支既懂医疗,又懂技术的跨界人才队伍并非易事。

行远必自迩,医渡科技一步步培养出一批跨界专家,自主研发出医疗智能大脑YiduCore,并成功为20多个省份的800多家医院、140多家医药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客户构建了多个全国及地区性的平台和综合研发中心,为推动医疗行业降本增效提供助力。从2014年服务第一家医院到2021年在香港上市,医渡科技发展迅速,在新兴医疗智能企业等多个细分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 。期间,徐济铭也在不断推动自我进阶,一路从技术专家成长为业务专家,进而成为医渡科技集团的核心管理者。

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医疗智能行业白皮书》预测,中国医疗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而人工智能技术壁垒、业务覆盖深度,应用和解决方案落地的广度等,将成为医疗智能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

打造医渡“护城河”

“价值”在徐济铭口中是个高频词汇。在他看来,解决痛点即为创造价值,而这也正是技术的价值所在。

一直以来,数据标准化不足、数据利用率低、医疗与AI等数字技术交叉融合难……是医疗智能行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众多医疗智能企业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破解之道。

医渡科技的方式是通过医学专家与AI专家的跨界合作,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庞大的、杂乱无章的、不能被机器解读的医疗信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从而形成知识图谱或模型,应用于公共卫生、研究、诊疗等场景,从而帮助医疗行业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

整个过程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的问题,但其中要嵌入大量的医学逻辑,还需反复迭代。因此,YiduCore在一次次应用场景中积累的医学知识、疾病模型,帮助医渡科技构建了一道牢固的企业护城河。在一次次落地应用中,徐济铭推动着技术创造价值。

我国首个按照国家真实世界研究相关指导原则创建的区域性真实世界数据平台——海南省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平台,就在YiduCore的赋能下得以成功上线。凭借突出的医学专业认知、临床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优势,及对系统架构安全性的严苛追求,医渡科技为海南博鳌乐城真实世界研究基地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广为人知的“城市普惠健康保险(惠民保)”项目中,医渡科技基于自身核心能力,帮助医疗保险从设计到理赔,乃至健康管理实现全流程高效、精细化运营,降低了医疗成本,提升了普惠医疗保障可及性,满足诸如老年群体、亚健康和疾病人群等群体对多样化医疗保险的需求,为我国健康保险事业的发展注入技术活力。目前,已有310市超2000万参保人群受益于医渡科技提供的定制型惠民保险运营服务。

深耕绿色医疗

“医渡科技始终奉行长期主义,并将继续走严肃医疗道路。”作为一名长期主义者,徐济铭习惯以长线思维看待企业的发展,这让医渡科技能够以更从容稳健的方式走好每一步。

在徐济铭看来,医疗智能行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任何急于变现的企业都难实现长远发展。正因如此,医渡科技在上市后,依然埋头深耕绿色医疗,实行扩大基建网络、加深对疾病研究的“一横一纵”战略,聚焦业务、组织、区域、疾病、客户,一步一个脚印地助力医疗智能生态打造,进而推动绿色医疗愿景的实现。

随着绿色医疗理念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医渡科技对利用技术降低医疗成本的探索正释放出更大价值。在医渡科技的助力下,一款罕见病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期缩短约20个月;临床试验患者招募效率低的问题得以解决,招募效率提高一倍;某抗生素药物在真实性世界研究的佐证下获得国家药监局对其使用条件拓宽的审批,扩大了该药的市场潜力。

让徐济铭倍感骄傲的,不仅仅是具体项目的成功,更是医渡科技在提升商业化效率的同时,促进了保障药物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健康服务,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指明方向。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全面崛起,科技类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医渡科技也将乘风而上,抓住时代机遇。

“我自认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徐济铭直言,是这个时代让他有机会站在时代潮头,与医渡科技一起追寻绿色医疗梦想,向上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医疗智能行业白皮书》


相关新闻

  • 222023.03

    电子系举办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暨校友论坛

    2023年3月18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暨系友论坛”在清华大学罗姆楼三层报告厅顺利举行。14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报告,320名嘉宾线下出席,2万名嘉宾线上参与,共同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开展行业间互动交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无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贺静、中金资本副总经理黄兰、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杜頔康主持...

  • 232019.01

    清华7位教师10位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

    2019年1月21日,由DeepTech 深科技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共同评选的2018年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北京公布,同时举行了....

  • 092021.10

    黄鼎隆:AI赋能产业经济 建设“人工智能大湾区”

    黄鼎隆,1981 年生,籍贯广东河源。1984 年随父母来到深圳,曾就读于中英街幼儿园、沙头角小学、深圳中学,1999 年考上清华大学,2003 年保送攻读清华大学人机交互与人因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 Gavriel Salvendy 教授,发表国际著作和学术论文十多篇,中美发明专利二十余项。曾就职于谷歌、微软、腾讯和 TripAdvisor,2014 年创办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同年获得深创赛冠军。2016 年当选深圳“十大创客”之首;201...

  • 192019.08

    李志民: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能与不能”

    在近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292021.04

    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举行

    2021年4月23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的“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山西大学王成兵教授,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康永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蔡春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生全研究员,教育科学出版社郑豪杰总编辑,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石中英教...

  • 172022.08

    王博:做新时代科技医疗创新的践行者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其实在此之前,这一理念就已促使部分高校做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挑选出一部分科技创新型“苗子”,对其施行“动手创新培养为主,课堂学业考核为辅”的培养策略。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双创”人才的培养策略,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博一步步从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如今已是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单纯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到关注...

  • 122012.01
  • 102020.09

    朱民最新演讲:科技之变就是生死之变!

    整理自朱民9月5日在由《财经》、《财经智库》、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主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的发言。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观察。...

  • 152017.12

    迎接汽车产业变革 畅想智能网联未来

    2017年12月9日,在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汽车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之际,近200位上海及周边的清华校友在上海嘉定的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欢聚一堂,....

  • 26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