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孔钢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

2022-11-23 | 来源 人文学院 |

校友简介

孔钢城,男,汉族,19819月出生,籍贯山东宁阳,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2000级本科生,曾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平房地区工委(乡党委)副书记,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现任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共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自从进入基层政府工作,孔钢城的行程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刚刚结束上一个会议,在空余时间接受了笔者们的采访。不同于名字里的“钢”,交流起来,孔钢城学长温和亲切,时不时爽朗大笑,使得采访过程尤为轻松顺利。

家的期待:百年人文

“有一种家的感觉。”

谈到人文学院、中文系和自己的师长,孔钢城非常放松:“很多老师印象还是非常深的,像罗钢老师,他教文学理论,不知道他现在还上不上课;还有解志熙老师、蓝棣之老师——蓝老师已经退休很多年了,现在该有八十多岁了;还有古代文学,像孙明君老师、谢思炜老师,都非常好……包括古代文学的刘石老师、办公室的崔岩老师、主管本科教务的高嵩老师,去年校庆的时候我回到学校,尽管二十多年没见,我们还是非常熟悉。以及格非老师,他也是我爱人的导师——我爱人也是清华中文系的。”他坐在桌前,俯身看着镜头,一边回忆一边讲述,笑容明媚。他把中文系、人文学院称作“娘家”,关于老师和课程的记忆串起了最灿烂直接、也最敏感温柔的人文脉络。

在中文系的四年时间里,他与诸多老师都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潜移默化式地学习做人做事、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培养深厚的品格道德修养。除此之外,在这几年中,通过与老师们的相处与交流,孔钢城也不断受到老师们人文关怀的影响。在提及这样的人文精神时,他说道:“中文系乃至人文学院,从最初的国学四大导师,到建国前的文科,许多教授学者的人文关怀,对国家、社会与人的关注,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在本科阶段,我还上了很多历史学、社会学的课程,还读过诸多教授的著作,这些都对我影响非常大。在大学期间,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人的发展,以及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工作,这些对自己都是很好的工作能力的锻炼。“通过积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他发现自己非常喜欢也很适合社会工作。

走进人民,贴近群众

在离开清华的十年间,孔钢城有四年半的时间都在做乡镇工作,还有四年半的时间在做街道工作,这九年中,他几乎一直在街巷中奔走。

在工作中,孔钢城乐于与各方面沟通,主动了解群众诉求,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方向,使工作能够更符合群众心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他在朝阳区平房地区工作时曾经遇到过一件群众便利和当地空间建设存在矛盾的工作难题。乡里有一个服务了居民20多年的公交车站,是使用村集体土地修建的,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2014年前后,因为要对区域集中开发,需要拆除公交站,引发了附近村民的一些意见,许多居民来项目组上访。群众事,无小事。如何平衡居民的出行便利和建设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孔钢城经过与项目组商讨和公交集团协商以及与国资委还有村民多方协商、沟通、奔走,在原址不远处重新选址为居民们建起了新的车站,建设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行。孔钢城在工作难题顺利解决后认为,虽然对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但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就需要提前搞明白工作的内在逻辑和来龙去脉,从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中做工作,寻找利益的平衡点。他总结道:“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在基层政府开展工作,重要的是平衡大家的利益,要尽可能地选择多赢的方案。只有寻找好这个点,才能更好地做群众工作。”

同时,政府工作亦有层层责任必须承担和重重挑战需要应对。目前,孔钢城在丰台区分管农业农村、水务、生态环境、信访、退役军人事务等方面。面对如此庞杂的事务,他仍需要不断学习。接待信访群众,要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主管水务工作,新时代的新发展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治理达标,还要为人民群众打通亲近自然的渠道。在接受采访前,孔钢城刚刚结束与一家顶尖景观设计公司的对接。他指出,现在水务不仅仅指水务设施与防汛防洪,还要包括能让老百姓亲水、近水、乐水的高水平活动空间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他也要转变思想,持续学习,接触各种设计公司,以提升丰台区水域治理的水平和效能。在岗位职能的变化,跨越的不仅有工作空间和服务人群的差异,还有知识领域的界线。在“跨界”中,“天花板”被不断打破,人文精神的种子也在更广阔的热土中更深扎根。

这十年的基层工作,使得孔钢城获得了历练和成长,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但他也承认,有时基层工作的压力很大,北京的高成本生活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他依然比较乐观,在这期间他也和妻子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也有过压力,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平衡好。”

与时俱进,顺从内心

对孔钢城而言,从学院、校团委到区政府的转变与发展,是顺从内心选择的过程。因为来源于清华人文前辈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激励着他始终葆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个人禀赋、清华给予的高起点帮助他适应基层的高要求,这些都是内心深处潜移默化的感召。基层工作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方面与孔钢城性格相契合,另一方面深深受益于在清华历任本科生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组组长、校团委副书记过程中的不断锻炼。与其说是他的个人选择: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后,走向更大的舞台,去尝试;也更是清华大学、个人、国家命运交织的缩影。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我一个机会,能让我出去闯一闯,也能服务更多的人和群体,我就毅然决然地出来了。”这个过程,“顺其自然”是孔钢城叙述时的高频词。他回忆到:”当时我们有三百多人一起从学校进入了政府工作,期间也有很多人不适应离开了,因为基层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对个人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清华大学培养了我的能力和素质,让我可以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

人文精神的另一面是传承和积淀。在寄语人文学院时,孔钢城说道:“我希望人文学院越来越厚重,未来有更多大师。也希望未来人文学院的老师中,有更多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师,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定比例留在学院、留在系里面,这样更能够把学校、学院和系里面的精神传承下去。这种传承是很重要的。”穿梭于校园中,我们的身影或许一度与师长相叠,而在课堂、书页和交谈中,那些重叠的影子便化作思想的灵光,成为各自生活途中关于“家园”的一部分。

采访感受

苑斯祺:孔学长非常平易近人,访谈气氛很融洽。在访谈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学长作为一名干部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了解了基层工作的复杂与不易,对基层工作人员和干部有了更多的敬意,更收获了来自一名人文学院学长给予我们的真挚建议,这些都给了我们良多启发。

李婉琦:虽然从未被直接言及,“真诚”和“热爱”两个关键词贯穿了学长与我们的全部交流。谈到与人民群众的互动,谈到处理各种问题时对创新模式的探索,已经忙碌了一天、在傍晚两场紧凑的会议的间隙中接受访谈的学长眼里仍然闪着光。回顾自己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成长经历,学长给学校和学院的祝福脱口而出——“当然是希望越来越好”——简单、直接,没有更多修辞;经世济民,学长用行动书写下了自己心中的“人文日新”。

李一佳:学长比我预期的更平易近人,将求学、工作种种娓娓到来。通过对他的采访,我原来对“公务员”“政府官员”有些模糊的想象变得具体而落地,感到这样的生涯可以像被修复后的湿地一样包蕴无限的生机。

魏畅:采访的全程,孔学长都非常亲切且热切。他为人和蔼,使得交流很快就轻松起来。他的言语里无不透露着对基层工作的关心和热情,也让我真切地看到了选调背后的艰辛和人文关怀的光芒。


采访&文案︱赵智衡 苑斯祺 李婉琦 李一佳 魏畅

编辑︱雷雨果




相关新闻